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導覽

菩提家訊第57期

創辦人 朱斐 居士念佛共修講話

院民 念佛老人 敬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淺說(三)

雪公老人懺悔回向

編輯部本家院民進住情形報導

董事長 簡金武略述法務志工的意義

蓮友 李坤海人生無常

法務組長 郭宗旻深信切願念佛生西的張愛月師姑

社工員 高靖翔生命記憶-詹爺爺

照服員 池慧玲真誠的心

外籍監護工 范氏蕊、阮氏碧泉生活點滴

實習生 傅于珊實習心得分享

念佛共修講話 ......創辦人 朱斐 居士   Top

  一、
  諸位師姐師兄大家好:阿彌陀佛!
  光壽學苑每月四會,三次講經、一次共修念佛;主人要學人在共修念佛中講開示,「開示」實在不敢當!昔日雪公老師常說:共修念佛中只要把一句佛號念好,以求一心不亂;多講了話,皆是打閑岔!那麼就講些互相勉勵的話吧。
  念佛,可在家自修或集體共修。自修如晨昏功課中念佛固然很好;共修則定期與諸蓮友數十人,同聚一堂誦經念佛,有三點利益:當我們誦念《阿彌陀經》時,誦至「十方恆沙諸佛護念」的時候,淨修大眾宜作觀想,皆在十方諸佛的包圍中。而外面不信佛念佛的人們,終日浸沉於五欲六塵中,被包圍在鐵圍山中。相比之下,念佛共修大眾其福大哉;此其一利。
  娑婆眾生,此方耳根最利。蓋音聲最易薰染我人的心田,善的音聲薰心則善,惡的音聲薰心則惡。所謂利欲薰心、財迷心竅,世間的靡靡之音,試問怎能薰得心善呢?念佛是覺的梵音,也就是最清淨的音聲,薰心則開,共修者身坐一片佛聲海中,覺音似海潮,貫入共修者耳際,薰入心田,遍播佛種,來日緣熟,纍纍佛果,豐收自是意料中事,此其二利。
  共修念佛的人,若作臨終想,也必獲大利。不要怕!若真的在此時往生佛國,有這麼多的蓮友為你助念而坐化,您的福報因緣殊勝!此其三利。
  以上是略述共修念佛的三點好處,但也要注意要盡量避免以下三點缺失:
  1. 參加共修的人尤其是女眾,必須淡粧樸素,不可濃艷塗香抹粉,最好一律穿著海青,使同修者六根門前不受誘惑的威脅。
  2. 共修的蓮友,佛聲必須整齊,不可太高或太低,太快或太慢,以免引起同修者不滿,而生煩惱。
  3. 共修者不可中途離場,所帶手機必須暫時關機,止靜中避免咳嗽保持寧靜,總之不可亂場,令人分心,否則罪過無量!如有以上三點缺失,必須注意改善。
  光壽蓮友多數是退休後的老年人,已無以上缺失,而且念佛也越來越好,但仍希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講多了也是打閑岔,還是請大家放下一切,繼續再念佛罷!
  
  二、
  今天要互相勉勵的話是「如何伏惑?」。
  惑者,生死的業種也;它生長在我們的八識田中,只要遇到與它能臭氣相投的種子,薰習成熟,便起現行,造業受報。因自無始以來,惑已遍植心田,積習已深,無法斷除。只有用念佛一法,以淨業種子一句阿彌陀佛,滿播心田,將舊惑伏住,使不起現行。尤其要者,在臨命終時,由於淨業種子已成熟的力量,便可「帶業往生」西方。到了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中,所見所聞,悉是佛法、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得不退轉,精進上求,一生補處,這就是當生成就的淨土法門中「伏惑證真」的最高方便。
  至於伏惑如何伏法,能伏與否?要看你念佛如何念法、如法與否而定。若念佛飄忽不定,隨風散去,便難落入八識田中;若心不在焉,口念心不念者,如唱山歌,更與心田風馬牛不相干,故必須心口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不求急進,綿綿密密,一直念去,日積月累,終有一天水到渠成;把過去惑業種子,逐漸埋伏下去,壽欲終時,浮在上面的念佛種子,即有機會現行,才有把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不過,臨終時是一個難關,內心的衝動,使平時被伏的惑業種子,蠢蠢欲動,故亦須有善知識之「臨終關懷」及蓮友之助念,使伏惑不起,往生極樂便可操勝券矣。
  同修們!還是放下萬緣,加把勁!繼續努力把一句佛號,輸入心田,使惑業種子,深深埋入心底罷。
  
  三、
  今天要互勉的是「以念止念」。
  我們心裡所想的,身體所做的,所謂「起心動念、虛妄分別」的念頭,每一個念頭起時,在我們的心田裡,像今日的電腦一樣,都會輸入一顆種子,想的做的、有善有惡、分別成為白業種子和黑業種子。所謂白業是指善良的,與一切眾生有利益者;黑業是指與一切眾生有害處者。如果你起的念頭是清淨的,那就是念佛時輸入的淨業種子了。我們今天念的每一句「阿彌陀佛」,都有一顆淨業種子,輸入每一個人的心田。您若念了一千聲佛號,一句都不漏失的話,您們的心田中就增加了一千顆淨業種子。
  但是各位離開了這裏------念佛選佛的道場,回到自己的家中時,有的忙於家務,有的忙於事業,所作所為,無不又開始向心田中輸入很複雜的種子,如屬於與一切眾生有利益的白業種子,或與一切眾生不利的黑業種子等,試問比在此所輸入的淨業種子,孰多孰少,您能計算出一個數字嗎?
  要知我人的心田中,從無始以來,就已經被許多妄念所造成的黑白兩類種子所霸佔,白業種子的結局尚可有機會投生人天兩道,萬一黑業種子多的話,其結局就太可怕了!那是墮落下三途─地獄、餓鬼、畜生的地方啊。這是佛經上講的,並不是學人造謠嚇唬大家。因此我們修淨業的同修,必須「以念止念」的方法,換句話說,就是不論何時,必須專念一句「阿彌陀佛」去止住妄念的生起,使八識田中播滿淨業種子。當壽終時,才能保得住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
  古德說得好「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淨業同修,必須提高警覺!要知去極樂是心去,心淨才能與阿彌陀佛相應;所謂「心淨則佛土淨」。快快放下萬緣、止住妄念、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吧!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淺說(三)  ......院民 念佛老人 敬述   Top

  第十二願光明無量
  設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假設我成佛的時候,我的光明有限量,不能普照十方百千億無量諸佛國的話,我不成佛。)
  阿彌陀佛願自己成佛的時候,光明不可限量,所放光明勝過一切佛光,無邊無際,普照十方上下一切處。光明遍一切處,光明的功德妙用也就遍一切處,可以攝受度化的眾生也就遍一切處,是無量無盡的。以光明遍照來攝受眾生,這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的方便之本。
  十方虛空沒有邊際,國土也就沒有邊際,有無量的國土就有無量的眾生。為了要給眾生無邊的利益,阿彌陀佛恆放光明遍滿十方虛空。若有眾生在三途極苦之處,地獄之中,如果見到阿彌陀佛的光明,當時受罪的情形即刻就停止,並且命終之後,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威神光明在十方諸佛中最尊第一,遍滿十方虛空。並且「恒放無量無邊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光明所及之處悉令無邊無際的眾生,得到真實的利益與安樂。這是佛願自己對眾生的奉獻。
  觀經說:佛光遍照十方世界一切念佛眾生,永恆攝取,而且一個也不放棄。任何眾生見到佛光,佛光照到身上,都是當下就身心安樂,命終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佛光的利益,佛願的宏廣,佛恩的深厚,都不可思議。
  
