網頁導覽

菩提家訊第68期

家主任恭祝新年快樂

上果下清法師持戒念佛

簡智果老師龍舒淨土文講記摘要(下)普勸修持

董光宸奶奶 謝謝您

本家董事會董母舒老太夫人生平事略

黃德川居士深信因果 功不唐捐

護理長劉依薰老人憂鬱症和宗教信仰

恭祝新年快樂 ......家主任   Top

  親愛的家屬、志工菩薩及同仁們:新年新希望。
  今年在本家推行教育訓練計有「佛說八大人覺經」及「論語選講」,希望同仁能從中體悟世出世法,並落實實踐孔子的處世原則: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希望人人品德提升,照顧技藝精確,慈愛、關懷身邊所有的人,也希望大家能依師長教導之法,共同努力完成菩薩之行,盡心盡力為解脫而努力。新的一年,祝大家新年快樂,夢想成真。
  
  

 
持戒念佛 ......上果下清法師   Top

  【編者按:本文乃埔里圓通寺上果下清法師法師於103.08.06為本家主管開示之內容】
  大家請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諸位善知識,大家早安。我們就講「持戒念佛」這個題目。
  講到持戒,在華嚴經的偈頌這麼說:「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堅持於淨戒,是則如來所讚歎。」戒是成就無上佛果菩提的根本,所以我們受了任何一種戒,動機都是為了將來成佛,而不是為了升天、享天福。升天享天福的話,天福享盡還會墮落,所以是不究竟的。我們受戒、持戒的目標,就是將來為了成佛。所以華嚴經的偈頌,第一句就講到:「戒是無上菩提本」。戒法,就是成就無上佛果菩提的根本,所以我們因地,就要好好地持戒,比如受了五戒、菩薩戒,我們就好好地持戒,而持戒的目標,我們就放在將來要成佛,為了成佛。所以,「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我們應當要具足地受持佛陀為我們制的戒法。那麼,怎麼叫做具足呢?就是我們要輕重等持。對輕的戒、重的戒我們都要平等心去守持,因為輕戒就是護持重戒。輕戒假若不隨便懈怠放逸的話,我們的重戒決定是犯不到的,那就是,輕戒重戒都持得皎如冰霜,塵點不染,那就會散發出戒德之香。戒德之香,是無遠弗屆的。因為天上人間種種的戒香,都是有一定的範圍,持戒戒德之香,是無遠弗屆的,所以我們要具足持淨戒,要輕重等持地受持佛陀為我們所制的戒法。「若能堅持於淨戒」。假若我們能夠堅固地去守持佛陀為我們所制定的清淨戒法的話,「是則如來所讚歎」,這是諸佛所共同稱揚讚歎的對象,所以我們能夠好好持戒的話,諸佛都會對我們稱揚讚歎。
  另外在大般涅槃經也說到:「欲見佛性,證大涅槃,必須深心修持淨戒。」我們講到,照見佛性,就是去除所知障,成就大菩提。另外,去除煩惱障,證得大涅槃;大菩提、大涅槃就是成佛的二妙轉果,兩種微妙殊勝的轉依果。換句話說,也就是成佛的意思,跟前面華嚴經成佛的偈子是一樣的。欲見佛性,證大涅槃,必須深心修持淨戒,必須有深信之心。深信之心,我們在因地就要好好受持清淨,佛為我們所制定的清淨的戒法,所以由這兩段,我們就知道持戒有多麼要緊,就是成佛的根本。
  另外在觀經三福裡面所說的,前面的第一福、第二福,都跟持戒有關係。說想要往生到極樂世界的話,要修三種福業,這是佛陀在觀經裡面所開示的,佛就告訴韋提希夫人,韋提希夫人就是當機眾:「欲生彼國,當修三福。」應當修三種福業。哪三種福業呢?「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個在經典上頭,有這麼說淨業三福。前面兩種福,第一種就是世間的善法,就好比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所以世間的善法,跟持戒都有密切的關係,世間法做基礎,來發心受戒,好好的持戒,所以第二種就是我們講的,「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以世間的善作基礎,來孝養父母,孝順、供養父母,所謂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對父母都不懂得孝養,他會去孝順、供養其他眾生?是不會的,這個是我們大乘的大本,所以「本立而道生」,本立而道生,根本顧好了,我們才能發揚光大,根本都顧不好,所以話講太大,都是一時的,好像曇花一現就沒有了,很快就敗落了,根本顧好,再發揚光大,那就不同,就根深蒂固了。所以孝養父母非常要緊,這是我們為人子的根本,要孝順供養父母。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是昊天罔極,非常深重的,所以做子女的我們都要好好孝順供養父母。
  也要奉事師長,師長有世間的師長,有出世間的師長。世間的師長教導我們學問、技能,還有為人處事的道理,對我們恩德都很重大,那出世間的師長,也教導我們佛法,培養我們法身慧命,所以恩德更重大,使令我們能夠了脫生死,乃至成就無上佛道的,出世間的師長那麼我們更要奉事。出世間的師長就是法師,會講經說法,弘法利生的法師,這些都是我們出世間的師長,我們要更加地奉事。
  接著就是慈心不殺,我們要有慈悲心,因為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的父母,也是未來的諸佛。所以我們要對他們孝順恭敬才是,怎麼能夠忍心殺害眾生呢?忍心殺害過去的父母,未來的諸佛呢?不可以的。我們說到五戒,第一個就是不殺生,就是不殺害眾生。那通常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茹素,要素食,不吃眾生肉。因為吃眾生肉的話,就會促使屠夫去宰殺,沒有吃肉的人,屠夫自然就不宰殺。所以屠夫宰殺之前都會念一首偈子,說:「豬啊豬啊你莫怪,你是人間一道菜,他不吃來我不宰,你向吃者去討債。」他就是把責任推給吃肉的,所以吃肉就等於幫助屠夫去殺生。所以我們不但不殺生,而且我們素食,不跟眾生結惡緣,那我們能夠這樣做的話,世間有刀兵劫,我們就會共中不共,在共業當中,我們就有不共,就不會被殺害。戰爭的時候,我們就能夠存活下來。他有共業的,戰爭一發生,他就被宰殺了。
  所以我們要慈心不殺,要修十善業。十善業(身三、口四、意三),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不惡口、不妄言、不兩舌、不綺語。意:不貪、瞋、癡。所以啊,我們不但不殺生,而且要放生,發心遇到眾生臨入死門,我們有能力,看到的時候,不束手,要漸漸的能夠來幫助他們。那麼不但不偷盜,而且我們有了錢財還發心佈施,供養三寶,救濟苦難,或者去做善事。不但不邪淫,我們還能夠守八關齋戒,八關齋戒就是連正淫都不犯,夫妻間的正淫都不受,受戒的時候就不受,其他的時間就是守住不邪淫。口業上,我們不但不惡口,我們所說的都是善良的言語;不但不妄語,所說的都是誠實語;不但不兩舌,所說的都是和合語;不但不綺語,所說的都是雅正的言語,這就是口業。所以我們不出口便罷,出口就是為利益眾生。意業就是不貪、不瞋、不癡,不貪欲、不瞋恚、不愚癡。怎麼不貪欲呢?這一些五欲六塵就是有為法,有為、生滅造作之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以,有為法都是如幻如化的,既然如幻如化,怎麼值得我們去貪婪呢?去執著呢?是吧?是不會的,所以我們不貪欲,少欲知足,少欲則少苦惱,知足則常樂。
