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導覽

菩提家訊第67期

家主任楊瑪瓈團結互助共創快樂家園

簡智果老師龍舒淨土文講記摘要

秘書游青士前菩提安老所胡老先生哲嗣跨海尋親記要

慧心手書炳南大師感懷

陳阿緞詩作欣賞(一)

方阿月詩作欣賞(二)

淨方詩作欣賞(三)

團結互助共創快樂家園 ......家主任楊瑪瓈   Top

  同仁們:發揮我們慈悲無私的愛!
  讓287位長輩與同仁共同創造幸福、快樂、有心、有愛,有誠信、有智慧的快樂家園。
  讓大家心心相印、關懷互助,共同為往生西方淨土而努力。
  

 
龍舒淨土文講記摘要 ......簡智果老師   Top

  《經》云。阿彌陀佛。歷大阿僧祇劫。行菩薩行。忍力成就。不計眾苦。常以和顏愛語。饒益眾生。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手中常出一切衣服。一切飲食。一切幢旛寶蓋。一切音樂。及一切最上所須之物。以此施惠眾生。令生歡悅。以行教化故。致無量無數眾生。發無上菩提之心。如是善行。無量無邊說不能盡。歷無量無數百千萬億劫。功德圓滿。威神熾盛。方得成就所願。而入佛位。是以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蝡動之類。無所不度。所以一念歸依。遂生其國。皆於七寶池蓮華中化生。自然長大。亦無乳養之者。皆食自然之食。其容貌形色。端明淨好。固非世人可比。亦非天人可比。皆受自然清虛之身。無極之壽。徧彼剎中。皆諸上善人。無有婦女。皆壽命無央數劫。皆洞視徹聽。遙相瞻見。遙相聞語聲。皆求善道者。無復異人也。雖歷萬劫。已所從來。靡不知之。復知十方世界去來現在之事。復知無央數天上天下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心所欲念。口所欲言。復知此等眾生。當於何劫何歲。盡度脫為人。得生極樂世界。以其慧性通徹故爾。
  
