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導覽

菩提家訊第54期

創辦人 朱斐 老居士學佛回憶錄─前妻鄧慧心居士的故事

院民念佛老人念佛為自己做佛事

法務組長 郭宗旻座右銘的啟示

編輯部本家院民進住情形報導

蓮友 李坤海慈悲為懷的社長

菩提醫院徐秀寶院長生命的重量

社工組整理生命的記憶人物專訪─趙奶奶

輔導員 陳奕華 整理學生志工服務感想發表

德嵩「失智老人創造世界」讀後感

總務組活動報導─友善職場

主任室本家大事紀

學佛回憶錄─前妻鄧慧心居士的故事 ......創辦人 朱斐 老居士   Top

  一、我倆因緣似已前定
  我的元配妻室鄧細心,又名明香,法名慧心居士。民國第一個甲子年(西元一九二四年)五月十七日出生於臺灣省臺中縣石岡鄉、祖籍客家廣東梅縣;在她的父親德亮公時,移居寶島臺灣。我是辛酉年生,比她大三歲;我的生日是五月十三日,也比她早了四天。可能因緣是前定的吧!我是大陸蘇州人,她雖出生於臺灣,但原籍也是大陸人。我在抗戰勝利後擔任上海江灣的國防部戰犯監獄教化工作時,有一位日軍戰犯他精於課卦論命,曾為我卜了一卦,說我的事業和婚姻都遠在南方。雖然佛教不主張算命,而講業報,但業者命也;可能我的業命被這位階下囚的日軍戰犯卻說對了。
  我們是在民國卅九年〔庚寅年〕大除夕、恭請佛教大德 雪公李炳南老師,假臺中市西區後龍里有二百年歷史的佛教慎齋堂佛前,舉行佛化婚禮,締結連理。
  二、白布旗袍女孩也在聽經
  關於慧心居士的生平,說來話長,她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子;可以說是一位菩薩心腸的人。
  我是在民國卅七年(西元一九四八年)六月廿四日從上海來臺,服務於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擔任總務部主任職。翌年在觀音菩薩誕辰於寶覺寺參加《歡迎慈航大師蒞中弘法大會》上,初識 雪公李炳南老居士;後來追隨 雪公學佛。有一次隨 雪公到南臺中的有明巷,一所平房的兩間小屋裏、供奉著關聖帝君的恩主堂,這是以神道設教的贊化堂, 雪公為了度化他們棄邪歸正,應堂主林夢丁之邀,來此開講「佛說阿彌陀經」。聽眾除了我以外,尚有銀行經理、金店主人、書店老闆和該堂的鸞生等約三十餘人,其中有一位身穿白布旗袍的女孩,亦在座聽講。講經圓滿的那天,我與 雪公一路同行,我住在自由路圖書館內、 雪公那時也隨孔上公住在自由路新生報後面巷內,還有一位聽經的簡國垣居士、他是第一銀行的經理;也住在自由路省立女中附近,我們三人一同在歸途中,當將走到自由路口分手時,後面有一女孩奔著過來,還喊著李老師要請問佛法;我們都停住腳步回頭等她趕到時,她喘著氣請問老師說:“什麼是一心不亂?”老師很高興、也很親切地為她解釋了她的問題。她也很歡喜地道謝、告辭而去,原來她的家也在自由路。這個女孩就是恩主堂穿白布旗袍在座聽經的鸞生,也就是後來與我結婚的鄧慧心居士。
  三、洋裁女皈依了三寶
  後來 雪公老師就對她另眼看待,因為她提的問題很突出,足見她很用心聞法,不同於常人。我也對她具有深刻的印象!當時 雪公也正在居仁路法華寺講「般若心經」,鄧小姐也去法華寺聽講,並由雪公介紹通信皈依三寶,師父是四川重慶的如岑法師,為她取的法名是《慧心》。那時我們還未相識,一直到她來圖書館就讀夜間的國語文補習班時,我才知道她的名字,原來她還是自由路雙美堂隔壁的一家洋裁店、專做女裝的店主人呢!
  講起這家洋裁店,原是她的長兄和日籍嫂子所經營,臺灣光復後兄嫂去了日本,行前將裁剪的技藝傳授給小妹,由她獨力撐持著門面。生意並不比長兄嫂主持時差,而且有一些得意的主顧如:銀行行員和醫生的太太們,都很相信她的手藝。在她手下也僱有男女技工五、六人,由她裁剪後分給他們縫製;其中有一男工在工作時愛抽煙,屢經勸阻不改,終於有一次因抽煙不慎,把客人名貴的衣料燙了一個小洞,她也不責怪他,因為責怪已無補於事;靈機一動,剪下一塊餘料,編織成一朵小花,縫蓋在煙洞上,顧客不但沒有責怪,還連連稱謝、讚美不已!而那位男技工,從此再也不敢在工作時間抽紙煙了。
  四、放下裁縫專求學業