  第十三願壽命無量
  設我得佛,壽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假設我成佛的時候,我的壽命有限量,不能超過百千億無量劫的話,我不成佛。)
  佛的壽命無量,就是無量壽佛。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佛。
  無量壽是無量義裏的第一義。「壽命無量」願,可以說是四十八願的重心。如果沒有壽命,廣度眾生的悲願就便落空。極樂世界無量的殊勝與莊嚴,變成毫無意義。所以一切以無量的壽命為第一。
  四十八大願顯的是法身功德。光明無量與壽命無量兩願,為阿彌陀佛大悲方便之本。佛的光明無量,遍滿十方虛空,佛的教化與攝受就遍滿虛空,隨光普施佛的功德妙用,攝化眾生沒有窮盡;佛的壽命無量,打破時間,有無量的過去同未來。在過去、未來、現在三際之中,沒有窮盡,所以佛身可以長住世間,讓眾生永有依靠與導師。日澄憲法師說:佛的壽命無量,這是化道的至德,眾生可以常蒙庇佑,有所依歸。
  
  第十四願聲聞無數
  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假設我成佛的時候,我國境裏的聲聞人數無量。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眾生都成為緣覺,都具有緣覺的大神通,在百千劫的長時間裏共同來計算,若能算出他們的數量,我不成佛。)
  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所教化的領域,也就是一佛的國土。以須彌山做中心,包括日、月、諸天和地球叫做一個世界;一千個這樣的世界稱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大千世界。因為這個大千世界包含小千中千大千三個「千」,所以被稱為三「千」大千世界。其實三千大千世界只是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就具有十億個世界。
  「劫」是很長的時間,一小劫約為一千六百八十萬年。二十小劫為一個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大劫。
  極樂世界的聲聞人數無量。假設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眾生,都具有緣覺般的大神通,運用他們的神通共同來計算,花了百千劫那麼長的時間,還是算不出極樂世界的聲聞人數。
  『悲華經』說:「極樂國土無有聲聞,所有大眾純是菩薩。」而本經說聲聞人數無量,表面上兩經似相矛盾。其實本經說的聲聞是指往生的人,在極樂世界斷惑的情況而言。因為尚未斷惑的凡夫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在極樂世界斷了見思兩惑,依本土的習慣說法就稱為聲聞。實際上往生的人各個都是大乘,都是菩薩。
  『往生論』說:「二乘種不生」。在「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所載,法藏比丘的願文:「我得菩提成正覺已,所有眾生,令生我剎,雖住聲聞緣覺之位,往百千俱胝那由他寶剎之內遍作佛事,悉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成佛的時候,生到我極樂世界的眾生,斷了見思二惑,雖是住聲聞緣覺之位,他們都前往無量無邊那麼多的佛國大作佛事,使那邊的眾生都成佛。)這些住聲聞緣覺位的人,能到那麼多的寶剎大作佛事,要使那邊的眾生都成佛,這些人當然已不是聲聞、緣覺,當然都是大菩薩。若只是聲聞緣覺就「不聞他方佛名」,(聲聞藏教中,佛不說他方諸佛及淨土。)也不想度眾生。可見極樂世界所謂聲聞,是指他們斷惑的程度,實際上他們各個都已是一乘的大菩薩了。
  
  第十五願隨願修短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假設我成佛的時候,我國境裏的人民,壽命都是無量無邊,不可限量;除非是他自己本願修壽命長短自在。如果不這樣,我不成佛。)
  極樂國中人民,除本願修壽命長短自在者外,壽命都是無量無邊不可限量。
  如果我們生到極樂世界還是會死,沒有了生命,一切殊勝、一切莊嚴變成毫無意義。死就是退緣的根本。「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這個願,在淨土饒益眾生的功德中,是最大的第一功德。望西法師說:極樂世界沒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根本,就在壽命無量這個大願。所以人民壽命無量是淨土最大第一功德。
  極樂世界人民壽命無量,可以常見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常聽妙法,環境莊嚴殊勝,沒有苦惱但受諸樂。一切時一切處都是增上緣,只有增上、沒有退緣。我們只要有信有願,十念就能往生。往生後壽命又無量無邊。極樂世界最殊勝的就是不退與壽命無量。我們生到極樂世界一直快樂的活著,不會生病、沒有苦惱、又不會死,而且一直進步、不會退步。若不成佛,還會成什麼呢?不可能不成佛。所以說阿彌陀佛是大願王。
  極樂國中人民,其壽命也可以依其本願修短自在。所謂「修短自在」就是隨往生者的本願,其壽命要長要短自由自在。往生者在未往生之前,或往生以後,所立下的願心各有不同,有的願往生極樂,見佛了生死後,即迴入娑婆或其他較苦的世界度眾生;有的願證得無生忍後;亦有願先成佛再到十方世界廣度眾生。其壽命長短可隨其本願如意自在。
  
  第十六願不聞惡名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假設我成佛的時候,我國境裏不但沒有惡道,也沒有不善的行為。如果還有人能聽到「不善」的名字,我不成佛。)
  極樂國土不但沒有三惡道,沒有惡道的名字,更擴展到連一切不善的名字都沒有,當然就更沒有不善的事實。龍樹大士說:極樂國土沒有惡名,乃至沒有諸趣惡知識。三界裏普遍存在的諸趣惡知識,極樂世界沒有。
  六道裏諸趣的惡知識很多,天趣有天魔;修羅趣有撓亂正教的阿修羅;畜生趣有黃白胡柳等等--在中國北方就有黃(黃鼠狼)、白(刺猬)、胡(狐)、柳(蛇),俗稱北方四大家;鬼趣有種種邪惡鬼神,他們都得到了一點點初步的神通(邪通),以炫術欺人,招搖惑眾,謗法禍人,為害嚴重。地獄趣不會有惡知識,是因為他們沒有自由的緣故。
  人趣的惡知識很多,在無形中使我們受害最重。黃念祖老居士說:「我們現在就有種種惡知識,他以善知識的面貌出現,自稱法王、活佛、種種大法師,而實際上是惡知識。現在修道之難就難在分別善知識與惡知識。」你從惡知識那裏學來一點邪道,還以為是正法,你去尊重,最後就同「楞嚴」所說的:「師及弟子,俱陷王難,死墮無間獄。」我們選錯了師門,誤入邪道而不自知,雖然自以為「修」得很努力、很勤苦,最後終墮無間地獄。
  極樂世界沒有不善的事實,也沒有諸趣惡知識,連不善的名字都聽不到。這都是由於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
  
  第十七願諸佛稱歎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假設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無量佛國的所有一切諸佛,如果不是都在稱揚讚歎我的名號功德的話,我不成佛。)
  「諸佛稱歎」願,功德不可思議。如果沒有這一願,極樂世界再好,我們也不會知道。佛經說:十方無量佛國的所有一切諸佛,都在各自的國土出廣長舌相,稱揚讚歎阿彌陀佛名號功德與極樂國土的殊勝,並勸導自己的國人要念佛往生。我們的世尊釋迦牟尼佛也一樣在稱揚讚歎,並勸導我們要信願持名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咨嗟」就是佛的讚歎。
  凡夫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主要是憑「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功德。萬類眾生(包括三惡道在內的一切眾生),但能信願持名,沒有不能往生的。阿彌陀佛為了要讓十方眾生都能夠信願持名念佛往生,所以願求自己名聞十方。我們今天能遇到這個殊勝方便的持名念佛法門,知道遠在十萬億佛土有阿彌陀佛,知道極樂國土的莊嚴殊勝,知道要往生極樂世界,全都屬於此願的恩德。
  阿彌陀佛當時發此勝願,其心心念念都在為普攝十方一切眾生往生極樂,究竟成佛。若無此願,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以及其他各願都同虛設。如果連「阿彌陀佛」萬德洪名都不曾聽聞,又如何談念佛往生呢!(未完待續)