  接著不瞋恚,我們不隨便發脾氣,遇到逆境來,我們就作酬業想,就是酬償過去惡業的想法。遇到逆境來的時候,我們不會動不動就發脾氣。第一作酬業想,就等於過去我們對不起人家,所以人家現在來報復我們,那我們就是消舊業的想法。我們反過來還要感謝對方,終於幫助我們消業了,所以反過來,還要感謝對方,我們就不會發脾氣了,這是一個方法。
  另外就是「觀照五蘊皆空」,破除我們身心的這個五蘊。我們眾生的身心二法,有物質部分,還有精神部分組成人整個身體,那就是有精神、有物質的,他分開來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佛法裡面就講五蘊。那怎麼照見五蘊皆空呢?就是在經上講,告訴我們:色蘊如同聚沫。我們身體就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已。好比堅固性的就像頭髮、骨頭等等這些堅固性的,就是地大;裡頭有水分的就是水大;裡頭有溫度的就是火大;另外呼吸,身體可以動作,會運轉,就是風大的關係。所以身體除了四大湊合起來,一分開就沒有什麼東西了,所以身體是四大,是色蘊。他沒有「我」,只有四大,沒有另外叫做「我大」,可見身體無我,沒有「我」。那我們凡夫眾生都執著「我」,這就錯了。
  另外,精神部分就是受、想、行、識。受蘊經上比喻如同水泡,我們的感受,苦、樂、憂、喜、捨的感受都是虛無的,變化的。有時候感覺快樂,有時候痛苦,有時候憂愁,有時候歡喜,有時候不苦不樂、不憂不喜,那這樣子就是像水泡一樣最後破滅了,虛幻不實。
  想蘊,經上比喻像陽焰,陽焰是什麼意思?就是春夏的原野,有口渴的鹿,望過去:「哦,那邊有水分,有水哦,有水從地上冒出來。」他就奔馳過去,結果沒有!他就更往前奔馳,就渴死,叫做渴鹿陽焰。我們打種種妄想,想東想西的種種雜念,就如同陽焰,也是虛妄不實的。
  行蘊就是善道、惡道、無記業等等,也是虛妄不實的。行蘊也有遷流不息的意思,是不善不惡的無記,所以不實。識蘊就是虛妄分別的心識,八個識都是虛妄分別。
  行蘊、識蘊猶如幻事、芭蕉。幻事就是魔術師變戲法,他一條手巾就可以變出一隻兔子來,那條手巾根本沒有兔子的實體,所以是虛幻不實。芭蕉就是一層皮,包著一層皮,沒有實性。
  所以五蘊假合的身體,哪裡有我呢?沒有我!凡夫眾生都是執著我,所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第一個照見五蘊假合的身體,是空的,就破了我執。另外進一步再照見,五蘊的每一蘊,也是緣生性空。五蘊開出就是十二處,十八界。六根、六塵就是十二處,六根、六塵、六識合起來是十八界。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是組成萬法,森羅萬象的元素。他是緣生性空,沒有真實的體性。所以我們執著萬法都是很實在的,這是錯誤的執著,叫做法執。所以由般若智慧一觀照,法執就破了。我執破了,就證得我空真如;法執破了,就證得法空真如。最後連我空,法空的般若智慧,所證得我空真如,法空真如的理體,也不執著,就空空了,證得了三空的妙理,那我們就成佛了啊。那就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包括分段生死苦、變易生死苦。了脫分段生死苦,就可以解脫六道輪迴,不會在三界六道裡面生死輪迴;經過了脫變易生死,就成佛了,這叫「二死永亡」了,他所有的煩惱都盡出了。所以我們觀照:能罵的人是五蘊皆空,被罵的人也是五蘊皆空,所以虛空罵虛空,會痛嗎?不痛!虛空打虛空,不痛!就是觀照性空,遇到逆境,我們就不會發脾氣。心裡就自在,我們不著相的話,我們心就自在,就如如不動了。所謂:「不取一相,如如不動」。不再動了,就解脫了,這是般若妙智。所以今天這幾句會了的話,整部心經的要義,修行的要義,就抓到了。作到這裡,就成佛了。所以心經雖然短短的,也是成佛的法門,非常殊勝,那是整個六百卷般若經的精華,太要緊了,所以我們不瞋恚了。
  另外就是不愚癡,不痴就是不愚癡,什麼叫做愚痴?就是邪知邪見,不明白,不能夠深信因果的道理。佛教的因果是通三世,「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我們對因果能深信不疑的話,我們從此之後,就不敢再造惡了,就會努力作善。而在不敢造惡,努力作善的當下,我們不著相,善有功德,那所作的止惡行善,都是稱性的功德,那我們將來的果報就是成佛的果報。假若你起了染著心來止惡行善,將來就是人天福報,天福享盡了,還會墮落,不究竟,我們作善就要作無漏善,不著相的稱性功德。所以我們要不著相而行一切善法,那就是成佛的資糧,能夠成佛的,所以非常的要緊。
  那接著就講到持戒了,是吧?所以你看淨業三福,第一福就講過了。「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就是剛才所說的。接著第二福,「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有世間的善作基礎,來發起皈依三寶,就準備修出世法,出世間法,我們才能夠出離世間。所以,最初皈依叫翻邪三皈,皈依三寶之前,身口意三業所造作,都是邪惡的,惱害眾生的多,利益眾生的少。所以發心皈依三寶,就不如此了,就叫做翻邪三皈,把邪惡的身口意三業禁止了,回到成為善妙的身口意三業,就皈依三寶,三寶功德是無量無邊的,皈依三寶,福報非常殊勝。所以眾生處在無明長夜,三寶就如同大明燈,能夠照亮眾生無明的暗室,眾生長久處在貧窮的境界,三寶能夠使你高貴富有,怎麼高貴富有呢?起碼就是人天兩道,就不會墮入三途,這樣就不會有受苦的時候,起碼都在人天兩道,在人天兩道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就可以出世,了脫三界分段生死之苦,乃至將來了脫變易生死,究竟成佛。所以接著要皈依三寶,發心受戒,要具足眾戒,發心受五戒,發心受菩薩戒,乃至出家受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摩那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那麼受了這五戒,我們要具足眾戒。具足就是前面說過要輕重等持。將我們所受的戒持得非常好,就是具足眾戒,也不犯威儀,連威儀細則也不犯。好比吃飯的時候,我們不講話;睡覺只要默念佛號就睡著了,睡著也不講話了,行住坐臥都有一定的威儀。佛教威儀「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立如松。」站立就好像松樹一樣,站的直直挺立。走路就好像風在吹,是直的,除了龍捲風之外,都是直的,直吹的。那臥如弓,我們就右脅而臥,所以立如松,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佛家非常講究威儀,假若威儀好的師父,眾生看了就受感動,就發心皈依三寶,乃至發心出家,來護持三寶,這個就是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接著第三就是發菩提心,我們修淨土念佛法門的人,不但我們自己發心求生極樂世界,也普遍使令有緣的眾生,跟我們都能夠求生極樂世界,我不是我自己往生淨土而已,讓所有人也一樣往生,因為淨土法門是大乘善根界,大乘善根的境界,不是自了的境界,所以我們自己念佛之外,還要普令一切有緣的人,有緣的眾生都跟我們一樣,都能夠往生西方,發菩提心。