  自由路上有一座洋樓,(現在已拆建為市立一中)那時的洋樓是靜宜英專的前身、天主教老修女蓋夏姆姆辦的一所天主教英語補習學校(西元一九四九年創設)修女們常到鄧慧心的洋裁店做衣服,見她手藝甚佳,而衣著容貌樸素,一日,其中一位年紀較大的姆姆問慧心結過婚否?聽她說尚未婚嫁後,又問她可願信天主隨她出家去做修女?她立刻回答老姆姆說:因我母親信佛、我也皈依了佛教,很抱歉不能再信天主而出家為修女。當然修女們很失望,仍希望到她們的英語補校進修英語!但鄧慧心問修女們:聽說你們學費很貴,學生都是有錢家庭的小姐,我是靠手工維持生活的人,雖想多讀些書而無法負擔昂貴的學費。意外地老姆姆竟說:我們可以給你免費求學,但你能不能為我們的學生教學裁縫技藝?包括設計、繪製圖樣、剪裁和縫紉?鄧慧心的答復是裁剪設計都無問題,但要徵求她母親的同意才能決定。起初她母親不允,因為她大哥去日本後就靠她獨力掌持著店面,如果她去上學,店中無人作主,生意如何維持?於是她同二嫂商量:要把所學的技藝全部轉授給二嫂,讓二嫂當家,當然二嫂很願意;但母親仍不放心,後來經過二哥的說服才答應。好在要等暑假以後尚有兩三個月的時間,終於滿了慧心的願,她接受了老修女姆姆的洋裁老師教職;同時當了英語補校的學生。
  那位老修女就是後來靜誼英專的創辦人兼校長,她是美國人,英文名字為MotherGratia、(西元一八八五年~一九六四年)中文名字是陸靜宜,但大家都稱她為蓋夏姆姆。她於一九二○年初次抵華,即開始她的教育生涯,一九二一年創辦華美學校、設初中及小學兩部,一九三二年在河南開封設靜宜女中;一九四八年來臺、一九四九年設英語補校,於一九五三年在南區復興路興建校舍,至一九五六年正式成立靜宜女子英語專科學校,一九六三年改為靜宜女子文理學院(設外國語文及商學、數學等四系)。是臺灣第一所女子學院,也是臺中地區第一所附設有夜間部的大學。蓋夏姆姆於一八八五年出生於美國,一九六四年因積勞成疾而與世長辭。是一位偉大的宗教家和教育家。
  外語補校的功課很緊張,學生在校只可講英語,不可說國語或臺語。慧心初去時很不習慣,尤其在教裁縫課程時;但日子一久,就應付自如了。大多數同學來自北部,就寄宿在補校裏。她們的飲食吃得很好,天天雞鴨魚肉的與修女們一同進餐。因此學雜消費很大。臺中的同學只有美珍香主人林淵泉的女兒和慧心兩人是通學生。
  鄧慧心幼年在日據時代讀完國小,當要進入初中時,臺灣光復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她因此輟學,來到臺中跟著長兄學藝;現在忽然要去讀英文,開始感覺國語文的不足,因為從家中到天主教的補校,天天經過省立臺中圖書館,發現館內夜間有國語文的補習班,好像發現了新大陸!與英補學校時間又不衝突,所以立刻報名就讀,那時我正兼任初級斑的教師,於是她又成為我的學生。
  五、發心吃素醬油拌飯
  她自從皈依後,雖還沒有受戒,就瞞著家人偷偷地吃了素。但日子一久,就被家人發現,於是家中的飯桌上全是葷腥、沒有一樣素菜,要逼著她開葷;她就知道是家人的反對,不但不開葷,就以醬油當菜;中午的便當〔飯盒〕裏,也以醬油拌飯;並不以此為苦。但便當怕被同學們見到,就來我們圖書館的兒童室吃。偏又被我發現。因為我在館內用餐後,都要回宿舍休息,兒童室是必經之路,我見她一人伏在右角的矮桌椅上,就進入與她攀談,無意中見到她便當中沒有菜,吃的竟是醬油拌白飯。她紅著臉解釋說:早晨起得早,家中尚未做菜,來不及就倒了些醬油下去,因為今天吃素,就馬虎一點吧。後來有一天她終於直說出因家人反對吃素,家中的菜只有魚肉葷腥,因此以醬油拌飯,以表她素食的決心。我聽了非常佩服她堅強的意志!沒有幾天,終於家人也被她感動,每天的午餐便當中,便有了素菜;晚餐桌上也有了豆類和蔬菜。
  六、完成學業佛化結婚
  她除了星期日,每天上下午都在天主教補校讀英語文、晚上就在我們圖書館學國語文。非常用功地學習了二年,星期日還到忠孝路靈山寺,聽雪公李老師講經,同步埋首佛學。有時還帶著老媽媽去聽經聞法。我對她能吃苦、有恆心、好學不倦的精神也非常欽佩!
  她在天主教補校結業時,也學會了英文打字;厚厚的英文書啃完好幾本,同學們有到美軍顧問團工作的,有到美國駐臺單位服務的,她都放棄不去,因為我與她的感情與日俱增,經徵得她父母的同意,終於在民國卅九年的除夕,在佛前舉行了婚禮。這也是在臺灣、由雪公李老師第一次主持福證的佛化婚禮。但那時我身體非常虛弱,而且患了初期肺疾,幸而婚後有慧心的悉心照顧,才漸告痊癒。(二之一)