  《講記》:
  龍舒淨土文十卷當中,第二卷淨土總要,共七篇,這裡是第四篇。共分成兩段,第一大段:阿彌陀佛因地勝行,第二大段:阿彌陀佛果上功德。「因地」是對果地說的一個佛學名詞,是指發菩提心的菩薩,還在修行佛道,上求佛道的地位。如果菩薩修因圓滿,證得無上佛果,就叫做「果地」。這一篇是說阿彌陀佛在因地中示現為法藏比丘,為了要成佛度眾生、了生死,所以在世自在王佛面前,他先發四十八超世大願,又修殊勝的菩薩大行,成就了無量無邊的功德。
  上一篇是講「願」,這一篇講「行」,這在佛法上叫做「以願導行,以行填願」。行願相資,如車二輪,如鳥雙翼,方能翱空致遠,互缺無能。行與願互相幫助,如同車子有兩輪才穩,鳥有雙翼才能飛翔在空中,到達遠方。行願相資,還有一個比喻叫「行山願海」,只有像須彌山那麼崇高的菩薩勝行,才能填滿那一望無際的菩薩願海。行願互相配合,才能成就無上的佛果。因此第一大段,講法藏比丘以行填願而後成佛,第二大段講阿彌陀佛,在果地上所成就的依報正報的功德莊嚴相。
  「經云。阿彌陀佛。歷大阿僧祇劫。行菩薩行。」講的主題叫「標時長」,即引《大阿彌陀經》,說阿彌陀佛,在因地中,作法藏比丘時,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修自利利他的菩薩行。「經」,梵語「修多羅」,是指聖人的言教,可以作為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生活的規範、行為的準則,即使是經過千秋萬世,也不改變,叫做「經」。這裡是指哪一部經呢?《佛說大阿彌陀經》。即本文的作者王龍舒老居士,將佛說無量壽經的四種翻譯本:後漢譯本、東吳譯本、曹魏譯本及趙宋譯本,四種譯本彙集起來,成為《佛說大阿彌陀經》。這一部經,收集在大正藏第十二冊,有上下兩卷,五十六分。
  這一篇文,淨土總要之四,只引五十六分之中的五分,就是第八分的「初修善行分」、第十分的「願成作佛分」、第十一分的「蜎蝡亦度分、第十八分的「蓮華化生分」,及第二十六分的「景象殊勝分」。剛才的那幾句經文,阿彌陀佛。歷大阿僧祇劫。行菩薩行。即出自第八「初修善行分」,即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座下,發了四十八條大願之後,在因地中,最初修菩薩善行,經過了三大阿僧祇劫。
  佛經上說菩薩修行成佛的時間,為三大阿僧祇劫,即從初發菩提心,堅固不退轉,經過「信」、「住」、「行」、「向」,這四十個菩薩階位,要經歷第一大阿僧祇劫;又從「初地」到「七地」為第二大阿僧祇劫;「八地」到十地之終,而後成佛,為第三大阿僧祇劫。「劫」這個字,是梵語「劫波」的簡稱,是古印度最大的時間單位,就是無法用年、月、日來計算,又長遠、又極大的時間,就稱之為「劫」,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就沿用這個時間單位,凡是無法以年、月、日計算又長遠又極大的時間,就稱之為「劫」,劫又分成大、中、小劫,這邊的劫是指「大劫」(即一期世界,成、住、壞、空一周,所經歷的時間,為一大劫)。
  又「阿僧祇」是梵語,此翻譯為「無數」,或「無央數」。佛學辭典說,如果以萬萬為億,萬億為兆,來計算的話,一阿僧祇總共為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大約是十的四十七次方。所以,菩薩修行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又叫三大無數劫,那麼久遠的時間。因此古德曾經感慨地說:「菩提路遠,生死道長,大果難感。」大意是說,這一條求了生死,成佛道的菩提大道,太漫長、太遙遠了!無上佛果太難感召了!所以這一科叫「標時長」。為什麼無上佛果,難以感召呢?因為修學成佛的菩薩行太難行了。而法藏比丘之所以能成就無上佛果,乃是因為他能辦到難行的菩薩行的緣故。
  下面一科「嘆人德」,人指法藏比丘,就是讚歎法藏比丘在因地修難行的菩薩行,成就了本文中所說的六種殊勝的功德,圓滿了無盡難行的菩薩行,填滿了他當初所發的四十八條大願,所以他老人家,終於成就了無上的佛果,佛號叫「阿彌陀」。
  本文只約略地讚歎法藏比丘所成就的六種難行的菩薩行,哪六種呢?第一,諸忍具足;第二,柔善謙遜;第三,三業莊嚴;第四,財法兩施;第五,願滿作佛;第六,度廣化易。今略述之:
  第一,「諸忍具足」,法藏比丘在因地中修菩薩道時,他老人家各種的「忍」都具備滿足。經文:「忍力成就,不計眾苦。」先略說「忍」的重要性,在佛法中,「忍是很重要的修行法門,《仁王般若護國經.菩薩教化品》云:「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原。」盡原,就是「究竟」的意思,三賢十聖這四十個階位的菩薩,都在「忍」這一個法門中修行,只有佛一個人,能把「忍」這個法,修到圓滿究竟。也就是說,從你發菩提心,修菩薩道開始,一直到成佛之前,都得在修「忍」上,下功夫。中國最早的史書,《書經.君臣篇》載:周成王對君陳(周公之子)說:「爾必有忍,其乃有濟。」你必須有安忍(心能安住不動,堪忍身心內外之榮辱惱害)的功夫,辦事才會成功。俗話也說:「萬事成於忍。」可見不論你學世間法(學儒),或者是學出世間法(學佛),如果想有所成就,忍的工夫,是必要的條件。有忍即成!無忍必敗!「忍」字怎麼講?所謂「〝忍〞字心上一把刀」,就像是一把刀插在你的心上,可是你心仍然如如不動,不叫一聲苦,這就叫做忍。
  菩薩六度中布施、持戒,比起忍辱來,還算容易做!忍辱最難!惟有能忍辱的人,才是最後的勝利者。佛法上,講「二忍:生忍,法忍」。或「三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或講「十忍」,見寶雲經卷一。