  其次要深信因果,前面也有說到深信因果,有世間因果,出世間因果,世間因果做到了極點,就是出世間因果。出世間因果做到了極點,就是成佛。所以我們應該所做的因果,不但是世間的因果,我們要達到最高的出世間因果─成佛。那我們在因地能夠持戒,能夠做好信願念佛,將來往生極樂世界,才能修到成佛。
  要讀誦大乘,大乘的經典就是「大而化之」,我們從大乘經典來看,將我們自己小裡小氣的心量,就化開了。所以佛菩薩心量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量大,福報就大,心量小小的,福報就小,所以量大如海。我們讀誦大乘經典,就是無形中慢慢地將我執、法執都去除了。讀誦大乘經典,就好像佛菩薩在我們面前,開導我們,開示我們一樣,那我們就不小了。大乘經典,就是能夠破我執,破法執,乃至空執都能夠破了,所以無形中就是大而化之,將我們小裡小氣的心量,都化掉了,就不會斤斤計較,非常好,這就是讀誦大乘,像淨土五經就是大乘的經典,佛說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還有無量壽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普賢菩薩行願品,淨土五經,都是大乘經典。時間少,這五部經我們就好好輪流讀誦,其他的就念佛,假若還有時間的話,就是像華嚴經、法華經、涅槃經、大般若經都是大乘經典,非常好。
  所以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我們就好好勸,我們能夠勸一切人,沒有發心的,我們勸他發心,跟我們一樣的修行,那已經發心的,勸他更加精進用功,更加精進用功,將來自他都能夠成就,這就是勸進行者。那麼這就是三種福業,往生極樂世界,要修這三種福業。那麼這也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的淨業的正因在。以上是講到持戒。
  接著再講到念佛,念佛我們用簡單的這首偈頌:「修淨貴全三妙方,信深願切念誠莊;攝根淨念如憶母,畢竟當來歸故鄉。」這是有押韻的,是我自己試著做的。這首偈頌很久了,是我以前在南投閉關的時候,自己做的。之後就出關了,有人來,就講一講,提出來講解講解。
  修淨土法門,淨土念佛法門,最可貴的,要記住,就是微妙的法門,哪三種微妙的法門呢?下頭就是講的第二句,要信深,信仰要深,對著淨土法門,深信不疑,不懷疑,一信就一直到往生都不變,這是深信不疑。這是三資糧的第一個資糧,就是信深。接著願切,我們發的願,要很懇切,願離娑婆,欣求極樂。要願離娑婆,欣求極樂,不再貪戀娑婆世界,我們臨命終,去就去,不要留戀。
  過去有一個老太婆,已經到了臨終,眼睛不肯閉,他的子孫就看著他的眼睛到底看到哪裡呢?順著他的眼睛看過去,上頭,哦,原來對面的屋頂還有「菜脯米」還沒有收,菜頭蘿蔔乾還沒有收起來,這是心還掛著蘿蔔乾還沒有收,就不肯眼睛閉起來,不肯過去。連這個小小的都會掛心,何況家庭眷屬,給你吵吵鬧鬧:「哎,你一去了我怎麼辦呢?」哭哭啼啼,那你要不要去呢?所以這一些,家裡的財產、眷屬還放不下。有時候家庭眷屬沒有溝通好,他還會打岔,所以平常就要建立佛教家庭,要教好,所以我們要助念,不要哭哭啼啼的,使我牽腸掛肚,去都去不了,所以事先要溝通好。
  所以就是不貪戀,要信深願切,願離娑婆種種苦。雖然我們住在娑婆世界,就好像住在旅館一樣,是暫時住的,極樂世界才是真正的家鄉,永久的家鄉,所以不要貪戀,不肯去啊!真的看得破,放得下,一點留戀都沒有,到時候要走就走,正念分明,我們就能夠去。所以信深願切念誠莊,願就是第二資糧,念就是修行的,行有正行、助行,正行就是執持名號,一心不亂,那怎麼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呢?就是念誠莊。
  再來就是第三句,「攝根淨念如憶母」。我們念佛,念要至誠恭敬,莊就是恭敬,為了押韻,所以用「莊」這個字,「莊」跟「鄉」有押韻,跟「方」有押韻,「修淨貴全三妙方」的方,都有押韻。第一句最後一個字,第二句最後一個字,第四句最後一個字,都有押韻,所以念誠莊,就是至誠恭敬來念佛。還有怎麼念佛?就是攝根淨念如憶母,就採取大勢至念佛圓通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兩句濃縮成四個字,「攝根淨念」。都攝六根,要淨念相繼。好比我們念佛的時候,至誠懇切,由我們意根念出,舌根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三根都攝了。身根坐得正直,眼根也不會東張西望,鼻根聞著香,我們念佛就是吸阿彌陀佛名號的法身香,不吸聞其他的。那能夠攝根來念佛,就決定念頭沒有妄想雜念。念佛沒有妄想雜念,就是淨念相繼。而清淨的正念,最可貴的就是能夠攝根念佛,就決定不會有妄想雜念了。念頭沒有妄想雜念就是淨念,清淨的正念,而清淨的正念最可貴,能夠接續不斷,是不是念了一句,「哦」,就起的念頭打了個妄想,念阿彌陀佛了,「冰箱還有好吃的東西吃的,沒有吃就很可惜了」,想到吃的,佛的正念就跑掉了,正念就跑掉了。或「某某人對我不起呢!」又想發脾氣了,那就失去正念了。
  所以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一句「阿彌陀佛」,接著一句「阿彌陀佛」,或者「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是一句接著一句,中間沒有妄想雜念,這就是淨念相繼,接續不斷,由一而十,由十而百,由百而千,由千而萬。最初的功夫,念幾句還可以啦,但是要念一萬句都沒有妄想雜念,可不容易哦。能一百聲沒有妄想雜念,就不容易了,何況一千聲、一萬聲。但是,我們由短的,慢慢累積,就可以逐漸加長,這是淨念相繼。淨念相繼久了,就念成片了。念成片久了,就成了念佛三昧。這就是功夫。
  這是怎麼做成的?所以要「攝根淨念如憶母」,還要憶母,如同孝子憶念慈愛的母親,慈愛的母親是誰?就是阿彌陀佛,大慈悲母。阿彌陀佛時時念到法界的眾生,法界眾生不曾念佛,捨母逃逝。那這樣子,母親雖然憶念兒子,沒有益處啊,兒子不想念媽媽,光是母親憶念兒子,兒子不想念母親,不能感應道交,那我們現在反過來了,如同孝子憶念慈愛的母親,母親阿彌陀佛時時刻刻念著法界的眾生,我們做阿彌陀佛心中的眾生,我們也能夠來念佛,那決定感應道交了。這情況就好像是憶念慈愛的母親,那就是如憶母,「攝根淨念如憶母」。念誠莊這句話就是講這句,所以是正行。
  前面我們講持戒,持戒就是助行,能夠正助雙修了,如鳥兩翼,就自在地飛翔,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最後一句,「畢竟當來歸故鄉」,畢竟將來都能回到我們極樂世界的家鄉去了。所以這就是持戒念佛,今天就用這個持戒念佛來供養諸位。最後我們來回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法界有情眾,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龍舒淨土文講記摘要(下)普勸修持 ......簡智果老師   Top