 
懺悔回向 ......雪公老人   Top

  蕅益祖師予愚人一法曰「懺悔回向」。身、口、意所作一切,善則回向西方;惡則當下懺悔,以懺悔之善亦回向西方。痴者不能分善惡,則一概懺悔,一概回向。肯心如此,則念念在西方,其力甚大。
  其作法為:(一)朝暮二課後懺悔回向。(二)日常所遇一切橫逆、侮辱、困苦立即懺悔回向,蓋自己宿業使然,故須懺悔業重也。(三)心起煩惱惡念時,當下懺悔。以業力故,有煩惱時起。切莫再加諸他人,否則後報無窮矣!蓋受橫逆等為業報,受完即了。若更起煩惱施諸他人,則輾轉相報,正是害己也。
  如此三種懺悔回向,乃吾多年來所求得之法門,獻與諸位。諸位行之,切莫視作平常。蕅祖謂懺悔回向再加念佛,無有不成者也。

 
本家院民進住情形報導 ......編輯部   Top

  截至目前(97年12月31日)本家院民人數共計250人。
  ◎安養院民計:57人。
  公費安養:18人。男13人,女5人。
  自費安養:40人。男15人,女24人。
  ◎養護院民計:182人。
  公費養護:21人。男10人,女11人。
  自費養護:161人。男58人,女103人。
  ◎日托臨托:3人。男1人,女2人。
  ◎終身安養:5人。男1人,女4人。
  ◎本家收容:3人。男2人,女1人。

 
略述法務志工的意義 ......董事長 簡金武   Top

  97年12月20日講於菩提仁愛之家 法務志工大會
  諸位志工菩薩、諸位老師、蓮友、大德,大家早安!阿彌陀佛!今天是我們菩提仁愛之家「法務志工」年度表揚大會,感謝這一年來,諸位法務志工菩薩,對我們菩提仁愛之家各項法務工作,熱心協助,對慈善公益事業積極之參與,末學忝任為志工隊之隊長,謹代表菩提仁愛之家全體同仁向在座的菩提法務志工,表示十二萬分的敬意與謝意。
  今天末學承法務組長郭宗旻師兄的吩咐,來跟諸位說幾句共同勉勵的話,分下列三點:
  (一) 法務志工的意義
  (二) 法務志工的精神
  (三) 法務志工的老師
  一、法務志工的意義:
  所謂法務志工,(1)就是福慧雙修菩薩,(2)法務志工就是自利利他的菩薩,(3)法務志工就是佛門的大護法,護持道場法莊嚴,護持行者無憂無慮,專心修行的菩薩,(4)法務志工就像一位農夫,以「慈悲」及「智慧」作為耕田之犁(工具),在眾生的八識田中,散播菩提種子的菩薩,(5)法務志工,就是布施歡喜的菩薩,有一首歌曲,名叫「惜緣」,其中有句是這樣的:「①你我相識皆有緣,②面帶笑容得人緣,③布施歡喜結善緣,④慈悲喜捨修佛緣。」
  ① 志工菩薩,所認識、所接觸到的人,都是有緣人。
  ② 志工菩薩,總是面帶笑容,跟大家結良緣。
  ③ 志工菩薩,就是一位布施歡喜菩薩,把平安快樂帶給大家,與大家結善緣。
  ④ 志工菩薩,就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常在世間作與樂、拔苦的工作,當他看到眾生離苦得樂了,就十分歡喜,可是他內心,並不居功、不邀功,總是把功德回向眾生、回向菩提、回向實際。
  以上五點即我們菩提法務志工的定義。
  二、法務志工的精神
  法務志工之精神,即秉持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中的第九「恆順眾生」之精神。普賢菩薩說了一個比喻,譬如,在空曠荒郊野外、一望無際的沙漠之中,有一棵高大的樹木!它的樹根埋藏在乾燥的粗澀的沙土之中,經年累月得不到雨水的滋潤,使得這一棵大樹,即將要枯死。但是假若這一棵大樹,能及時獲得雨露滋潤,那麼它的枝葉一定繁茂,所開的花一定很燦爛,所結的果一定很豐碩(大粒)。以上這個比喻,在指什麼?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心中,都有一棵『菩提樹王』」,可惜這一棵菩提樹王之根卻一直被埋沒在粗澀煩惱砂土之中,所以自久遠劫來,一切眾生就是處在一望無際的生死曠野之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斷地生死流轉!
  我們心中這一棵菩提樹王,自久遠劫來,從未生出定、慧之枝葉!也從未開出菩薩之因華!也從未結出無上佛道之菩提果!太可惜了!怎麼辦呢?怎麼讓它不枯死而開花結果呢?首先要找到這棵菩提樹王的「根」,然後在樹根澆水才可!菩提樹根在哪裡?普賢菩薩說:「當知,一切眾生心中這一棵菩提樹王的樹根,就是指一切眾生!」(即就在眾生那邊),所以,如何讓一切眾生心中的這一棵菩提樹王開花結果呢?就是我們要以大悲水去滋潤這一棵菩提樹王的樹根(也就是指「一切眾生」),若能常常以大悲心去饒益一切眾生(亦即菩提樹王之根),那麼這一棵菩提樹王就一定能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定慧之枝葉、開出菩薩之妙華!結出無上之佛果!所以普賢菩薩說:「這一位眾生能不能成就無上佛果,但看這個眾生能不能努力去饒益眾生。」
  你若能多多去饒益眾生、服務人群,你必定能很快成就無上佛果。反之,你若不能多多饒益、服務眾生,你終究不能成就無上佛果,所以古德說:「欲成佛門龍象,先作眾生之牛馬。」(若想要成佛作祖,先要作牛作馬,為眾生服務!)
  俗話說:「想要千人頭上坐,先在萬人腳下行。」先要很歡喜、很謙虛地為千千萬萬之眾生服務,將來才能成佛作祖,成為佛門中龍象!
  以上這一段說法務志工之精神─「恆順眾生」,惟有從服務眾生下手,將來才能成為佛門的龍象。
  (三)法務志工的老師
  其次一點要說的是「法務志工的祖師爺,就是“佛陀”。」今天我們當「法務志工」就是「效法佛陀」之精神,何以說「法務志工」的祖師爺是佛陀呢?舉實例說明,增一阿含經31卷記載:有關釋迦佛阿(少+兔)樓陀(阿那律)尊者之故事,即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為大眾講經說法時,阿那律聽了聽卻睡著了,佛看到了就喝斥他:「咄咄何為睡,螺師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喂!你這個人,怎麼那麼懈怠呢?聽聞說法怎麼打起瞌睡來呢!你貪睡就好像水中螺師蚌蛤一樣,一睡就一千年,佛出世說法,你因為貪睡都錯過了!你不聞佛法怎麼破愚痴、出三界、了生死、脫離苦海呢?)
  阿那律尊者被佛這麼一喝斥後,就在佛法上精進用功,通宵達旦七天七夜都不睡覺!導致雙目失明,佛看阿那律失明了,佛就教他修一種定叫「樂見照明金剛三昧」,入這種「三昧」,即使不依眼根也可看見!
  阿那律依佛所說「樂見照明金剛三昧」去修,就獲得「天眼」,叫「半頭天眼」,觀見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之菴摩羅果,但若不入定,則看不見。
  有一天阿那律尊者並未入樂見照明金剛三昧,以平常樣子縫衣服,因為眼不見,無法把線穿過針孔,這時阿那律尊者說:「誰要修福?來替我穿針!」佛以天耳通,在很遠地方聽到了,佛立刻就來到阿那律的面前,對阿那律說:「你拿針來,我替你穿針!」阿那律聽聲音,知道是佛,說:「我是說,要修福之人,來替我穿針,世尊福慧已具足,何必再修福?」佛說:「世間愛修福之人,沒有人能超過我!我最喜歡修福(布施、忍辱乃至護持眾生),我對修福永遠不疲不厭。」
  由增一阿含經這一則記載可知:佛是志工祖師爺,即使「成佛」了,還是繼續為別人服務,繼續修福報,不疲不厭。
  再舉一則「佛以身作則,打掃落葉」的公案:
  根據律藏之記載:須達長者,每天早上都到祇園精舍(即「祇樹給孤獨園」)禮佛,然後打掃精舍庭院的落葉,後來,有一次,長者有事不能來掃地。釋迦世尊一大早在精舍內經行散步,發現地面不乾淨。釋迦世尊就生起一個念頭:「希望帝釋天主,能夠從香醉山,送掃帚來!」,帝釋天主馬上就知道佛的心意。不過帝釋天主,又生起一個念頭:「大師為什麼生起這種世俗的念頭呢?」帝釋天主再以天眼一看才知道佛想親自打掃祇園精舍庭園中的落葉,所以天主馬上到香醉山,採取五百支最妙之掃帚,又輕便、又柔軟,並且立刻送到佛的面前。
  這時,佛為了讓大眾修福,所以佛就自己先拿起掃帚,掃起落葉來。當時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難陀等大聲聞眾,看見佛在掃地,大家也都拿起掃帚掃地,一下子,就把精舍掃得乾乾淨淨。
  之後,大家就到齋堂用齋,用過齋,佛就對比丘眾說:「掃地有五種勝利(五種殊勝之利益),何等為五:
  一者,「自心清淨」。我們佛家流行一首偈頌:「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人人都把心地掃,世上無處不淨地」
  最末一句,也可換成「無名煩惱皆遠離」(掃地可掃去無明煩惱);或換成「人我高山變平地」(掃地可掃去人我之間隔閡);亦可換成「朵朵蓮花開心底」(掃地可令心蓮朵朵盛開),總之,地掃乾淨,我們自心也隨著清淨了!
  二者,「令他心淨。他人一看地上這麼乾淨,一點塵垢也無,所以他人的心也隨著就清淨了。
  三者,「諸天歡喜」。天人一看到地上這麼乾淨,諸天就生起歡喜心,天人的憍慢心,也隨著就去除了!
  四者,「植端正業」。掃地可以培養出端正的言行。
  五者,「命終之後,當生天上」。若修普通法門,確是如此。若我們修淨土法門,將掃道場之功德,回向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命終之後,當生彌陀淨土!
  再者,根據論藏(阿毘曇毘婆沙論)記載,有一次,佛在祇園精舍巡視寮房,看看弟子們作息是否正常?道業是否精進?發現有一位生病比丘,無人照顧,躺臥在大小便中,並發出痛苦的聲音,看見世尊來了,就說:「世尊啊!我現在孤獨困苦,無救無依!」佛說:「你不是為了皈依三寶導師才出家的嗎?怎麼說無救、無依?」佛繼續說:「你怎麼沒人照顧呢?」生病比丘說:「我平素好好的時候,並未看顧其他生病的比丘,所以現在自己病了,也不好請人來照顧我!」
  當時,世尊就親自將比丘扶起來,再用竹片刮去他身上的不淨物,再用水為他洗身,並為他洗衣服曬乾,換上新的草蓆、整理環境。佛並且以自己所吃的粥飯,留下一半給生病的比丘吃,並且用手觸摸生病比丘的頭頂,另他的病苦馬上消除。
  佛為生病比丘安頓好了之後,就開示大眾:「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八福田①佛田②聖人田③僧田④父田⑤母田⑥病⑦曠路穿井⑧津濟造橋),「今後你們師兄弟,應當互相護持,若是見病不救,是犯輕垢罪的!」
  以上說佛,雖然已經「福慧圓滿」,但仍不捨「親自看顧生病比丘」之福。
  又根據十誦律38卷記載,佛在阿毘羅國,當時看到塔廟大門上的橫木破損了,佛就明知故問侍者阿難:「這寺廟大門上的橫木為什麼破損了?」阿難說:「木匠師傅太忙,還來不及修復!」佛對阿難說:「拿工具來。」阿難遵照佛的指示,就去把工具找來交給佛,佛拿起工具,親自將塔廟的大門上的橫木修理好,佛修好門楣之後,對諸比丘說:「從今天起,允許諸位修存儲工具─鐵鎚、墨斗、鋸子、釘子…等,以後你們看到桌子、椅子、門楣…等,若損壞了,能夠自己修理,就要自己修理!
  以上講「佛」雖然已經「福慧圓滿」了,卻仍然「親自修理塔廟大門上的橫木」,所以說,佛是我們志工的祖師,我們當「志工」就是學佛。
  最後,祝今天法務志工大會順利成功,也祝福法務志工菩薩,身心康泰、法喜充滿、光壽無量、阿彌陀佛!