  今只略說「三忍」:
  第一,耐怨害忍。他人(冤家對頭)打我、罵我、誹謗我、污辱我,乃至種種逆境加在我身上,我都能安心忍受,不生嗔恚心,也不起一念報復之心,這就叫「耐怨害忍」;此即相當於二忍中的「生忍」,「生」是指有情眾生。
  第二,安受苦忍。指疾病、貧窮、饑渴、冷熱、風雨等苦,加在我身上,我能安心忍受,恬然(安然)不動,修行不退轉!叫「安受苦忍」;此即相當於二忍中的「法忍」,「法」指無情之法。
  第三,諦察法忍。即指觀察一切萬法,不論有情眾生,還是無情諸法,皆是因緣所生,當體即空,本無生滅,心安住在無生的真理上。
  《優婆塞戒經.羼提波羅蜜品》(羼提,梵語,此翻譯為忍辱)記載:佛對王舍城的善生長者子開示忍辱波羅蜜的道理,佛說:「有智慧的人,若是遇到有人罵我、污辱我、譭謗我的時候,應當這麼觀想:這句惡毒侮辱的話,並不是同時出現的。」譬如有人罵我:「你是王八蛋」五個字。這五個字中的每一個字,並不是同時出現的。當第一個字「你」字出現時,後面四個字「是王八蛋」還沒出現,又當後面的字出現時,前面的「你」字,早已經滅去,不存在了;這五個字,既然不是同時出現的,我何必在意而生氣呢!又,我們可以這麼觀想,若將這五個罵我的字,發出聲音的間隔稍微拉長一點,譬如每隔一分鐘說一個字:第一分鐘說「你」,第二分鐘說「是」,第三分鐘說「王」,第四分鐘說「八」,第五分鐘說「蛋」,我們聽到因為空氣的振動,所發出的五個字的聲音時,我們會生氣嗎?
  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卷六說:一個人口中,將要發出言語聲音時,他必須先吸一口氣,把這口氣吸入肚子裡,碰觸到肚臍(丹田)時,再將這一口氣往上呼出去!而往上呼出去的這一口氣,在呼出的過程中,會碰觸到七個部位,哪七個部位呢?一、胸,二、咽,三、項,四、舌,五、牙齒,六、齒齗,七、嘴唇。因為這一口氣碰觸這七個部位,這個人才發出言語聲音來!由此可知:言語、音聲,無論是讚歎的聲音,或者是譭謗的聲音,都是因緣所生之法,都是借著我們吸入肚子的這一口氣,碰觸身體的七個部位的因緣而生。
  龍樹菩薩的《中論》上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空)」再惡毒、再難聽的話,也只是藉著風或氣體振動的因緣而生,當體即空無,我們又何必對著空無自體的聲音而起瞋呢!
  甚至於我們大家所謂的「我」,「我」在哪裡?所謂的「我」,也不過是藉著色、受、想、行、識這五蘊暫時和合的因緣,假說為「我」而已!其實這個所謂的「我」,也是緣生性空,在佛法上叫「我空」。既然是「我空」,是誰在遭受侮辱譭謗呢?所以,我們若真正體會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的道理,當逆境來時,我們心中馬上浮現出:「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的道理。內心詳細地、仔細地、審慎地觀察這個緣生性空的道理,內心安住在這個緣生性空的道理上,如如不動,不起瞋心,這即是第三種忍--諦察法忍。「諦察」就是仔細、審慎觀察的意思。「諦察法忍」是前面二種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的基礎,我們如果能夠諦察「萬法緣生性空」的道理,自然能做到「耐怨害忍」,及「安受苦忍」。法藏比丘具足體得以上這三忍,所以經文說他「忍力成就」。成就了忍辱波羅蜜。
  「不計眾苦」。「計」就是內心計較分別,不論來自有情眾生的侮辱之苦,或者是無情風雨的惱害之苦,法藏比丘的心,都如如不動,不會起瞋恨心,跟它計較。這就是法藏比丘,修菩薩行所成就的第一種功德,諸忍具足。
  法藏比丘因地,所成就的六種功德第二,叫「柔善謙遜」。就是文中:「常以和顏愛語,饒益眾生,善護意業,清淨無染。」就是說,法藏比丘常常以溫和的臉色,說關愛眾生,體貼眾生的言語;又常常以溫和的臉色,說讓眾生感到歡喜窩心,令眾生能得到大利益的言語。
  在中國古代明朝萬曆年間,有一部兒童啟蒙書,叫昔時賢文,或叫增廣賢文,裡面有很多金玉良言,其中兩句話是:「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大意是說,我們平常說一句關愛對方、利益對方、體貼對方、鼓勵對方的話,這種話即使是在農曆十月的孟冬、十一月的仲冬、十二月的季冬,這些大寒的日子,也會令人感到溫暖。相反地,如果我們平常以惡口說一句傷人的話,尖酸刻薄、冷酷無情的話,即使是在六月的大熱天,也會令人戰慄、發抖、徹骨寒心。經文這兩句,「常以和顏愛語,饒益眾生」,說明阿彌陀佛在因地中,發了四十八願之後,修菩薩勝行時,常常說愛語,契合眾生根性的言語,文雅誠懇的言語,勸勉鼓勵眾生向上、向善、向光明、向菩提的言語,去利益眾生,成就了面柔心善、謙虛恭敬的功德。
  法藏比丘因地,所成就的第三種功德,叫做「三業莊嚴」,法藏比丘的身、口、意三業,端正、恭敬、嚴肅。經文:「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這兩句講口業莊嚴,法藏比丘很善於防護自己的口舌,絕不會譏刺挖苦他人的過失。《法句譬喻經.言語品》第八載世尊說偈言:「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斬身,由其惡言。」偈頌中的「士」字,是指一般人士、普通人士。一般人士,言語若用之不當,就如斧在口中,佛經常形容惡毒的言詞為「口出刀劍」(見四分律(卷44),尼羯磨(卷2)等),凡是邪惡的、銳利的、譏諷的、刺激的、刻薄的、中傷的、得理不饒人的言語,都是殺人不見血的刀劍斧鉞。