  或人問孔子曰。人有遷家而忘其妻者。有諸。孔子曰。又有甚焉。桀紂則忘其身。若以道眼觀之。今人皆忘其身矣。何則。自早晨開目離寢。至夜間就寢閉目。無非塵勞。未嘗暫省吾身。是皆忘其身也。且人之於身。以日言之。莫大於飢渴。必為食飲之備。以歲言之。莫大於寒暑,必為裘葛之備。以終身言之。莫大於死生。而不為淨土之備。何哉。且若人有百斤之金。猝有大難。不能負挈以行。必捨而去之。若抱金而與之俱死。世必謂之大愚。是皆知此身重於百斤之金也。然平日則區區趨名競利。雖百錢之物。亦不肯棄捨。而不自愛其身。何哉。或責以盜竊。或呵以禽畜。則怫然而怒。有至於終身怨憾而不可解者。有至於毆擊而成獄訟者。彼盜竊禽畜之名。無損於吾身。乃惡之如是。是徒惜吾身之名。以不知惜吾身之實。何哉。且吾身之實非他。強名曰死。而實未嘗死者是也。人徒見其捨此敗軀而去。乃謂之死。不知捨此則往彼矣。然其所往之處。豈可不預備哉。故西方之說誠不可廢。
  
  《講記》:
  龍舒淨土文第三卷,〈普勸修持〉,何以這篇取名為〈普勸修持〉?因為本卷九篇文中,作者王龍舒老居士慈悲地勸勉一切眾生,務必要修持「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的淨土持名念佛法門。這個法門,著手去做,最容易,只要口而誦,心而惟即可。雖然簡單容易,但是其修持的功德,將來所得的成就,卻是非常高超。所以《佛說阿彌陀經》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即是不退轉的菩薩。何以念這六字功德,會如此之大呢?
  蕅益大師〈示念佛法門〉:「豈知念得阿彌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在裡許。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亦在裡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亦在裡許。」
  意謂佛門當中,不論宗門、教下,或佛陀所制定的大、小乘戒律,全都包括于此「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裡面。雪公老師淨土詩偈亦云:「萬法精華六字包」,這六字為萬法精要,念這一句佛號功德非常大,成就也非常高。因此王老居士慈悲勸勉大家,務必修持淨土念佛法門,將這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念到西方極樂世界花開見佛去,這一卷就取名為〈普勸修持〉。
  〈普勸修持〉第一篇文,名為「莫忘自身勸」,即勸勉大家要尊重自身,不要忘了我是誰,不要得了「忘身病」。文云:「或人問孔子曰。人有遷家而忘其妻者。有諸。孔子曰。又有甚焉。桀紂則忘其身。若以道眼觀之。今人皆忘其身矣。」此科總標:今日之下,咱們一般人都是患了忘身病的人,此話怎講?
  有人請問孔聖人。聖人有大智慧,聖人對一切事理無不通達,知道提問者的心理,佛家叫「他心通」。這位前來請問孔夫子的人是誰呢?西漢劉向《說苑》敬慎篇,有一「欲迷忘身」的公案,大意如下:
  魯哀公請問孔夫子說,我聽說最健忘,記憶力最差的人,是在他搬新家的時候,竟然連妻子都給忘了,有這樣的事情嗎?孔子回答說:這還不算是最健忘的人啊!孔子接著說:「忘之甚者,忘其身。」意思是說,最健忘的人,是連自己的身體都給忘了。這不免讓魯哀公大為驚奇,竟然還有比這更健忘的人,把自己都給忘記了,這是怎麼一回事?
  魯哀公非常好奇,自然就會很專心地聆聽,孔夫子就藉著魯哀公的好奇,應機說法。孔夫子說:「桀紂則忘其身。」以前的夏桀王、商紂王,就是忘記了自己的身體,而得了忘身病的人。大家看歷史就知道,這兩個末代帝王,都是無道昏君,整天沉溺在酒色之中,吃喝玩樂,不理朝政,不管天下百姓的死活,都是不把祖先所講的仁義道德規範,治國的理念放在眼裡的昏君,所以最後都被天下人所殺,所謂「敗國亡身」。孔子應機說法,意在勸勉魯哀公治國之道,修身之法,千萬不要貪圖享樂。以上為「引證」。以下「斷案」,就是由前面所引證的事例,所得到的結論。
  「若以道眼觀之,今人皆忘其身矣!」何謂「道眼」?修道人的眼光。跟「道眼」相對的叫做「俗眼」,是世俗人的眼光。道眼與俗眼有何不同?俗眼所見,只局限於眼前世間小小範圍之事。若是道眼,則看到過去、現在、未來,世間、出世間。俗眼看得近,道眼看得遠。王龍舒老居士說,若以修道人的眼光,來看今日之下,咱們每一個人,都得了忘身病、健忘症,把自己給忘了呢!以上「斷案」。以下「別釋」,即分別解釋,為何今日之下,我們都是患了忘身病的人呢?
  「何則?」為什麼?王老居士自設問答,讓大家生起疑惑,然後再說出理由,這就是佛法中所說的,五種問答(一、不解問。二、愚痴問。三、試驗問。四、輕觸問。五、利樂有情問。)當中的「利樂有情問」。即是為了讓有情眾生都得到大利益、大安樂,才設施這一個問題。下文一層一層分析。
  以下「別釋」,分「總說」與「別明」。
  總說:「終日塵勞,未嘗省身」,何謂塵勞?佛學辭典:「貪、瞋、癡等煩惱的別名」。分開說,「塵」是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法。能令一切眾生起貪、瞋、癡煩惱,而污染我們的心性者。大乘義章:「能坌名塵」,坌是弄髒、污染。勞是疲乏、勞累。續法大師的《八大人覺經疏》:「疲勞,輪轉不休故。」輪轉,輪迴旋轉在三界六道當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旋火輪,無有休息,叫做「勞」。塵勞二字包含「因果」,塵是指煩惱,是生死之因;勞是指六道輪迴不停,是生死之果。由於一切眾生都貪著五欲六塵,因此就招感生死疲勞,輪迴不休的苦果。
  「自早晨開目離寢。至夜間就寢閉目。」一般人從早上睜開眼睛起床,離開寢室,一直到了晚上,上床睡覺,閉上眼睛;雖然睡著了,睡夢當中,仍不離顛倒妄想。
  「無非塵勞。」我們一般人,每天當中所作所為,無有一事不是塵勞,莫不是在財色名食睡當中打滾忙碌,無不是在色聲香味觸法上奔波。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我們的心一直都在向外攀緣、執著。白天如此,晚上如此。