 
人生無常 ......蓮友 李坤海   Top

  太平洋戰爭中,身為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大將,是「美國通」(哈佛大學出身)的日本著名的海軍將領。當太平洋戰爭一爆發,珍珠灣攻擊一戰建立殊勳,名噪一時(註一)。這一戰從頭至尾是他所「導演」的傑作,使美方受大創,對他恨呀呀的,發誓一定要懲元兇,報一箭之仇。
  但開戰近兩年,日本始終佔優先,席捲整個南太平洋。至昭和17年底,蘇魯門海(於南洋)海戰,日本聯合艦隊的大部被美軍痛剿得幾乎全軍覆沒,從此日本的凶焰嘎止,敗戰之癥兆已露現。
  日美開戰不久,美方發明電波探知機和方向掃描機。這兩樣新發明利器,可隨時捕捉日方的動靜。另外,開戰不久,美方於無意中在阿留申列島附近,遭海難半沉沒的漁船上,搜得屬於極機密的日本製「莫爾斯電碼(morsesignal)」,藉此可判讀日軍的一舉一動。但這碼事,日本始終被蒙在鼓裡,至戰後始曉知常打敗戰的原因。
  昭和十八年元月間,山本大將為視察蘇魯門群島的戰事,一大早從日本某基地,只由三架零式海軍艦載機(註二)護衛下,飛至屬於蘇魯門群島之一的布根威爾小島上,被十多架埋伏於高一萬五仟公尺雲層的P38型戰機(註三)一擁而上,受到襲擊,山本的座機及三架護衛機,很快地墜落海上,遂喪身海底。美方為償願報仇而欣喜萬分,而日方萬萬沒想到半路上突然從高空俯衝而下的敵機群,且「大軍」來襲下,一時措手不及,一代名將殞命南太平洋中。
  從東京灣口出發當時的山本,依舊神定氣足、意氣風發、精神抖擻、談笑風生……那裡知道座機先飛至菲島,後輾轉各島視察,然後於往目的地的半途,猝不及防被「吃剩飯等待」(台灣諺語,表示「以逸代勞」之意)的美機襲擊墜海,得年58歲。試想,臨行的早上,滿面紅光,元氣奕奕的山本,於近夕時一命嗚呼哀哉,說明了人生無常的厄運!
  按「無常」乃佛家語,表示世間一切事物不能久住。如萬物之成壞、眾生之生死、意念之起滅皆無常理,故謂之「無常」。
  日本有一句諺語,意思是說:「早上滿臉紅通通地,至夕却變成白骨…」。以言簡意賅的翻譯起來表示「無常」。正如上述的山本大將一樣的結果。又,再舉中國的「無常」故事一則以饗讀者。
  「宋代李廌為蘇東坡的得意門生,論其才華高人一等。有一年他參加科舉,主考官恰好為蘇東坡。蘇從考卷的文氣臆測,第一名準是李廌。但俟密封拆開竟是別人。儘管李廌為此憤激嗟怨也無濟於事。試想,學問實力滿滿的李廌竟然『名落孫山』,這對他來說簡直是個『人生無常』的悲劇。又,李之奶媽王氏一向樂觀透頂,是一個善於逆來順受的老太婆,於放榜日的上午還嘻嘻哈哈地有說有笑安慰李,但至夜却自縊而死,而李也後來抑鬱而終。這兩個人的『死』係未能堪受突然且意外的人生變化─『人生無常』而死於非命。」
  人生就是有很多的變化與因果。人生於何時會發生何事是無法知曉的。譬如遭遇不講理的事,或心身染病,或成了無倚無靠的孤苦老人時,總會覺得活下去是多麼痛苦的事。但是,人千萬不能丟棄希望而非活下去不可。對周遭的不幸和意外事,煩惱該如何應付下去呢?最好的回答是須改變自我的想法和事物的看法。
  日本人有兩句口頭禪─「前向き」(向前看,表示要樂觀)、不可「後向き」(向後看,表示悲觀)。針對此兩句令筆者想起一句英文格言,即「Dohavepostivethinking.Don’tnegative.」(要有樂觀的想法,不可有悲觀的想法)。碰到人生無常的不幸事、不如意事,千萬不能氣餒,須勇敢面對,秉持以前述的「前向き」態度。對煩惱、埋怨…一切「放下」!
  近來經濟不好,也是無常之一,但既逢它不能茫然無助,除了虔誠持佛外,以「前向き」的態度對應。如明朝袁了凡,曾發誓作三仟善事,做完再做三仟。他這種「前向き」的作法,使他中年後得一子,至晚年其子中狀元。但願吾等須學習袁了凡的行誼,千萬不能被「人生無常」而持著悲觀態度。畢竟人須珍惜能活到現今的福報啊!
  