  佛經裡,有一則阿彌陀佛在因地中修菩薩行時,口業莊嚴的故事。這故事出自《維先首達經》,亦名《佛說首達經》。經上說:從前有兩位出家人,一位叫首達長老,有信徒五千人。另一位叫維先比丘,年紀較輕,但智慧高超深遠,到處弘化,信徒有六萬人。年紀較輕的維先比丘,因為到處弘化,所以有一天,他來到了首達長老的道場附近。因為首達長老的弟子們,聽說維先比丘智慧勇猛,辯才無礙,所以都想去親近維先比丘,向維先比丘禮座。於是弟子們就去請示師父首達長老。首達長老聽了之後,心中很不高興,不但不讚揚維先比丘,反而對弟子們說:「諸位!那一位維先比丘,年紀還小,智慧淺薄,根本不懂佛法,你們若去親近他,聽他說法,對你們一點好處也沒有,你們還是離他遠一點比較好。」首達長老的弟子們聽了師父這麼教訓,也就不敢去參加維先比丘的講經法會了。後來維先比丘,也由傳聞知道首達長老排斥他,於是他在講經告一段落之後,就默默地離開了。可是由於首達長老,譏刺誹謗維先比丘的緣故,死後墮入大地獄六十劫。地獄之苦報受完之後,從地獄中出來,雖投生為人,卻是一個有口無舌的人。這種有口無舌的果報,也有六十劫之久。所以你看,一個不能見善隨喜,起嫉妒心,譏刺譭謗聖者的人,所受的惡果報,有多可怕!釋迦佛說完這則故事之後,對弟子們說:「你們知道那位首達長老是誰嗎?就是我的前身,而那位維先比丘是誰呢?就是現在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因地中。修菩薩行,善護口業,聽到首達長老對他的惡意批評,他不但不反唇相譏,反而默默地離開,絕不造惡口業,這是法藏比丘的口業莊嚴的事證。
  接著是,法藏比丘的身業莊嚴,經文:「善護身業,不失律儀」,這兩句話講的是法藏比丘,修菩薩行的身業莊嚴。「律儀」兩個字,「律」是指戒律,「儀」是指儀則(法則),就是指佛所制定的戒律,有一種功能可以令人防非止惡。所以,不管有沒有受戒,戒律是我們的立身處世、永遠不變的法則。戒又分輕戒跟重戒,這個唯有持戒莊嚴的律師,才能夠講得詳細。今只能粗略說之。
  「輕戒」,梵語叫做「突吉羅戒」,中文翻譯是「惡作」,所指的是出家眾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行住坐臥的威儀(威德和儀則),如果威儀有所缺失,違犯了輕戒,叫「失意罪」,就是違失自己心意所發的誓願之罪。但是只要發起大慚愧心,在佛前懺悔,就可以獲得清淨。又「重戒」,就是指殺、盜、淫、妄四重戒,違反這四重戒,叫「四波羅夷罪」。「波羅夷」是梵語,是「斷頭」的意思。如果比丘或比丘尼,違反這四重戒,就要被逐出僧團,死後必墮地獄。這兩句經文,「善護身業,不失律儀」是說,法藏比丘在因地中修菩薩行的時候,很會護持自己身體上的造作。絕不會違反輕戒跟重戒。
  接下來,「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這兩句是說法藏比丘修菩薩行,很會護持自己的意業,令自己的意業,起心動念,遠離煩惱垢染。在《無量壽經》曹魏譯本中,說法藏比丘:「不生欲覺、瞋覺、害覺,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這裡三覺就是欲覺、瞋覺、害覺;三想是欲想、瞋想、害想。這三覺、三想叫做「內過」,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叫做「外過」。法藏比丘修菩薩行的時候,成就了內外離過的功德。這裡三覺與三想有什麼不同呢?隋朝的慧遠法師所著《淨影疏》云:「未對境界,預起邪思,名之為覺。」意思是說外境尚未現前,內心預先對外境生起,或貪欲,或瞋恚,或惱害的念頭,叫「三覺」。什麼叫做三想?《淨影疏》又云:「對緣生心,說為三想。」意思就是說,外境已經現前,正對著現前所緣的境界生起,或貪欲,或瞋恚,或惱害的念頭,叫做「三想」。法藏比丘在因地中修菩薩行的時候,內心對境不起,既不起三覺、三想,內心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境界,也不起貪戀執著的心。所以經文:「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這兩句講的是,法藏比丘成就了意業莊嚴。
  再者,經文:「手中常出一切衣服,一切飲食,一切幢幡寶蓋,一切音樂,及一切最上所須之物,以此施惠眾生,令生歡悅,以行教化。」這一段講的是,法藏比丘所成就的第四種功德,財法兩施。就是說法藏比丘的手心,常常向下,拿出所有一切微妙輕柔的衣服、所有一切色香味俱佳的上妙飲食、所有一切供養如來的莊嚴具:幢,圓筒形的旗幟;幡,長片形的旗幟;寶蓋,是高掛在佛像頂上,五彩絲織品做成的寶蓋;又拿出所有一切又莊嚴、又中和、又優美、令人聽了心平氣和的音樂;還有所有一切最上等、最高級日常所須的物品,上供諸佛,下施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心生歡樂喜悅。以上這是法藏比丘修菩薩道六度中的財物施。
  為什麼經文中,說法藏比丘手中,常出這些財物呢?這就是今日之下一般人常說的:「手心向下是布施,手心向上是乞求。」法藏比丘在因地中修行菩薩道,他的手心永遠是向下的。以上說「財施」。
  接著講「法施」,就是佛法的布施:「以行教化」。什麼叫做「教化」呢?就是佛菩薩聖人,加被教化眾生的言語文字叫做「教」。「化」呢?變化。「教化」意思就是說,聖人的言教能令一切眾生,化惡為善、化邪為正。這一句「以行教化」,就是說法藏比丘,先藉著「財布施」,來攝受一切眾生的心,然後再行「法布施」,令一切眾生都能夠由邪轉正,化惡為善、化邪為正。這就是所謂:「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的意思。