  「未嘗暫省吾身。」從來沒有在短暫時間中,靜下心來,反觀自身,省察自己:「我一天到晚,都在五欲六塵中打滾打拼,究竟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呢?」
  「是皆忘其身也。」「是」,指稱詞,指上面那四句話。王龍舒老居士感歎地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忘了自身的人!
  這裡有一則關於「忘身病」的笑話,出自清朝乾隆年間,石成金先生的笑話集,名叫《笑得好》,其中有一則笑話,題目叫「呆役」文云:「一呆役解罪僧赴府,臨行恐忘事物,細加查點,又自己編成二句曰:『包裹、雨傘、枷,文書、和尚、我。』途中步步熟記此二句。僧知其呆,用酒灌醉,剃其髮,以枷套之,潛逃而去。役酒醒曰:『且待我查一查看,包裹、雨傘,有。』摸頸上曰:『枷有。』『文書?』曰:『有。』忽驚曰:『唉呀!和尚不見了。』頃之,摸自光頭,曰:『喜得和尚還在,“我”卻不見了。』」
  石成金《笑話集》序文云:「人以笑話為笑,我以笑話醒人。雖然遊戲三昧,可稱度世金針。」一般人都把笑話當做茶餘飯後,當作打發時間,開玩笑的話題,我卻當做喚醒人心,勸化眾生的金針。因此我們大家,對以上所引的這則笑話,若有所覺悟者,也能讓我們的俗眼,轉化成道眼啊!
  「且人之於身,以日言之,莫大於飢渴。必為食飲之備。」姑且就人所最愛護的身體來說,我們人人如何愛護自己的身體?以一天來說,沒有比如何解決民生問題,餓了填飽肚子,渴了找水喝的事,更重要的事了。
  「以歲言之。莫大於寒暑,必為裘葛之備。」以一年來說,沒有比為了如何度過冰天雪地的冬天,或艷陽高照的夏天,而準備冬天的皮衣,夏天的葛衣,更重要的事了
  「以終身言之。莫大於死生。」終身就是一生,拿一生來說,沒有比如何解決生死問題,更重大的事了。一般都說「生死」,這裡為什麼叫「死生」?
  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死生是大事,卻無人能夠解決,怎能不令人深感痛心?「死生」跟「生死」有何不同呢?雖然都是生滅的意思,世間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法,亦即生滅無常法。因緣和合則生,因緣分散就是滅,這就是生死的意思。這裡不說「生死」,而說「死生」,意思是說:一般凡夫眾生,死了之後,還會去投胎,再生。所以一個人死了,並不是煙消雲散,化為烏有。佛法告訴我們:一個人死了,還會去投胎再生,所以叫做「死生」。我們這個神識靈魂,離開軀殼之後,就隨著我們往昔所造的善惡業緣的牽引,或上升到三善道,或者墮落到三惡道,去受或苦或樂的果報。因此,這裡「死生」就含有生死不斷的意思。
  「而不為淨土之備。」然而卻沒有人在為往生西方淨土做準備。
  「何哉?」這是感慨的語氣,這是為什麼呢?
  感慨一般人只知為一天之事、為一年之事做準備,卻不知為一生的大事作準備。所謂顧小不顧大,見近不見遠,這不正是得了忘身病嗎?
  以上說明:今日之下,一般人「知備日歲,不備終身。」以下說明一般人「趨名競利,不愛其身。」
  「且若人有百斤之金。」且,又。更進一步來說,假若有人,擁有一百斤的黃金。
  「猝有大難。」突然間遇到大災難,如水災、火災,或風災、地震等。
  「不能負挈以行。」負,背著。挈,提著。無法隨身提著、背著走。
  「必捨而去之。」就必定要拋棄,即使是黃金也不要了。為什麼呢?因為顧生命要緊啊!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留下青翠的山嶺,就能栽種樹木,就不怕沒有木材可以燒火了。這是比喻,只要生命還在,就有將來,就有希望。
  「若抱金而與之俱死。」假若這個人愛財,捨不得丟下黃金,抱著不放;人死了,黃金也完了。
  「世必謂之大愚。」世間人必定會說:他是個大大愚痴的人。
  「是皆知此身重於百斤之金也。」由此可見,大家都知道:這個身體,比一百斤的黃金還重要,還要寶貴啊!
  「然平日則區區趨名競利。」雖然大家都知道,身體比一百斤的黃金還要寶貴重要,但是在平常,不是大災難的時候,人人彼此之間,卻都不要命似的,在爭奪求取那小小的名利。
  「雖百錢之物。亦不肯棄捨。」雖然只是一百塊錢價值的東西,也不肯輕易放下,整天忙忙碌碌,只為蠅頭小利,爭得頭破血流。
  「而不自愛其身。」卻不知道要愛惜自己的身體。
  「何哉?」這是為什麼?
  有一則典故,清朝紀曉嵐大學士,陪著乾隆皇帝下江南,乾隆面對長江行駛的船隻,問說:「你看這江面上的船隻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到底有幾艘呢?」紀曉嵐說:「只有兩艘。」乾隆一聽覺得很奇怪,就問為什麼?紀曉嵐解釋說:「這些船來來往往,熙熙攘攘,非常熱鬧擁擠,但無非都是為名而來,為利而往。因此只有兩艘船,一艘叫『名船』,一艘叫『利船』。」
  芸芸眾生,誰不為名為利而忙碌?真正愛惜自己,與真正懂得為自己道業而忙碌的有幾人呢?以上這兩層的說明,其要旨在指出一般人都是趨名競利,爭名奪利,而不愛其身。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惜身者」?雪公老恩師《梵音集》有一首歌「朝誦」,歌詞是這樣寫:
  「琅琅鐘聲敲破了殘夢看半林月影點點疏星這時候大地真清凈一爐香蒲團穩坐定百八牟尼微撥動彌陀誠心誦忽放大光明十方佛遍滿虛空齊與我摩頂」當如上面歌詞中,所說的人,方可謂是「惜身者」。
  省庵大師語錄中,曾提起一個故事,說有一位老人,在生死之際,非常安然。怎麼樣安然呢?有一天,這位老人自己擺設了茶酒,會集諸親友,在聚會的尾聲時,這位老人,已奄奄一息,好像要走了。眾人請老人留下遺言,老人說:「最好是第一五更早起。」眾人聽了面面相覷,你看我,我看你,會不過老人的意思。老人接著說:「只有五更早起,才可以勾當自家事。」就是辦理自己的事情,自家事是什麼?就是指我們生命終了的時候,我們可以帶得去的事。如果我們平素都只是花費在料理家務事,或添購房地產的事,或者規劃金銀財寶的事上,終日塵勞,忙忙碌碌,那麼一旦大限來時,我們要走了,我們又有什麼東西,可以帶得去的呢?房地產、金銀財寶、名利地位等等身外之物,通通帶不去!只有每天第一五更早起,這時候,昨天已過去,新的一天還沒開始,就在這一天,難得的空檔裡,我們一爐香蒲團穩坐定,如雪公老恩師的「朝誦」歌詞中所描述的:「百八牟尼微撥動彌陀誠心誦」,唯此一句萬德洪名,才是我們能帶得去的,如是者,才是真正惜身者。