  註一:關於日本襲擊珍珠灣(1930年12月8日)事,美方聲稱係日本偷襲,但日方強調向美宣戰六小時後才攻擊的。究竟偷襲否?或正式攻擊?「婆說婆理、公說公理」,一直無定論。
  註二:簡稱「零戰機」,由海軍當局研發的性能優秀飛機,一即快速、二即旋轉靈利,曾於中國大陸擊落不少援中國的美機。陸軍方面空隊,以研發はやぶさ「隼」戰機較著名。
  註三:美國的戰鬥兼輕型轟炸機,其性能不輸日本的零戰機。因厲害又兇,故日人稱其為「空中強盜」。

 
深信切願念佛生西的張愛月師姑 ......法務組長 郭宗旻   Top

  張愛月師姑於民國二十四年一月六日生於台中市,自幼聰慧伶俐,及長,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台中家商,隨即於自家商店擔任會計,因其精明能幹,深獲其父肯定,不久即承接整個家業,且營運蒸蒸日上,後因善根福德成熟,巧遇雪公老恩師於台中市佛教蓮社,從此,發心聽經念佛,並加入中慧念佛班,解行並進,福慧雙修。
  民國八十二年七月二日,師姑五十八歲,因學佛日深,體悟世間無常,一切如幻之理,毅然放下事業,以一筆款項向本家購得一居住權,目的是為專心念佛,求生極樂。
  民國九十年,師姑六十六歲,移住本家新大樓後,更發大心每天帶領院民作早晚課,凡本家舉辦的佛教活動均認真參與。師姑個性內斂,不喜與人聊天,平時多關在房內抄經、拜佛、念佛,持戒很精嚴,自省恐犯偷盜戒,故堅持不用本家準備的餐點,她說她只購居住權,並不含三餐,本家還為此召開董事會,放寬此規定,然其至往生時,仍堅守原則,三餐自理。
  師姑從小做任何事情,都一絲不茍、盡心盡力,每遇本家舉辦法會或聽經時,她都坐在前面權充班長喊口令,上課時,態度認真,勤做筆記,遇重要處即與老師往返問答,以激勵大家學習的興趣,加深對內容的體悟。
  民國九十七年六月十日,往生前二個月,師姑雙腳突然無法行走,經醫師診斷後,並無任何病況,宗旻覺此事異常,特至師姑房間提醒說,或許是阿彌陀佛寄信來了,要加油哦!沒想到師姑回答說:「我已深盼很久了,希望阿彌陀佛早點來接我!」到了七月十七日,師姑委請本家社工督導胡先生立遺囑,交代後事,自此息心念佛,八月四日(往生前一天),因身體虛弱,住進菩提醫院558病房,隔天下午醫院突發病危通知,宗旻與胡先生趕往探視,與徐院長於護理站分析師姑病情,院長指著X光片,以非常驚訝的口吻描述師姑的病情說,他行醫已廿餘年了,從未遇過這種病例,一邊指著昨天下午照的X光片說,所有胸腔部位還算正常,但是又指了旁邊另一張X光片,這是今天下午照的,整個胸腔部位以及心、肝、脾、腎等器官,完全急速衰竭,短短不到一天,竟有如此巨大的變化,真是不可思議啊!徐院長並斷言,師姑無法度過今晚,要宗旻準備安排助念。宗旻於是加強關懷,到了晚上,剛好遇到簡老師於太虛館講演往生論,宗旻稟告老師後,與幾位蓮友先至病房陪師姑念佛,此時,院長要幫師姑裝呼吸器,師姑堅決反對,謝絕一切醫療,志求往生,宗旻亦在旁提醒師姑要念佛,師姑清楚的點頭說好,就閉上眼睛念佛,手指還微動數著佛號,院長見此情景,深受感動,謹遵師姑意願,在一旁助念,不到十分鐘,師姑念完最後一句佛號後,安詳往生西方。此時,簡老師講完經後,亦與家主任蒞臨助念,一時之間,病房氣氛倍覺莊嚴。
  子曰:「三君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嗚呼!師姑臨終能有這番景象,實得利於平時,謹遵佛語,持戒念佛萬善歸西,而佛也決不負人。普願見聞者,深信切願、老實念佛,必定當生成就!