  這一段,最後一句「故致無量無數眾生,發無上菩提之心。」就是說由於法藏比丘這種善巧方便的教化,因此之故,致使十方世界無量無數的眾生,個個都發起求生淨土,一生成佛的菩提心。
  佛經上所說「菩薩行」,或說「菩薩道」。一般說有六種,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叫做六度。修這六種菩薩行,就可以由生死的此岸,度過煩惱的中流,到達了生死的彼岸去。既然法藏比丘所修的菩薩行有六種,為什麼現在只說「布施度」一種呢?又如大家最熟悉的金剛經,全經也只說布施度,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等等,為什麼菩薩六度,金剛經全經只說布施這一度呢?民國初年的江味農老居士,所作的《金剛經講義》第二卷說:「布施即一切佛法。」我們學佛法,自始至終,不外一個「捨」字。「布施」就是「捨」,也就是「放下」。「布施」是放下「慳吝」;「持戒」是放下「貪瞋癡」;「忍辱」是放下「瞋恚心」;「精進」是放下「懈怠、昏沉、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實」;「禪定」是放下「散亂、心思渙散、精神不集中」;「般若」是放下「我執、法執」。總之,菩薩六度無非就是捨,無非就是布施。所以,我們修學佛法,從頭到尾,一貫到底,就是捨,就是布施。布施這一度即可包括菩薩行六度,乃至萬行,一切的修行。
  天親菩薩的《金剛般若論》卷一,也說布施攝取六度:「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名為修行住。」
  第一句,「檀義攝於六」,檀是梵語,檀那的簡稱,此翻譯為布施,所以這句意思是說:布施這一度就可以收(包括)六度。
  第二句,「資生無畏法」,「資生」就是資助生命的布施,也就是指「財布施」,因為錢財可以資助眾生,令眾生的生命延續下去。又「無畏」即指「無畏施」,就是眾生遭受到天災人禍的時候,你去救苦救難,消除眾生的恐懼害怕,這叫做「無畏施」,你就是「施無畏者」。「法」即指「法布施」,菩薩以清淨心,如實宣說佛法,令眾生開智慧、斷煩惱,這叫「法施」。
  第三句,「此中一二三」,在以上這三種布施當中,「資生」,就是攝取布施度一種;「無畏施」就是攝取持戒、忍辱兩種;「法施」就是攝取精進、禪定、般若三種。
  第四句,「名為修行住」,修學佛法的人,內心一定要安住在「布施這一個法門上面,「布施度是我們修學佛法的綱要。
  前面說「資生施」就是攝取「布施度」一種,這點大家都容易瞭解。因為平常我們一提到布施,所指的就是財布施。
  至於說到「無畏施」可以攝取「持戒」、「忍辱」二度,就比較難瞭解。我們持戒,或者忍辱,就是在修無畏布施,為什麼呢?因為一位持戒莊嚴的人,他不殺生,不殺害眾生的生命;不偷盜,不偷取別人財物;不邪淫,不介入不正當的男女關係;不妄語,不說欺騙人的話,童叟無欺。總之,一個持戒的人絕對不做惱亂、或損害眾生的行為。而眾生看到一個持戒莊嚴的人,絕對不會生起害怕恐懼的心。所以「無畏施」可以攝取持戒度,持戒的人就是施無畏者。
  在《列子.黃帝篇》當中,記載一則有趣的故事:「鷗鳥知機」。在大海邊,住了一個很喜歡海鷗的人,這個人每天早上都到海邊,跟海鷗玩耍,飛下來的海鷗,不下一百隻。其父親知道這件事以後,有一天就對他說:「某某人,我聽說你到海邊,海鷗都下來跟你玩,明天你就抓一隻回來讓我瞧瞧。」第二天這個人又來到海邊,可是海鷗都在空中飛翔盤旋,不敢下來了。
  《列子》載這一則寓言故事,是在說明什麼道理呢?要知道:心中不存著害人的心,眾生對你就不害怕,對你就不會有戒備的心。反之,心中如果存有奸巧害人的心,不但人怕你,而且連動物看到你都會恐懼害怕。由此一則寓言故事,我們就可以瞭解:一個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的人,一切眾生看到你都不害怕恐懼,所以持戒就是一種無畏施,無畏施可以攝取持戒度。
  那為什麼無畏施,又可以攝取忍辱度呢?因為所謂忍辱,就是人家罵我,我不還口;人家打我,我不還手;乃至種種逆境加在我身上,我都能夠安心忍受,不生瞋恚心,也不起一念報復的心。一切眾生看到修忍辱度的人,一點都不害怕恐懼,所以無畏施也可以攝取忍辱度。
  又「法布施」可以攝取精進、禪定、般若三種呢?所謂法布施,就是以清淨心講解佛所說的正法。講解佛法的人,第一必須具備利樂有情眾生的精進心,飯可以不吃,水可以不喝,如來正法不可以不弘揚。所以法布施可以攝取精進度。又講解佛法的人,必須摒除外務,放下萬緣,把自己關在寮房裡,一心不亂,思維佛所說的宇宙人生真理,所以法布施又可以攝取禪定度。
  又講解佛法的人必須具備三慧。什麼是三慧呢?就是聞慧、思慧、修慧。從閱讀聽聞三藏十二部經典,所生的智慧,叫做聞慧。從思維三藏十二部經典中所說的義理,所生的智慧,叫做思慧。依照三藏十二部經典中所說的義理,隨分隨力去依教奉行,所生的智慧,叫做修慧。所以法布施又可以攝取般若妙智慧。總而言之,法布施可以攝取精進、禪定、般若三種。
  菩薩六度再往外延伸,又可以包括菩薩萬行,即菩薩所修的一切行。若將菩薩萬行歸納起來就是菩薩六度,若將菩薩六度再收攝起來,就只是布施一度而已。這就是為什麼本文當中,講到讚歎法藏比丘所成就的菩薩功德時,只說到布施一度。原來布施的功德太廣大了!既然布施這一度可攝取菩薩六度萬行,所以法藏比丘布施功德圓滿,也就是法藏比丘修菩薩六度萬行圓滿,也就是法藏比丘以圓滿的六度萬行,去填滿了自己所發的四十八大願,所以下一科叫做「願滿成佛」。「如是善行,無量無邊」,如是,即指上面所說的菩薩六度萬行。「無量」、「無邊」,是華嚴經阿僧祇品中所說的十種大數中的「第二個」以及「第三個」大數。「無量無邊」的數字之大,真是不可思、不可議。下一句,「說不能盡」,法藏比丘所成就的菩薩行,任你怎麼計算,怎麼解說,也說不盡、算不完。「歷無量無數百千萬億劫」無數,不可數,就是十個大數當中的第五個,法藏比丘修菩薩行,經歷過無量、無計其數的百千萬億劫,那麼久遠的時間,「功德圓滿」,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悲智雙運,福慧雙修的功德,才完備滿足。「威神熾盛」威德、神通,又強烈、又盛大,「方得成就所願」,才能完成他在因地中所發的四十八大願,「而入佛位」,這樣子才證入佛果的地位。