  以下一科叫「惜身之名,不惜身實」說明所有人,都只知道愛惜自己身軀的虛名,卻不知道愛惜自己身軀的實體。
  「或責以盜竊。」假若有人,或被他人指責說:「你用不正當的手段竊取他人的財物,你是小偷!」
  「或呵以禽畜。」呵是呵斥。或被他人,大聲呵斥責罵:「你不幹人事,你是禽獸畜生!」
  「則怫然而怒。」怫然,憤怒的樣子。這個被責罵的人,必定大發脾氣。
  「有至於終身怨憾而不可解者。」有的人被對方責罵之後,甚至於終其一生,這種懷恨、抱憾之心都無法解除,久久不能釋懷。何以故?
  《荀子‧榮辱篇》載:「與人善言,煖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戟。」布帛是絲織品或棉織品。矛戟是長柄型的兵器。這句話就是說,對人說好話,會令人感到比布帛還要溫暖。出口傷人呢?會令人感到比被長矛、利戟刺傷,還要嚴重。為什麼?俗話說:「利刀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故。
  「有至於毆擊而成獄訟者。」毆擊就是毆打。獄訟就是訴訟。有的甚至動手動腳,互相鬥毆扭打,而且還不惜鬧上法庭打官司。
  「彼盜竊禽畜之名。」其實對方責備你、呵斥你,是小偷、或畜生,都只是一種虛假的聲音。
  「無損於吾身。」對我本身並無損害,他稱讚我,我還是我,我無所增榮;他辱罵我,我還是我,我亦無所損減。
  「乃惡之如是。」我何苦對這虛假的言語聲音,厭惡到如此這班呢?
  或有人問:「你為什麼說對方責備、喝斥我的話,是一種虛假的言語聲音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非藉著佛法真理來說明,非依著佛法真理來修觀對治不可!
  《優婆塞戒經‧羼提波羅蜜品》載:「有智之人,若遇惡罵,當作是念:『是罵詈字,不一時生:初字出時,後字未生,後字生已,初字復滅,若不一時,云何是罵?直是風聲,我云何瞋?」有智慧的人,假若遇到有人用惡毒的話,辱罵我時,我應當生起這樣的念頭,做這樣的觀想:
  譬如說,人辱罵我:「你是王八蛋!」這五個字,並不是同時生起的。當第一字「你」出現時,後面一個字「是」還沒生起。後一個字「是」出現時,前一個字「你」又已經消滅了。又當前面一個字「王」出現時,後面的「八」還沒生起。當後面一個字「八」生起時,前面一個字「王」又已經消滅了。又當最後一個字「蛋」出現時,前面一個字「八」又已經消滅了。總之,這句所謂罵人的話,五個字並不是同時出現,而是前滅後生,怎麼說是辱罵的話呢?
  又這五個字,只是口中風,通過咽喉部位的聲帶時,引起聲帶的震動,所發出的風聲、言語而已,我為什麼要對著這出入口中的風聲而生氣呢?
  佛又說:風也分成兩種:有內,有外。內,體內之風。外,自然界之風。我對外面自然界的風,都不生氣,怎麼唯獨對體內的風,生氣呢?
  又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第六卷也說:「如人欲語時,口中風名憂陀那,觸臍而上去,是風七處觸,項及齗齒脣,舌咽及以胸,是中語言生。」如果有人想要說話時,首先要先吸一口氣進入口中,這一口氣息,名憂陀那(梵語,指氣息)一直進入到肚臍下約一寸的地方,叫丹田,而後這一口氣再往上呼出去,而觸動了七個部位,就是脖子、牙齦、牙齒、嘴唇以及舌頭、咽喉的聲帶、以及胸腔,這七個部位,生理學上,叫「構音器官」。這時候,表達我們思想的語言就出現了。由此可知,所謂的言語聲音,不論是辱罵或讚嘆的聲音,都只是出入口中的氣息,與七個部位的構音器官,互相配合,因緣和合,所發出的風聲而已。
  龍樹菩薩在《中論》的第十卷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凡是由種種因緣互相配合,所生的任何一事、一物、一法都是空無自體的。人家罵我小偷或畜生等辱罵的聲音,也是種種因緣互相配合,所出現的現象,也是當下即是空無,對我自身,並無所損,我又何必厭惡惡聲,到這種地步呢?
  下一句「是徒惜吾身之名。而不知惜吾身之實。」這只是表示我們愛惜自身的虛名,卻不知道愛惜自身的實質。
  「何哉。」這是為什麼呢?這麼說來,我們自身的實質是什麼呢?
  「且吾身之實非他。強名曰死。而實未嘗死者是也。」況且我們自身的實質啊!不是別的,勉強來說,就是指我們這個軀殼雖然壞了,可是實際上,卻從來未曾「死」的這個東西,才是我們生命的本質。
  或有人問:「那麼我們生命的實質是什麼?」我們生命的實質,一般人稱祂為「靈魂」,佛家稱為「神識」。佛門當中有一個宗派,叫法相唯識宗,稱之為「阿賴耶識」。唯識法相宗的創始者,唐朝玄奘大師,所寫的《八識規矩頌》,稱我們生命本質為「主公」,即主人翁。所謂「去後來先作主公」,「去後」是指每一個有情眾生,在一期生命結束時(所謂「人之終」),祂是最後離開這個生命體的。「來先」指每一個有情眾生,每一期生命開始時,祂是最先來執持父精母血的,而那一剎那即叫「人之初」。第八阿賴耶識(即神識),如何來?祂是隨業緣而來。這個神識如何去?祂也是隨業緣而去。這個神識,從無始劫來,就隨著我們往昔所造的善惡業緣,在三界六道中,來來去去,頭出頭沒,可從來沒有死過。
  「人徒見其捨此敗軀而去。乃謂之死。」我們一般人只看見某個人的神識,離開這個敗壞的軀殼,我們就說「某人死了」。
  「不知捨此則往彼矣。」一般人卻不知道,某人的神識靈魂,只是離開三界中的此地,又到三界中的另一個地處去了。
  譬如我們住房子,住進甲屋,一旦壞了,則另外找乙屋住。屋子雖變,而住的人卻是同一個。
  最後一科「結勸」。
  「然其所往之處。豈可不預備哉。」既然是如此,那麼將來我們對這個神識所要去的地方,怎麼可以不預先準備呢?
  「故西方之說誠不可廢。」因此往生極樂世界的淨土念佛法門,實在不可廢棄,實在不可不提倡啊!只有大大弘揚淨土法門,我們這個生命主人,才有安樂的歸宿啊!
  