 
生命記憶-詹爺爺 ......社工員 高靖翔   Top

  萬念由心生,一念之差就會有天壤之別,
  在生活之中應懂得轉念,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
  一念轉來海闊天空
  爺爺是一位博學多問的長者,十分健談,且口才很好,樂於與人分享自己的人生觀,是一位有主見的長者。在個性上堅持自己的處世原則,與獨特的個人做事風範,對於事物的每個小細節都會去留意,力求完美,並會觀察每個人的言行,是一位十分細心的長者,而當自己生理不便,會率先向他人說明,爺爺的理念是應做好澄清之動作,才能減少人與人之間非必要的摩擦。
  爺爺對佛法十分尊敬並有所鑽研,認為禮佛是一件不可冒犯的神聖事,應要抱持尊重與敬仰的態度來面對,不可草率了事。現在爺爺每天都會跟隨著本家時間做早晚課,當內心想起了慈悲的呼聲「南無阿彌陀佛」,清淨安樂的世界便展現了。爺爺表示隨時念「阿彌陀佛」,就是在提醒自己,不要被迷惑、應覺悟,回歸到我們清淨的佛性。
  由於爺爺的父親學富五車,在爺爺前面的孩子皆以女生為主,因而爺爺有著許多姊姊,當生下爺爺時,特地翻閱書籍於三字經中「光於前,裕於後」,為爺爺及其弟命名,兄弟倆合起來的意義為將前人的精神發揚光大,造福後代子孫。爺爺強調自己的名字是很有意義的,不是光明與前後的意思,有學問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義涵,也說明在求學時段,同學會開玩笑的稱呼爺爺的綽號,爺爺多一笑置之,不過,仍是期待能遇見知音,了解名字典故之人。
  爺爺的手足之中只有兩名男丁,一位是爺爺,另一位是爺爺的弟弟,兩人相差兩歲,爺爺對弟弟有著虧欠的心態,因年少輕狂,有過一段荒唐的歲月,將家中的財產揮霍殆盡,但是爺爺的弟弟並不因此而切斷手足之情,對於爺爺十分的關心,兄弟倆相隔四十年未見面,由於弟弟三十多歲時到加拿大求學並定居於加拿大,育有一子一女,目前皆在美國當醫生。其弟弟最近剛返國回來探視爺爺,平常多以電話聯繫,兄弟之間感情相當濃厚,弟弟在回國的這段日子天天都會前來探視爺爺,陪伴爺爺,與其散散心,爺爺對於弟弟即將回加拿大而感到不捨,爺爺表示這大概會是最後一次見面,再來可能都只有靠電話方面的聯絡方式了。
  而爺爺的姊姊們有些已經不在人世間了,其中大姐共有七個小孩,有六個當醫生,爺爺表示自己與其外甥、外甥女之間年紀相仿,故彼此之間感情十分融洽,他們都會打電話詢問爺爺目前的身體狀況,慰問爺爺。爺爺表示其手足學歷皆很高,且各有成就,而培育出來的子女成不凡,當醫生的比比皆是。
  爺爺表示自己對於唸書這方面並沒有很大的興趣,大都是只求及格、畢業就好,頂多是上課認真聽講而已,回家幾乎不翻書,翻的都是課外讀物,對於課外讀物上的註記,可都寫得密密麻麻,與教科書上畫的重點落差很大。爺爺曾到日本接受教育,到初中後回台念書,專科畢業後至電力公司工作,在工作期間曾報考國家級的導遊執照,後因導遊制度變動,要求需固定專職於導遊工作上,不可身兼二職,爺爺經深思熟慮後,決定放棄導遊的工作,期間當然有許多的掙扎、不捨,但有捨必有得,人生的旅途是漫長的,每個階段有需面對的使命、任務。在電力公司辦理退休後,轉而投入土木工程的行業。爺爺表示其所做的導遊工作是為前來台灣觀光的日籍旅客作解說,並沒有什麼遊山玩水的經歷,幾乎都是為其解說故宮博物院內的一切古物由來。
  爺爺共有二子一女,栽培三位子女念到大學的學歷,目前大兒子在澳洲私人公司工作,其媳婦也是,兩人育有一男一女,爺爺表示在教育子女上,恩威並施,十分嚴格,但不會打小孩,有過罰站孩子的例子,爺爺十分堅持原則,不讓孩子觸犯其底限,即使奶奶出面說情,爺爺認為可以就是可以,不行的事情,絕不寬待。
  爺爺表示大兒子是一位幽默十足與健談的孩子,挺關心爺爺的身體狀況,經常打電話詢問爺爺目前的身體狀況,而小兒子最讓爺爺感到放心不下,由於爺爺覺得其為人敦厚老實,雖然經常前來探望,可話卻不多,爺爺常不知該如何向小兒子溝通,深怕小兒子會因此而吃虧,加上其媳婦話也比較少,爺爺有些擔心夫妻倆的個性對於小孫子的教育上,不知是否會有其影響,不過,其對爺爺非常孝順,之前由於工作關係無法照顧到爺爺而選擇將爺爺送至機構來,但目前小兒子與爺爺討論想請看護至家中照顧爺爺,想將爺爺接回家中居住,爺爺擔心會造成負擔與對看護難以信任而婉拒了兒子的好意。
  其女兒由於本身視力欠佳,因種種因素而失明,對於爺爺目前的身體狀況也十分關心,幾乎天天都打電話過來關心爺爺,爺爺對女兒目前的生活狀況感到欣慰,女婿並非因女兒失明而棄之不顧,夫妻之間感情相當恩愛,兩人是在大學時代認識而結為連理,目前生有一女。
  爺爺有些哀傷的緩緩道出奶奶在六年前因乳癌而撒手人寰,在奶奶生病期間,爺爺照顧了奶奶三年,大兒子更差點因返台照顧母親,而面臨失業的危機,爺爺在奶奶生病的這段日子十分期待能有奇蹟出現,對於任何一線搶救生機皆不想放過,但在後來爺爺罹患了攝護腺癌時,回想過去,覺得對妻子感到愧疚,因為「生似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他覺得死得有尊嚴最重要,不需要強求,多拖一點時間對當事人來說,未必是件好事。
  經化療之後,爺爺一度被檢查出癌細胞消失了,後才發現癌細胞轉移至坐骨神經,在腰椎的第五椎間盤上,形成爺爺無法久站或久坐。因其癌症已是末期階段,目前爺爺一個禮拜需至醫院做一次化療,本身服用生化科技的藥物,爺爺也表示有家人與親友的支持,還有在這邊工作人員的辛苦照顧,使得病情有日趨好轉的跡象。
  爺爺會覺得人在世上走一遭,最需要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可悲的是,許多人在臨命終時才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面對自己目前身體的情況,爺爺也十分豁達的表示當災難降臨時,與其逃避,不如面對,與其盯著痛苦悲傷,不如給自己一個振作的機會,或許問題依然存在,但若始終身陷於此並無法解決問題,要學會暫時將煩惱放一旁,學習轉換念頭,有時抱著「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態也是不錯的,凡事不需看的太真,也不需看的太假,剛好就好。積極面對自己的人生,危機可能是轉機,逆境也可能是順境的預兆。
  借鏡
  每個成功的故事,每一個令人景仰的前輩,也許曾經有過與你雷同的經驗,其故事之所以如此令人為之動容、激賞,正是因為在遭逢生命最大衝擊的同時,選擇了往前再跨出一步,就這樣多了一分的堅持,也成就了生命的意義。
  或許人生總是充滿挫折、失意、坎坷與磨難,在人生的戰場上,勝利者是拼搏者,更是忍耐者、希望者。在爺爺身上,可以見到與病魔對抗的毅力與勇氣,「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正因為我們無法改變現況而感到束手無策,卻忘了也許我們改變現況,問題依然存在,但可以讓問題變得不再是關鍵,悲傷與快樂只在一念間,日子終究要過,若是整天沉溺不知所措的悲觀心態下,即使貴人自動送上門來,也會被當成衰神降臨吧!
  其實,世上沒有什麼比家來的溫暖,親情是可貴的,在外闖蕩受傷時,家是最好的避風港,在外受到欺負、壓抑情緒時,家是最佳的垃圾桶,在這世上,似乎唯有家能容納一切可以與不可以的事物,家所擁有的包容不禁讓人佩服,不論做錯了什麼,家永遠敞開雙手,開著大門迎接著,難怪「金窩銀窩,比不上自家的狗窩」,唯有家人能接受自己的缺失,體諒自己的自私,包容自己的無理要求!難怪在受傷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回家舔傷口。
  再想,人的觀念、心態對其影響何其深遠!對一個樂觀的人來說,某種場景不過是一種可笑的衝突,但對憂鬱、悲觀的人來說,儼然是一場悲劇的開端。人是從苦難之中滋長起來的,唯有樂觀奮鬥,才能不斷茁壯,否則就容易被埋沒,抑鬱終生,當遇到挫折時,應該要勇於面對,這才有可能戰勝它、超越它,畢竟,挫折、失敗並不可怕,真正的勇者都是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而成長的,或許失敗是痛苦的,但並不代表就是一位失敗者,因為自己正在學習之中,不是嗎?