  「是以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蝡動之類。無所不度。所以一念歸依。遂生其國。」。這一段主題是「度廣化易」。「度廣」,是讚歎法藏比丘所發的四十八大願,其所要度化眾生的範圍非常廣大,所謂:「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中、下三根普遍來加被;不管利根或鈍根,全部收攝。「化易」,是讚歎法藏比丘所開出來的度化眾生方法,很簡單容易,所謂:「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只要你信願堅固,執持彌陀名號就可以,無論三歲小孩或八十老翁都辦得到。
  因為上面所說的法藏比丘成就了那麼多殊勝功德的緣故,所以阿彌陀佛度眾生的範圍廣大。怎麼廣大呢?「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蝡動之類。無所不度」不管是十方世界:四方(東、南、西、北)、四維(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以及下方、上方等十方數不盡、無窮盡世界中的三界、二十八層天的人民。(極樂世界本來沒有君臣、父子等稱呼,為什麼這裡稱「人民」呢?要知道佛經上常尊稱「佛為法王」,如無量壽經下卷:「佛為法王,尊超眾聖。」在大智度論卷七亦名「佛為法王,菩薩為法將」。阿彌陀佛為法王,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隨佛轉法輪、度眾生,就好像阿彌陀佛的大將軍。雖然極樂世界沒有君臣、父子的稱呼,但是王者,主也。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教化的主人,所以佛也有王的意義。這裡尊稱阿彌陀佛為王,而十方無央數世界自等覺菩薩以下,乃至三界、二十八層天及六道眾生,通通都是阿彌陀佛所教導度化的對象,因此等覺菩薩以下的一切眾生,都稱為「人民」)以至蜎飛蝡動之類。甚至一直到,空中飛的微細飛蟲,或者地上爬的微細蛆蟲等一切最低等種類的眾生,「無所不度」,沒有不被阿彌陀佛大願大行所度化的。
  在淨土聖賢錄的第四卷「往生物類」中記載江西有「聽法蛇」,在廬州(今安徽合肥)有「坐化貓」,在峽中(今重慶)有「坐化猴」。巢縣柘皋鎮(即橐皋,今安徽中部),有「立化雀」…可見得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無所不度!以下是「江西聽法蛇」得度往生西方的故事:
  明朝江西省有一個大善人叫鄒子尹,他的祖先是廣東省的總兵(相當於現在的軍長),這位鄒總兵手下有一位參將(相當現在的中高級軍官),這位參將,有小小的宿命通,知道自己過去生的身分:前二生是蛇,前一生是書生,今生即是參將。有一次鄒總兵,與這位參將,帶兵到南方廣西、貴州一帶,去攻打蠻人,平定作亂。途中經過一座山,這位參將對戰士們說出他自己的前世:「我宿世,曾經在這一座山中,受生為蛇,現在我要進去山洞裡面,探望我過去的老朋友,你們不要害怕。」這位參將就進入山洞中,裡頭住滿上萬條蛇。這位參將,就用蛇語跟他們交談:「我過去生,與你們一同住在這裡,受生為蛇,衹是因為我能念佛,所以就投生到人道來!我現在是官拜大將軍,你們看念佛的功德有多大!你們為什麼不念佛,祈求脫離惡道的苦呢?」這時候這一群蛇聽到開示之後,蛇頭都低下來,表示接受參將的教導。後來,這批朝廷的大軍,平定了蠻人的作亂之後,凱旋歸來,途中又經過那座山,這位參將又進入山洞中探望,竟然發現山洞中,大約一萬條蛇,全部都死了。消息一傳開來,當時的人都認為,這一群蛇,應該是因為聽了參將念佛的開示之後,依教奉行,解脫蛇身,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中,蓮花化生去了。
  以上這一段講的是「度廣」,阿彌陀佛的大願大行,無所不度,蛇、貓、猴子、麻雀都可以得度,往生西方。
  下一段是「化易」,讚歎阿彌陀佛,所開出來度化眾生的門檻很低,一切眾生,只要信願堅固,都可以跨過這個門檻,怎麼知道的呢?經文說:「所以一念歸依,遂生其國。」因此只要你生起一個念頭:我要歸向阿彌陀佛;我要全身靠倒阿彌陀佛;我對阿彌陀佛大願大行深信不疑;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論苦樂順逆,概不退轉;若能如此,當下你就已進入阿彌陀佛的大願海中。將來必定能夠順心如意,往生到西方極樂國。
  北宋有一位元照律師說:「不擇賢愚,不簡緇素,不論修行久近,不問造罪重輕,但令決定信心,即是往生因種。」阿彌陀佛大願大行所建立的淨土法門,不選擇分別賢人或愚人;也不選擇分別穿著黑色衣服的出家眾,或穿白色衣服的在家眾;也不管你是老參修行時間長,或新參修行很短;也不分別你往昔所造的罪業是重,還是輕;只要你信心堅定不移,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盡形壽念佛伏惑,始終如一;這就是你往生西方的親因緣!以上是阿彌陀佛,六種因地的勝行,今已略說完了。(待續)
  