 
念佛為自己做佛事 ......院民念佛老人   Top

  一般人對於「做佛事」的印象,大多只是認為在父母、親眷過世時,禮請僧眾或誦經團,用誦經、拜懺、念佛、放焰口等方式,來超薦亡者的一種儀式。當然,在親人去逝時,能夠禮請出家僧眾虔敬修法,做莊嚴而隆重的佛事,功德的確不可思議。如果能由子女、親友等親自、共同以至誠懇切之心來為亡者念佛,超度亡靈﹙亡者的靈魂「神識」﹚,這種功德就更殊勝了,最最殊勝了。﹙若以金錢雇請缺乏誠敬心之誦經團,其念唱雖整齊好聽,只不過增加熱鬧而已。﹚
  依佛經所說,人在死後七七日(四十九天)內,眷屬親友為其祈福超度,亡者可由佛事功德而投生到更好的去處。如亡者生前所作所為惡多善少,命終之後,本當墮落出生做狗貓等畜生類,由於佛事的殊勝功德,使亡者又能夠再出生做人。這種超薦佛事,在頭七天之內最為重要。如果過了七期四十九天之後,再做佛事超度,假使他已投胎於畜生道,就無法改變他的出生類別,只能增添他的福報,改善他的生活。諸如身體健康、居處良好、食物不缺、不受傷害或如由流浪狗變為寵物狗之類等情形而已。但不論亡者已不幸落入畜生、餓鬼或地獄何種惡道,由於此種佛事的超度功德,都可使他早日脫離惡道轉生善道。
  做佛事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超越輪迴,了脫生死。佛事的範圍很廣,包括念佛、拜佛、參禪、持咒、誦經、禮懺、修行六度、孝養父母,乃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等等。凡遵照佛所教的方法,去做超脫輪迴、成聖成佛的的修行,都可以說是「做佛事」。如果想要得到佛法真正的受用,我們在生前就必須要親自做佛事、親自修行。地藏經說:人死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死後靠他人做佛事功德超薦,七分功德,亡者僅能得到一分。而我們若能在生前自己做佛事、自己修行,可得千百倍報。人何苦不在生前自己做佛事:自己修行,老實念佛,必等待死後請他人來做佛事超薦呢!
  但是,若遇到父母、親眷去逝,不論其生前是否懂得佛法,是否曾有修行,我們都必須在七七日(四十九天)內代為修福超度,最重要的是要為其至誠念佛,使他能夠往生善道,往生淨土蓮品增上。這是為人子女應有的孝行,也等於用佛事功德為親人送行。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不論修何種法門都能成就。但在現今末法時期,佛在大集經上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這是因為一切法門都全靠自己修戒定慧來斷貪瞋癡,而且要斷得乾乾淨淨才可以了生死、出輪迴。若修淨土持名念佛,以真「信」「願」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則不論業力大小、念佛功夫之深淺,都可以仗佛慈力,臨終決定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西方,則生死已了,煩惱不生,決定一生成佛。末法眾生福慧淺薄,垢障深重,唯有靠此方便法門,只要有「信」有「願」,持念「南無阿彌陀佛」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極樂。古大德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今天能夠遇到最容易修、最容易成就的持名念佛法門,就不可輕易錯過。眼前機緣一失,難復得矣!
  持名念佛是「大密法」,是至高無上的大密宗,並不是普通的修行。它是非常微妙,深不可測,功德難以思量的妙行。往生極樂世界是以「信」「願」「行」為三資糧。蕅益祖師說:「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其中「信」是關鍵。
  關於信,蕅祖提出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我們最基本必須深信確實有阿彌陀佛,確實有極樂世界。並且確信只要至誠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臨終必定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願」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對這個娑婆世界很討厭,想要離開;一心所嚮往的只是極樂世界。也就是很不喜歡這個五濁惡世,非常願意生到極樂世界去。