 
奶奶 謝謝您 ......董光宸   Top

  奶奶(董母舒淑婉老居士)對我而言,就像我的母親一樣,從小爺爺(董正之老居士)及奶奶就扛起哥哥(董光宇)與我的養育之責。雖是隔代教養,但因爺爺與奶奶篤信佛教,從小耳濡目染的都是行善積德之事,時至今日,我們兄弟倆雖不能光大門楣,卻也循規蹈矩的過日子,除了感念爺爺奶奶的養育之恩,也感謝他們讓佛法深植在我們兄弟心中。
  記得小時候每逢除夕,全家人一定要念一卷彌陀經、一卷普門品,佛號就記不清要念多少聲了,念佛時總是奶奶掐著念珠計數,直到奶奶一聲長長的「阿…彌…陀…佛…」禮佛回向之後,才由爺爺講一些祝福或砥礪我們的話,小小年紀的我,還會被奶奶誇獎有慧根呢!
  現在回想起來,當年一家五口,爺爺與父親皆已往生,奶奶也不復當年,除了感慨人生的無常外,做孫子的我,一定要把這份佛緣,在他們子孫之中,延續不斷。
  奶奶的慈悲更深植在我心中,幼年時,常常陪奶到菜市場買菜,每每經過宰雞殺魚的攤販,長年茹素的奶奶都會站在攤位前念往生咒,並向那些老板宣揚輪廻的觀念。我曾問奶奶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奶奶告訴我:「若能讓一人向善,就可以減少多少的殺生,造福多少的生命。」當時我雖然不懂,可是這樣的觀念,也慢慢在我心中滋長。當別的小孩在看漫畫書的時候,我看的是護生畫集,讀的是二十四孝、一百個好孩子、佛陀的故事。佛典當中有句話說:「眾生無邊誓願度」,我的奶奶雖然沒有那麼偉大,但卻用一生,身體勵行這句話。
  現在到菩提仁愛之家看奶奶,每當離開之際,淚水總會奪眶而出,這七年之中,我歷經了結婚、生子,感到幸運的是,結婚生子的時候,奶奶還參加了孫兒的喜宴,還能滿心歡喜地看到曾孫(董奐禎)滿月,也留下了一些難得的合影。但二年半後,帶剛出生的曾孫女(董奐盈)來探視,奶奶已失智,讓我感到不捨與哀傷,若能早些成家,或許曾孫與曾孫女還能接受奶奶的教誨。
  奶奶念了一輩子的佛,希望將來奶奶能夠心不顛倒,得生西方,奶奶!我愛您!也謝謝您!
  
  【後記:董舒淑婉老居士終於民國一O三年十一月十九日,在二位孫子董光宇、董光宸等眷屬及蓮友的念佛聲中,安詳西歸。】
  
  

 
董母舒老太夫人生平事略 ......本家董事會   Top

  董母,姓舒,名淑婉,字啟華,又字清揚。乃遼寧省蓋平縣熊岳城人。生於民國六年六月四日,往生於民國一○三年十一月十九日,享年九十七歲。
  董母之祖父,名「那拉恩善」,字雨卿,進士及第,隸屬正黃旗。二十歲于歸董府,即立法委員董正之老師(本家前常務董事)結為連理。民國三十五年,夫婦同時發願持長齋。
  民國三十八年,隨政府播遷來台,落腳於台中,追隨雪公老恩師(即本家創辦人李炳南教授)學佛。專修淨土念佛法門,並護持老恩師的道場。隨又發菩提心,受菩薩戒,精進持午,過午不食,人稱「舒居士」。
  董母在家排行第四,上有三位姊姊,下有四位弟妹。於民國三十八年,帶著大姐和弟妹,來到臺灣。又姐代母職,在台中為二弟主婚,又在新竹為五妹完成婚事。其女毓葳,稱其母具有負責盡職,忍辱負重的大駱駝精神,曾回憶說:「從小家中孩子的衣服,都是母親手製。記得當年新竹家中有台老縫衣機,往往夜半醒來,還聽得到母親踩踏的聲音,我知道呼呼的新竹風,正從腳下手指寬的細縫中襲來,現在我彷彿還能聽到那夜半的機杼聲。」
  易經坤卦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董母與董委員一生學佛學儒,立德立言,造福國家社會,又護持雪廬老人弘揚儒佛的志業,為翰為屏,功績卓著。
  董母於民國九十六年住進菩提仁愛之家,受到工作同仁照護。本家李榮輝前董事長、台中蓮社張社長、黃泳老師等蓮友大德,不時前來探視慰問。
  往生前一日蒙台中蓮社醒公導師,前來為其開示:萬緣放下,一心念佛。及台中蓮社助念團、德明同修會排班助念,助其往生。
  董母生前曾經發願曰:
  「願我壽命長者,為勤修一切善;
  願我福德盛者,為廣濟一切人。」
  願西方淨土蓮邦,是她老人家安詳依止的歸宿。
  