 
前菩提安老所胡老先生哲嗣跨海尋親記要 ......秘書游青士   Top

  2014年2月9日午後12:36,有一通顯示大陸電話號碼的手機來電響起,來電者表明是本家值班人員給的電話,要查詢一位曾於本家安老所安養的胡老先生相關資料。來電者表示,他們是胡老先生的後人,目前人就在本家。事出突然,而個人也恰巧就在大里附近,所以就前去了解。
  到的時候,川堂有三位訪客:80多歲的老先生由一位女士陪同著,有一位年輕人在院外手機聯繫著。隨即趨前招呼,見老先生胸前別著名牌,確定是胡先生後,請三位入內了解。坐定後,該女士表示:同行的是他的父親,年輕人是她的兒子,曾住過本家的胡老先生是她的祖父,1978年6月25日在菩提醫院往生,大約是1970年入住安老所的,此次前來是希望能找到胡老先生的墳地祭拜。年輕人並提供相關紙本資料參考,三位急切的眼神透露出此次成行的匆促與不易。由於已過正午,所以請值班人員準備,讓三位訪客簡單用餐。
  回到辦公室,想說要如何來提供協助呢?原試著以電腦資料庫查詢,限於早期所民資料尚未數位化而無所穫;又試著以電話向資深及退休人員請教,惜同仁到職日皆晚於1980年,對該個案沒有印象,只能提供可能存放的寺院資料。當年胡公訃聞上所提的大肚山麓公墓又幅員遼闊,滄海桑田,茫茫渺渺的,何處尋跡?今日又逢週日例假,相關政府單位也沒有上班,緩不濟急。真不知該如何安慰來訪者的期盼之時,忽然想起2007年功德堂遷移至太虛紀念館時,本家法務郭組長與當時的法務助理洪先生,嚴謹的抄錄謄寫舊功德堂中往生堂上所有院民資料,即便字跡模糊,也依樣照描重新製作牌位的往事。竊想如果牌位上還留有胡老先生的名諱,那或能稍慰親心,但又想,即便有此資料,時值週日,也不知道法務組長聯不聯絡的上?幸經值班同仁提醒,真是因緣聚會,法務組長與特助二人,刻正於園區內靈巖書樓擔任護七工作!於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到書樓叩關。
  經郭組長提示後,與特助一同前往太虛紀念館一樓功德堂翻閱資料,特助發現胡老先生牌位就在往生堂上首處安座。於是帶著悲欣交集的心情,回到安養護大樓向胡老先生的後人報告。三位得知此事,就近購買鮮果,隨同仁指引至功德堂致祭。
  胡老先生先前安住的安老所原址已改建,原功德堂址如故,早年醫院建物尚存。當年停靈的聖蓮室依舊。家屬睹物思情,一一巡禮後,來到了功德堂,於特助的引禮下,由胡先生主禮,在佛前做了一堂功課,祝願胡老先生蓮品上增,庇佑子孫。三位哲嗣復於胡公牌位前依序行跪拜大禮,圓滿後,胡先生凝望著父親的牌位久久不語,於登記簿上畢恭畢敬的寫下牌位奉祀人的聯絡資料,親眷於牌位前留影,帶回家鄉以告慰親友。一行於下午3時離去。
  後記:
  1.胡公一生,顛沛流離;幸高誼扶持,終老台灣。子息隔海相望,半世紀來的孺慕之情,令人動容。胡公篤信佛教,胡府忠厚傳家,謹以此文告慰他老人家,並向哲嗣致敬。
  2.1971年5月出版明倫雜誌第3期留有胡公所作詩一首如后:
  老師徐副院長等,辛亥蒲節加菜並蒞臨聚餐皆大歡喜
  儒行佛化歌明倫故發真如度世人齊齊菩提安老所每逢佳節倍蒙親
  沐恩生胡OO恭呈老師李霽鑒誨改
  按:胡OO老先生現為菩提安老所安養老人之一,現年七六高齡,在安享天年之餘,經常為文自娛。
  3.胡老先生哲嗣外曾孫返回居地後來信轉述其外公當日回程途中的話來說:家父走之甚為安詳,這次來沒有遺憾,沒有遺憾。
  4.因應符合個資法人名皆以稱謂替代
  編輯室補述:
  1、胡老先生女兒自述此行隨團來台因緣:因陝北位處內陸,不同沿海各省,尚未歸於可申請自由行之列。幸有所任教學校的同事們,有感於胡女孝心,特別發揮同袍情誼,組成旅遊專團,以便利其赴台脫隊尋親。
  2、根據胡老先生子女所撰傳略,胡公一生信仰佛法,扶困助人,同儕朋友中有「胡善人」、「胡法師」之稱。曾畢業於武昌師範大學,創辦西安敬業中、小學。於1932年,擔任陝北榆林縣鹽務局局長,兩袖清風。抗戰期間,擔任五十二軍軍需處處長,潔身自好。1949年隨劉玉章將軍來台,耕農於霧峰,後因病移居菩提安老所,最終逝於菩提醫院。
  3、在董正之老師刊登於明倫月刊169期的一文,記載著早期菩提安老所的所民居住狀況:「…本家老人,蒔花種菜、下圍棋、下象棋、聽廣播、看電視,多係佛教信徒,念佛美德以享餘年。男性則居南樓,每人一室,不相干擾,女性則居北樓,且有套房,更稱舒適。男性老人,多係退伍軍人,戎馬半生,解甲就養,情同歸隱,就中有粵藉老人一位,曾為國父中山先生侍衛,性極平易,每晨五時,即打掃院內清潔,不僅本家地界,包括整個菩提醫院所有環境,服膺國父人生以服務為目的之力行者。…」由此可約略揣知,初期創辦菩提安老所的理想及期望之所在。