「信」「願」最極重要,蕅祖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又說:「若信願堅固,則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只要信願堅固,在臨終時,念十句「南無阿彌陀佛」(十念),甚至只是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念),也可決定可以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所以「信」「願」是往生的關鍵。「行」就是持名專念「南無阿彌陀佛」。黃念祖老居士說:「行人不須斷惑消業,但能信、願、持名,決定可以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實不待一心不亂。」
  別的修行法門是難行道,持名念佛是易行道,因為「名以召德」,只要念這個名號就會招來萬德。(「萬德」就是無量無邊的一切功德智慧。)阿彌陀佛歷經多劫勤修,有無量無邊妙德,成佛後這個名號就具有無量無邊功德(萬德),這句佛號是阿彌陀佛歷劫精修,萬德圓滿的果實,稱為「萬德洪名」。我們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每一句都會為我們招來萬德,每一句都使我們獲得阿彌陀佛無量無邊的一切功德智慧。持名的妙用就在這裏。末法凡夫只要能「信」「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發「願」往生,「一向持名」,就決定可以往生。凡夫能夠往生,主要就是憑這一句名號的功德。萬類眾生但能信願持名,沒有不能往生的。由於佛的功德不可思議,所以名號的功德也不可思議。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想像。
  印光祖師教我們:「念佛之人,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金剛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縱使工作十分繁忙,每日早晚十念(念十口氣佛號)也要堅持,必須做到。我們念佛的時候,必須攝耳諦聽,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一字一字,不可太快,字字句句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要聽得清清楚楚,一個字也不可放鬆,這是持名念佛的重點。念佛在精不在多,如果為了要念得多,念得很快隨口滑過,效果就差多了。要真能攝心念佛,才能得到感應。
  修持念佛法門,念佛是正因,改惡修善是助緣。我們最基本也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修十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不貪、不瞋、不痴)。日常生活中所有一絲一毫之善,以及念佛拜佛等種種功德,都應回向往生。並且一定要發菩提心(要成佛、要廣度眾生的心),誓願度眾生。所有修持功德,誠懇為法界眾生回向,回向法界一切眾生同生極樂國。
  現今社會風氣敗壞,人心墮落道德淪喪。近年來殺人、放火、公然毆辱尊親師長,以及搶劫、綁架勒贖、強暴、恐嚇、詐騙、盜竊等種種犯罪層出不窮。而穿著暴露誘惑、邪淫、吸毒等惡風,已成為社會流行時尚。政治惡鬥愈演愈烈,難有止息。眾生惡業共感,使得地震、颱風、洪水、瘟疫等天災接連不斷,相續造成嚴重災情。人禍天災,人民生活一年不如一年,一步不如一步,每下愈況。雪公李炳南老師說:「若認為將來生活會變好,會比現在幸福,這種想法即是迷惑顛倒。」
  印光祖師說:「今之世道,乃患難之世道,人心壞至已極。若不以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為依怙而常念之,則禍患之來無可逃避。倘能預先持念,或在小險中得蒙加被,可以平安無事。縱遇大禍,或冥冥之中得蒙加被轉重為輕,即使不幸大家同歸於盡,死後之去處卻各個不同,念佛人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縱不生西方也能生於善道,決不與不念佛之人,同墮於三途惡道去。」
  清高僧妙空大師說:「救歷劫之苦,念佛為要。或見人、物(動物)有難,力不能救,當急為彼念佛,安其魂識。或清夜朗誦,以施鬼神。凡大兵大疫之年,五更持誦佛名,能消冤厲。」