 
深信因果 功不唐捐 ......黃德川居士   Top

  董師母舒淑婉老居士,自民國三十四年與董老師正之老居士結縭,夫婦於次年五月下旬,同時發願持長齋,儼然菩提淨侶。董老師並於民國三十六年冬,經中央提名後,於其家鄉瀋陽市大南關慈恩寺,禮請上諦下觀法師舉辦觀音法會,發願如獲當選立法委員,定護持佛教,以企昌明因果,端正人心。
  董老師自當選民國首屆立委,乃至來臺後追隨雪公老恩師創立台中市佛教蓮社及各種弘儒揚佛之聯體機構,並擔任蓮社董事長等要職,其護教、護國之眾多功績,詳載於董老師所著厚達一千餘頁之「護壇竽聲」。董老師之所以能不違初衷,長年發心護教、護國,並蒙雪公老恩師器重,協助弘儒揚佛,專修淨土,除其本身發大菩提心之外,另一主因,乃得力於賢內助董師母之全力護持。
  董老師護教、護國之諸多功績中,鮮為人知,卻叨蒙雪公老恩師讚為立法以來之第一正言讜論,其功德不止如五須彌者,乃民國七十一年十月二十日,董老師在立法院所提議案〡「為反對優生保健法,請行政院迅速撤回,以維國本,而重人命」。斯時佛教界因有旅美某某實行破壞淨宗,改經謬論,雪公厭世已極,身欲速滅之際,幸獲董老師反對優生保健法之提案,雪公顯然振奮,立於佛前焚香回向,並願董老師自行回向往生極樂,勿求人天福報。往後雪公老恩師發心講述淨土法門帶業往生之奧妙近三年餘,普令眾生安心念佛,專修淨業,遂於民國七十五年夏曆三月初五日安詳於自宅右卧如弓,手持念珠,於眾弟子念佛聲中莊嚴西歸。雪公老恩師功在佛門,而董老師之提案亦猶如即時天降甘霖,悉皆功德無量。
  印公祖師云:「若欲挽回世道人心,捨提倡因果報應,縱令其學識道德,神通智慧,與聖、賢、佛、菩薩,相齊,亦無如之何矣。」此「因果」二字,質之董老師正之於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九日在念佛聲中安詳生西之際,其女兒董毓葳親見一朵青蓮花上昇,乃至今董師母克勤克儉,精進念佛,長年過午不食,終以九十七歲高齡,於往生前感召蓮社現任導師醒公徐老師親臨開導,及蓮友眷屬近四十小時之念佛聲中安然往生,功不唐捐,信而有徵。
  董老師於台南彌陀寺山門所撰之對聯曰:「四十八願度群萌,十念無虧接引逕登極樂國;百千億劫輪六道,萬修成就往生全仗妙蓮宗」。以此虔誠回向董老師、董師母往生極樂,蓮增上品,早日乘願再來,廣度眾生,滿菩提願。謹恭錄董師母親書之法語墨寶,以祈見聞者深信因果,珍惜生命,敦倫盡分,老實念佛,同生極樂云耳。
  

 
老人憂鬱症和宗教信仰  ......護理長劉依薰   Top

  隨著年歲的增加,老人面臨身體疾病、退休問題、喪偶或其他社會心理問題及環境變遷。年紀越大的長輩越不易適應新世代的變化速度、越難承受太大的壓力。
  老人憂鬱症狀時常混合焦躁、緊張焦慮、甚至恐慌症發作。常抱怨煩躁、身體不舒服,心情低落或悲傷表情,有時出現落寞、易怒、哭泣、睡眠障礙。
  相關研究指出機構的長輩常有失去希望、害怕死亡的感受,對未來無法確定、失去對生命的意義與目的。有宗教信仰的長輩希望感高於不參加宗教活動的長輩。入住機構老人希望感在總分40分中平均為27.30。憂鬱感在總分15分中平均為7.68,其中無憂鬱傾向為36%,有憂鬱傾向的為64%。機構老人在[希望感]方面
  以有宗教信仰及宗教信仰虔誠度高者、自覺快樂與經濟夠用、及公寓之家的老人顯著較高。蔡明昌(1995)提及75歲以下、不識字、幾乎不參與宗教活動及住安養機構之老人其死亡焦慮顯著較高。
  當人生遭逢挫折、痛苦、病病時,宗教是人心靈的支柱,安定情緒的良藥,能讓人到安慰與寄託。藉由宗教的引導及撫慰,可以減少憂慮,讓人更堅強、平靜、更能面對困難,找到重新振作的力量。宗教信仰能使人發現生命的價值、意義和目標。在宗教儀式過程中,可以洗心滌慮,使心靈平和、寧靜。著名哲學家、數學家懷特海(A.N.Whitehead)曾說:「離開了宗教,人生便是在無窮痛苦和悲慘之中。」信仰能使生命找到依歸,信仰的力量是我們生命最核心的力量,讓我們有更大的勇氣,面對困境、轉化心境、超越痛苦,創造燦爛的人性光輝。
  曾經有位長輩因憂鬱症,焦慮、恐慌、失眠,經常覺得身體不舒服,要求看醫師,看診身心科和神經內科服藥治療,仍每天覺得疾病未被治療好,整天吵著看診治療,家屬迫於無奈,讓長輩入住本家。剛開始長輩仍焦慮、慮病要求看診或自行去菩提醫院看診,拿回已治療重覆的藥物,護理人員經常很傷腦筋,需一再衛教及檢查長輩是否重覆用藥,後來因本家郭組長鼓勵長者念佛填西方船,長輩很認真的完成西方船,將注意力集中在念佛,半年後長輩抱怨身體不適和看診的次數減少,一年後每天看到長輩都是手持念珠在念佛,除了長期服用的藥物外,很少抱怨身體不適需看診,長期藥物也只是家屬拿慢性處簽到醫院取藥,長輩不曾提到需看醫師。長輩因宗教信仰的介入,轉換、超越本來讓家屬不堪其擾的憂鬱症狀,每天很有希望的念佛並得到她覺得的平安和身體健康。91歲高齡的長輩自己拿著持柺可以走路,不需很多協助,只要是醒著就是手持念珠念佛或默念佛號。
  另一位長者因父親突然去逝,無法承受。出現恐慌、焦慮、憂鬱、慮病等症狀,嚴重到無法走路,使用導尿管。家屬無法照顧入住本家,剛開始長輩一直處在不安、手抖、無法靜坐的狀況,經常主訴心悸、呼吸困難。一天看診數次,仍覺不適,經常哭泣、吵鬧身體不適需看診。没有任何笑容,面對照顧團隊的關懷都是面無情,没有回應。除了看診檢查治療外,同仁付出更多的關愛和陪伴,當長輩害怕睡不著時,握著長輩手陪她一起睡,慢慢地引導一起做早晚課和參加共修,長輩在同仁的關心和宗教信仰的介入,打開心結,主動說出年輕時種種不如意和辛酸往事,後來長輩恐慌、憂鬱症痊癒,移除尿管,開心的離院回家。離院前主動要求和每位同仁合照,照片中的長輩笑容如陽光般的燦爛。
  老人憂鬱症除了看診藥物治療外,心理治療也是重要的一環,建構一個適合長輩的優質環境、團隊及宗教信仰、儀式的引導介入,都能對憂鬱症長輩有實質的幫助。人性化的全人醫療理念,現已獲得共識和推廣。「全人、全家、全隊、全程、全社區」的五全醫療照護服務,關注病人的身體、心理、社會及心靈,團隊包括醫師、心理師、社工師、護理師、營養師、宗教師和其他專業的合作。希望大家都能以整體性的照護觀點,協助憂鬱症的長輩們,讓長輩們除了醫療外也能獲得到心靈的支持、力量、信心,超越疾病的困擾,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藍育慧、趙淑員、莊照明、林昭卿、施明標(2008)機構老人憂鬱感、希望感、死亡態度及其相關之探討。弘光學報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