 
真誠的心 ......照服員 池慧玲   Top

  到菩提仁愛之家服務已將近七年了,這期間服務了很多阿公阿嬤,但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位阿嬤─阿銀阿嬤。
  我初次見到阿嬤時,她面露不可置信的神情對我說:「玉蘭,你怎麼也在這裡?」當時的她,正處於悲傷的情緒中,突然見到多年未見的老友一樣(顯而易見的,我是被她誤認了)也漸漸的平復她悲傷的情緒,不再覺得孤獨無依了,而臉上也慢慢出現笑容。
  阿銀阿嬤早年守寡,獨立撫養幾名子女成長,子女因自身工作忙碌,或是她原因無法照料阿嬤(這與本家許多阿公阿嬤的際遇相同),所以被安排進住本家安養,其實阿銀嬤的觀念傳統、個性堅強,在本家期間不曾刻意刁難服務人員,總是默默的坐在那裡,看著我們忙進忙出,有時候還會開口關心我們,對我們噓寒問暖,讓我們在忙碌之餘,有股暖流直入心窩,而有繼續服務下去的力量。
  然而,人生無常,阿銀嬤在本家住了幾年後,也因為年歲增加及疾病往生了。從而體會到,人生本來相去無常,就向浮萍,隨著流水漂到哪兒,停泊在哪兒,也許駐足片刻,也許停留良久,但終究水流的力量,會將它帶往不可之的天涯,而此生不復再見。浮萍如此,我們呢?不也是這樣嗎?
  就在阿銀嬤往生後幾個星期,她的家人前來處理一些善後事宜。我下班後,在樓下辦公室走道上,巧遇阿銀嬤的女兒,因為之前有幾面之緣,在我還來不及開口跟她打招呼時,她一見到我,便撲倒在我肩上痛哭,不斷的說:「我以後沒有媽媽了!」那時,我的心撼動了一下,隨即鼻頭一酸,只能不停安慰她要節哀,人生無常。
  事後我常回想起與阿銀嬤相處的點滴,在那當下,我們是全心全意的做我們該做的事,也沒有多餘的念頭想到會得到什麼樣的回報,只是本著專業及愛心在服務老人家,也許阿嬤已感受到我們真心的付出,阿嬤的家人才待我們如朋友般的真情流露吧!
  走筆至此,我不禁想問:「人的熱情,會不會因歲月的增長而減損?」我由衷的希望是不會的,但誰知道呢?只能鼓勵自己,為自己加油!再加油!繼續保有這顆熱誠的心!

 
生活點滴 ......外籍監護工 范氏蕊、阮氏碧泉   Top

  一、我與阿公 ◎范氏蕊
  我來台灣工作已經兩年多了,在照顧阿公阿嬤的生活中,讓我改變、成長了許多。每個老人的生活都有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在照顧阿公時所發生的一些小故事。
  阿昇阿公患有慢性病及失智的現象,他無法自理日常生活所必須的活動,所以,需要我們在他身旁協助。有一次,幫阿公刷牙時,不小心將牙刷碰到了阿公的眼睛,這時候阿公卻很自然的笑著對我說:「小姐,我的眼睛不用刷!」這是第一次看到阿公笑得這麼自然、說話的表情這麼可愛又聰明。從那時候起,我對阿公有了不一樣的看法。我喜歡與阿公聊天、跟他開玩笑,讓他臉上掛滿笑容。
  有一次,阿公對著我叫:「惠英!惠英!」因為那不是我的名字,所以我不以為意地沒有回答他,但是阿公卻愈叫愈生氣,原來阿公是把我誤認為是他的女兒,當我帶著阿公到客廳時,鄰座的阿公問我是不是阿昇阿公的女兒,正當我要回答說不是的時候,阿公就笑著回答說:「是呀!她是我的女兒!」這時我的內心相當開心,因為我知道阿公很疼女兒、很想念女兒,從來沒有忘記女兒。
  又有一次,我看到阿公在哭,一位八十歲的老人家雙眼流著淚,令我一陣心酸。事後我問阿公,他說我的個子、頭髮與他的女兒很像,對我訴說著他想在往生前回家看看女兒,而我只能安慰阿公,請他把身體養好,就能回家了。我知道,不是只有阿昇阿公,每一個老人的心裡都渴望回家。
  前些日子,阿公生病住院後,隨即辦理離院手續,不曉得阿公現在是否仍安好?我很想念阿公,只希望,不管阿公去了多遙遠的地方,都能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回到自己的家。
  
  ĐếnĐàiLoanhơnhainămrồi!Chămsóccáccụông,cụbà,dầndầntôiđãpháthiệnra,mỗimộtngườigià,cuộcsốngcủahọlàmộtcâuchuyện,nhữngcâuchuyệnđógiúptôilớnlênvàtrưởngthànhrấtnhiều!Câuchuyệntôimuốnkểchocácbạnngheđólàchuyệnvềmộtcụông!Tôiđãquenvàchămsócônggầnhainăm.ÔnglàmộtbệnhnhânmắcbệnhthườnggặpmàngườigiàởĐàiLoanthườngthấylàhuyếtápcaovàđáiđường,lạicònbịđãngtrínữa.Bởivìđãngtrínênhơn80tuổiôngrấthayquên,cộngvớikhôngcókhảnăngtựcửđộng,chânđãliệt,mọiviệcđềucầnngườigiúp.Mỗilầncacủatôichoôngđánhrăng,rửamặtlúcđầurấtkhókhăn,tôiđềuphảigiúpông.Đôilúcbànchảiđánhrăngvuộtkhỏimiệng,độngvàomắt,ôngkhônggiậnmàcònnóivớitôi:“Chịơi,mắtcủatôikhôngcầndùngbànchảiđánhđâu.”Sauđóôngcườingặt.Lầnđầutiêntôithấyôngcườimộtcáchthoảimáinhưvậy.Ôngnóichuyệnrấtdễthương.Từđó,tôicótìnhcảmquýmếnônghơn,quantâmchămsócônghơnmộtchút.Nhiềulầnmuốnxuốnggiường,ônggọitôi:“HuiYi,HuiYi,láile!”Tôigiậtmình,tạisaoônggọitôinhưvậy?TôikhôngphảilàHuiYi.Tôilạihỏiông:“TạisaoônggọicháulàHuiYi?CháuđâuphảitênlàHuiYi!”Ôngbắtđầugiậnvàmắngtôi:“CôtênlàHuiYi,dotôiđặttênchochị,我是你爸爸,你怎麼不知道?”Lúcđótôimớivỡlẽônglầmtôilàcongáiông!Mặcdùđãngtrínhưngôngvẫnthườngnhớđếncongái!Ôngrấtthươngcongái.Tôikhôngphảnứnggì,đẩyxelănchoôngraphòngkhách.Ôngcụbêncạnhhỏitôi:“Ôngấycóphảilàbachịkhông?”Tôinóikhôngphải!Lúcđóôngnói:“是的,她是我女兒!”Tôingạcnhiênquá!Khôngphải,cháukhôngphảilàcongáiông!Ôngcườirồikhôngnóigìnữa,tôicảmthấytronglòngvuivui!
  Vàingàysautôinhìnthấyôngkhóc,nhìnthấygiọtnướcmắtchảydàitrêngươngmặtgiànua.Tôihỏiông:“Ôngơi,ônglàmsaovậy?”Ôngnóivớitôi:“Tôinhớnhàcủatôiở,nhớcontrai,vàđặcbiệtlàcongáiút!Lâulắmrồicontôikhôngđếnthăm,lâulắmrồitôikhôngnhìnthấyngườithâncủatôi!Tôinhìnchịcódángngười,cóbộtócrấtgiốngcongáitôi.”Lúcđóôngnóivớitôi,tôicảmthấymặtôngminhmẫn,sángsuốtnhưngườibìnhthường,khôngcóchútgìlàđãngtrí.Bởivìtôicóbộtócvàdángngườigiốngcongáiông.Thảonàonhiềulúcôngtưởngtôilàcongáicủaông.Tôikhôngbiếtnóigì,chỉbiếtđộngviên,anủiông.Ôngnóivớitôi:“Tôikhátkhaonếumàchếtđượcvềthămnhàmộtlần.”Tôihiểuđượcnỗicôđơntronglòngông.Mặcdùđãngtrí,bệnhtật,nhưngkhátkhaoduynhấtcủaônglàđượcvềnhà,thămcháunội,ngoại!Tôicảmthấythươngông.Nhiềungườicảmthấyôngrấtphiền,còntôithìkhông,tôicảmthấyôngrấtdễthương.Rồithờigiantrôi,chămsócông,nhiềulúctôiđùavớiông.Nhìnnụcườitrêngươngmặtgiànuachìmđắmnhữngđaukhổcủacuộcđời…ôngcườilòngtôithấyvuivôcùng.Rồiônglâmbệnhvàkhôngquaylạitrạidưỡnglãonữa.Tôikhôngbiếtôngcònsốnghayđãđirấtxarồi.Tôirấtnhớ,thươngông,chỉbiếtcầuchúcchoôngnếucònsốnghayđãđixa,đềucóthểvuivẻhạnhphúctìmđượcđườngvềnhàcủaông!
  