 
炳南大師感懷 ......慧心手書   Top

  前言:
  蕭慧心女居士,為雪公早年弟子台中蓮社弘法班成員,時稱十姐妹之六。自親承雪公教導,即以佛法接引蓮友、嘉惠大眾為己任;如詹金枝師姑親近台中蓮社導師李炳南老居士之因緣即為蕭居士所接引,本家前黃碧玉師姑也因聽聞蕭居士講解佛法而成為長期志工,可見蕭居士為報佛恩、師恩,不餘遺力。菩提醫院籌備期間,隨大眾共同參與策劃,並任原菩提救濟院(菩提仁愛之家之前身)第一屆董事。後年歲漸長,入住原安老所自費耆德樓安養,並於所內往生。蕭女居士留世文獻闕如,無緣了解行止。近日因緣俱會,由黃文源居士及秋子師姐提供「炳南大師感懷--慧心手書」影本乙份,後註80.11.12慧心師姑贈,內有三篇紀念居士與雪公之師徒因緣。文中個人特殊之感應雖無從查考,然經由居士之手書,可略知居士有幸恭逢諸多殊勝因緣。謹請林芳羽小姐恭錄電子稿,以補本家前賢生平事略文獻之不足。
  
  記念李炳南大師惠贈菩提珠
  回憶去年除夕那天,炳公大導師光臨敝舍時,我們正在料理年事,慌忙出迎,覺的對老師有萬分不住的簡慢,時即緊向老師合掌道歉。而老師乃取出念珠一串,慇懃親手掛在我的手掌上,慌的我們喜淚交流。而老師以藹然可親的顏色,視眾生如赤子,足見其慈悲之心無微不至。愧乎無可報答於萬一!唯有謹向彌陀、觀音、勢至三寶佛前叩謝,以表敬答恩師的意思。似此明師,實世所未,見今幸得見,真是歡喜無量,感激更無量矣!
  賦謝炳公贈珠一絕
  菩提顆顆憶明公親賜念珠感不窮
  指上圓光心上佛數來百八與鐘同
  感謝炳公贈送經書
  去年受老師所贈的經書,有歧路指歸,有勸修念佛法門,有彌陀經摘註接蒙,有阿彌陀經義蘊,有光明畫集,有龍舒淨土文…等冊。略有讀過,經書深奧,實難了解,幸其中有淺說可以稍知一二,自愧素少學問,對於佛學方面又全無研究,今得明師開示,如曉的歧路指歸,教以淨土法門,信願念佛,所以每日在家朝暮課誦,故能得此不可思議之功德,福德因緣,三根普被,利鈍全修之極樂國土,成就如是,能以善根增智,實有益於素養,這就是炳公所成就的功德,兼以喜捨布施,慈悲渡眾,具足圓滿,堪稱彌陀現世。若不然,對於佛教方面,素來已不可問,問了安能有今日,不論佛學,還是學佛,一日增加,一日所聞,四處皆是,無不歡聲讚美。
  我自信願念佛以後,每以課誦佛前,精神感奮,覺得非常愉快,每天朝暮勤誦,專心念佛外,尚覺業障深重,苦惱難除,恨不能每次隨師聽講,深以為憾。
  請炳公診病至於念佛感驗
  去年春間,外子臥病不起。素聞炳公乃藥師菩薩之化身,為人治病甚効。我見外子病勢日重,因想起炳公初謂尋常行善,及然後又聞炳公不但能治病而已,且以增廣經書,聲聞全島,皆讚嘆稱謂活佛現世。
  卅九年春三月,外子病篤,只有焚香祈佛。有一天,想起炳公現在說法救世,此即往請他給外子診治,服藥幾帖,其病漸有起色,我再專心念佛,不分晝夜。
  有一天正午,忽見空中現出一朵白雲,初並不以為異,及至細看雲中有一座蓮台,蓮台上坐的分明是觀音菩薩的聖身,左邊立著一位善童,手中攜個楊枝瓶,瓶中出水,宛如于線;而右邊有一隻很大的飛鳥,宛然一幅觀音圖畫。那時我即恭謹合掌,合眼稱:「觀世音菩薩!」念有三遍,重開眼一看,而觀音菩薩,口中喃喃欲語,使我喜出望外,放聲念「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一連數聲,重再擡頭開眼,一看見祥光燦爛外,並無雜雲纏繞,大士的聖面正向對我們的佛廳,此時此景,使我心中歡喜,知是觀音大士現身說法,教我們丈夫念佛。
  先是我有向佛許願謂:「若得吾夫病痊,定勸他吃花素並念佛。」最奇者,同日夜晚,忽自病人的口裡說出,滿室花香撲鼻,詢我有無感覺,他說了這話卻又睡了。我即輕步移向佛廳,焚香禮拜念佛,約三十分間,又聞外子大聲呼喚,我走近床前,他說:「很奇!我夢見同李先生、施先生欲往靈山大法會聽講聖經,路中景致甚佳,行至半途,有人阻路,而李先生行前跪下,他們兩人亦隨之而跪,那人才准其過去,自己甚然歡喜,自言自語,今天若不是李公的大德,安能上這靈上参會呢?哈!哈!」說畢他又睡了,經過月餘,他病就好了,那是我就勸他念佛,他說眾生本來有佛性,有何不可,且你是信仰念佛的人,一定依言而行。他自從那時起,每夜焚香禮拜,念阿彌陀佛百二聲,觀音勢至各三稱,自去年春間念至本年七月間,外子延命無術,竟儞西歸,鳴呼哀哉。
  謹將外子臥病至臨終時的經過,略述如下:外子臥病,自本年古曆七月廿二日起至同廿九日止適值一星期。在此七天內,他的精神一點都無失,但是身體衰弱罷。他臨終的那一天上午還飲藥,臨飲的時候還問:「這藥是那一位先生的處方?」我答他:「是李先生的方。」他很歡喜說:哦!「是炳公的處方,很好!很好!」同時合起掌,稱念阿彌陀佛,然後說:「佛祖也有來呢!」說畢欠身倒下,直睡到午後七時。忽然大聲說:「彌陀聖佛來接也。行矣!行矣!請各安心。」又問兒輩:「你媽媽呢?」我應聲:「在此。先生有甚麼話吩咐嗎?」他說:「請自好好保養身體,勿以我為慮,自古夫妻無百歲,蓮邦樂境即家鄉。」二句吟罷,笑咪咪的說:「你們兒女不要鬧,好好讓你媽媽念佛!」待我再焚香念佛時,病人氣已絕矣!此時我忍淚吞聲,試撫摩他的身軀頭額,覺得退溫,雖手足稍冷,但其顏色較生前亦好看。我再向佛前默求,今日吾夫不以我留別世,祈望諸佛慈悲,接他往生西方。而祈罷聽見隱隱有音樂聲,滿堂異香撲鼻,家人實在不知其故,而我已明白,這音樂一定是諸佛聖駕來迎吾夫也!自慚愧至甚,我不得不從,這位先生及諸位女士參之、考之。祈諸讀者諒之。
  賦呈炳南大師
  此生何幸晤高賢一棹慈航渡大千
  願遂虔心諸善信清修同證紫金蓮
  念佛口占
  仰望金台萬丈梯焚香朝夕念菩提
  願求一滴楊枝水酒向人間醒眾迷
  其二
  福慧從來不易求前因後果未曾修
  空門畢竟深如海念佛于今悔白頭
  其三
  娑婆何處得清閒苦海沉淪不忍看
  每誦金經多感化彌陀一念一心安
  悼亡夫子青
  肝腸寸斷淚淋漓死別生離最可悲
  便掛慈航從此去相逢應待夢中時
  其二
  餘音猶繞旧牀前忍賦哀詞感萬千
  物卻依然人卻杳傷心無日淚如泉
  其三
  夫妻廿載記相隨月下燈前伴賦詩
  從此書齋無一語可憐腸斷黃昏時
  其四
  去年攜手稻江遊記是黃花九月秋
  今日鶼鶼悲折翼前塵回首淚長流
  

 
詩作欣賞(一) ......陳阿緞   Top

  訪菩提仁愛之家
  其一
  隱匿紛塵一片天寮房醫院緊相連
  療痿安養兼齊備樂活修心適晚年
  其二
  養護殘耆倍苦心佛陀悲願奉規箴
  洪名六字安神識蓮友功高感德深
  其三
  訪談皆讚住仁家子女安心老不嗟
  靜養茹蔬欣所適雪公悲創惠天涯
  樂齡
  其一
  銀髮如何享晚年終身學習樂無邊
  抒情活腦身心愜交友聯歡結善緣
  其二
  退休如入樂齡班游藝絃歌書畫間
  保健養生人活躍精神奕奕合家歡
  其三
  樂齡圓夢莫躊躇社大長青學自如
  返老還童神氣爽春風永沐體康舒
  

 
詩作欣賞(二) ......方阿月   Top

  拜訪菩提仁愛之家
  其一
  取名仁愛種菩提福地清幽設備齊
  食住無憂勤唸佛期修正果斷塵迷
  其二
  緣聚台中度晚年群居和樂好安眠
  閑來散步庭園賞觀想蓮成淨土前
  樂齡
  其一
  早起迎風做早操維持家務盡形勞
  常聞佛法心清淨敞納山雲伴海濤
  其二
  由天壽命樂寬舒運動休閒閱善書
  名利遠離揮兩袖無牽無掛老安居
  

 
詩作欣賞(三) ......淨方   Top

  菩提仁愛之家
  佛教菩提養護真雪公創辦體天仁
  安寧照顧舒生命醫療支持益色身
  信願弘名心識定維康復健笑顏親
  彷如兜率稱清靜老者懷之彌足珍
  樂齡
  其一
  天命之齡樂健康從容耳順德馨芳
  安詳學道無憂慮百二高標享壽長
  其二
  高齡社會悄來臨因應綢繆多用心
  政府民間齊努力天年樂享寄閒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