  PhạmThịNụ
  
  二、她的眼睛會說話 ◎阮氏碧泉
  我在仁愛之家工作兩年多了,照顧過很多阿公阿嬤。今天,我要與大家分享的是有關阿玉阿嬤與我之間的互動情景。
  阿嬤是一位病得很嚴重的老人家,全身都癱瘓了、意識也不太清楚、自己無法行動,亦不會說話。每當我幫阿嬤服務時,都會對她說說話,很奇怪吧!是的!對阿嬤說話時,她不會用言語回應我,但是,我卻發現阿嬤的眼睛會說話喔!
  每當我在做事時,會一邊工作一邊與阿嬤說說話,告訴阿嬤她有多可愛,我有多喜歡阿嬤!這時的阿嬤嘴角帶著笑意,就連眼睛彷彿也笑了。我第一次看到阿嬤的表情這麼開心!她那黑亮的雙眼一直跟著我轉,無論我做什麼,她都在看著。所以,只要一有空,我便會到阿嬤的身旁,抬抬她的手、摸摸她的臉、跟她撒嬌。
  心裡想,對一個身上患有重病的老人家,她仍然勇敢地笑著,她那黑亮亮的雙眼,彷彿說著,她也希望有人來安慰她、關心她。
  雖然阿嬤已經往生了,去到另一個世界,只希望阿嬤在那裡能過得開心,不要再受痛苦了。阿嬤那雙明亮的眼睛永遠留在我心中。
  
  Câuchuyệnmàtôikểlàcâuchuyệnvềmộtbàlão.Đốivớitôi,bàcómộtảnhhưởngsâuđậm.BàtênlàAUy.Bàlàmộtbệnhnhânnguykịch,bịbệnhtiểuđường,caohuyếtáp,đauthận.Vìbịtrúnggiónêntoànthânbàbịtêliệt,bâygiờkhôngbiếtgìhết,khôngcửđộngđượcvàcũngkhôngnóiđượcgì.Mỗikhichămsócbà,thaytãlót,tôiđềuthíchnóichuyệnvuivớibà.Rấtlạlàbàkhôngnóichuyệnđượccơmà,đúngvậy,miệngcủabàkhôngthểmởranóiđượcnhưngđôimắtbiếtnói.Cókhiđithămbà,tôivuốtvekhuônmặtbà,hoanhỷlàmbàvui,mắtbàsánglênnhìntôi.Đôimắtấyđềudõitheotôi,tôilàmgìbàcũngnhìn,đôimắtđensánglấplánhnhìntôi.Tôibènnóivớibà:“Bàơi,bàrấtdễthương!Cháurấtthíchbà!”Bànhoẻnmiệngcười,đôimắtcũngcười.Đâylàlầnđầutiêntôithấyđôimắtbàvuinhưvậy.Vìvậy,mỗikhirảnhrỗi,tôithườngđếnngồicạnhbà,vuốttaybà,vuốtmặtbà,cókhilạiômbà.Đôimắtcủabàsánglên,vuivẻnhìntôi,bàthậtđúnglàrấtvui.Tôinghĩbụng,đốivớibà-mộtngườibịbệnhnặngnhưvậycòncóthểcười,bàvẫnhyvọngcóngườianủi,cóngườiquantâm,chỉbiếtdùngđôimắtđểdiễntảmàthôi.
  
  Bâygiờbàđãđiđếnmộtnơirấtxa,bàđãđiđếnmộtthếgiớikhác.Tôihyvọngbàcóthểtìmđượcchỗtốtđểđi.Ởthếgiớiấytôimongbàđượcvui,đừngcókhổnhưthếnàynữa.Đôimắtcủabàmãimãiởtrongtimtôi!Đôimắtấychotôihiểuthếnàolàlòngthươngyêu,thếnàolàcuộcđờitốtđẹp!
  
  NguyễnThịBíchTuyền
  
  備註:為維護本家院民隱私權,本篇文章姓名採用化名編輯。

 
實習心得分享 ......實習生 傅于珊   Top

  告別,感覺與本家的阿公阿嬤結束關係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阿公阿嬤問我什麼時候回來,因為要回學校唸書,有空時就會回來看她們,也希望她們能夠保重身體。
  仁愛之家的阿公阿嬤很客氣,對我的態度很和藹,每次個案會談時,阿公阿嬤總會說謝謝,但是自己其實也只有協助他們一點點而已,稱不上爲阿公阿嬤做了什麼幫助。可能因為實習時數不長,每次相處的時間也間隔很久,許多事情都因此中斷,所以與阿公阿嬤建立關係的時間不夠長,但在每次相處,我會盡力瞭解阿公阿嬤的想法和背景。
  在這裡,時常要陪同安養奶奶到市場逛逛,有一位奶奶比較自我防衛,連賣水果的阿姨都可以感受到她的敵意,我在一旁趕緊緩頰,擔心突發狀況無法應對,還好沒有發生什麼事情。後來奶奶還很好心的要買豆花給我,屢次拒絕後又怕奶奶會因此翻臉,最後還是抵擋不了奶奶的好意。有時候阿公阿嬤經常會給實習生一些小食物,雖然只是糖果或零食,但是拒絕的也是一種技巧,如何拿捏分寸,好像也不容易。
  這陣子常有院民受傷跌倒,是因為身體機能漸漸衰退,部分原因則是不小心受傷的,因為老人家身體退化,復原能力也比較緩慢,看得我內心十分不捨,只能夠多勸阿公阿嬤要小心,一但身體受傷要恢復可是要花較長的時間,而且也比較容易產生其他併發症。
  這次實習的收穫之一就是在與阿公阿嬤的相處之中,發現我的台語進步了不少!
  其中也體會到擔任老人社工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會遇到許多突發狀況,甚至案主的反應冷淡、封閉或不願接受協助……等等反應,相信經歷過這些情境後,在未來工作中,自己更能夠調適與處變不驚。
  實習過程中,與其他工作人員(如照服員、護士……)的相處也是值得學習的,除了社工以外的工作者,同理技巧並不像社工一樣,所以不同領域的工作者對老人服務的態度不盡相同,難免會有歧見,但是也因工作方式的不同,所以也要瞭解每個領域工作者的立場和角度。
  實習即將結束,雖然時間不長,但是這次實習是一個很寶貴的經驗,過去除了與自己的外婆相處之外,鮮少有機會能與這麼多的阿公阿嬤接觸,其中更學習到「個案會談」、「團體活動」的設計,以及在面對不同案主的個性時,社工能採取的因應方式,這些與其他領域服務有很大的不同,而其中自己的情緒疏通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在老人領域實習後,讓我對人生觀有了很大的轉變,只要心不老,人就不會衰退,在黑暗中也能生機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