 
座右銘的啟示 ......法務組長 郭宗旻   Top

                     ─背塵合覺一、涵養道德─博施濟眾                   ─勿損勿伐                   ─純正文辭二、厚培學問─無礙辯才                   ─一切技能                   ─立志強毅三、至誠無息─精進破障                   ─不疲不厭                    ─公益慈善四、圓成事業─轉移汙俗                    ─多人獲度       日前家訊編輯者邀稿於後學,自省無德無學,慚愧之餘,不敢以文應之,唯斗膽淺述 雪公老恩師開示之座右銘啟示,以充其數,祈見者指教焉。學佛首重人格,太虛大師云:「仰止惟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孔門四科中亦以德行為首,可見道德實乃立身處世,成佛作祖之根本。故學佛之初,應以涵養道德為先。涵養者,厚積也,而道德乃形而上學,無形相也,學人應如何涵養? 老恩師開出三帖藥方,即用顯體。第一、背塵合覺,塵者,染污也,五欲(財、色、名、食、睡)、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染污真如本性,致使眾生於三界(欲、色、無色)、六道(天、人、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中輪迴不息,受苦無窮,故應背離。覺者,不迷也,若論其極,則唯佛一人獨當耳,本師釋迦慈尊於千經萬論中,處處指歸,特勸眾生應求往生極樂,以究竟脫離生死,一生成辦也。須知,一句彌陀洪名,具足萬德萬能,乃大覺也。眾生果能信願執持佛名,一心不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則道德日增,成佛可期矣。第二、博施濟眾,「未成佛道,先結法緣。」無論財施、法施、無畏施,均須怨親平等,回向法界一切眾生。第三、勿損勿伐,損者,揭人之短也;伐者,道己之長也。詩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昔南容讀詩至此,三反覆之,孔子讚其心慎言,以其兄之子妻之。佛制十善,口業即佔其四,足見其重要,茍能如古德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則其善大矣哉!論語學而篇「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重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涵養道德之餘, 老恩師勉學子應「厚培學問」,其目有三,先「純正文辭」,文以載道,「語無深淺,有益眾生即是好文字」。故「文字練習暢達」實為學問表達之先鋒。再得「無礙辯才」此非一般好辯者之才,乃具佛之法、義、辭、樂說四無礙辯,如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即是。學者初先練習「言語先計次序」。第三是「一切技能」儒家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佛家有五明:聲明、醫方明、工巧明、因明、內明,上天文,下地理,一切技能均應隨分隨力學習,以為度生之具。然「涵養道德」、「厚培學問」皆應以「至誠無息」之心來學習,至誠者,乃不夾雜、不虛偽之真實心也,中庸云:「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故志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 老恩師云:能具足下列三條,則「至誠無息」達矣!首為「立志強毅」論語子罕篇「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志向、目標一確立,永不更改,如孔子十五而志于學,即以堅強毅力,全心貫注於學習。第二、「精進破障」精純專一、勇往邁進,如勇士披甲突圍,不達目的,絕不終止。第三、「不疲不厭」於所學之事,永無疲倦、滿足之時,如普賢十大願,願願均無窮盡,且身語意業無有疲厭。禮大學篇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謂大覺悟之法,必先明白自己本具之德性,復以此法教化他人,直至自行化他行滿為止。茍能以至誠無息之心致力於明明德(涵養道德、厚培學問),心為之一變,自己之依正二報必轉變,維摩詰經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因其有「時時勤拂拭」之功,原為無明覆蓋之明德漸明,再以己之體證,借純正文辭,無礙辯才表達之,運用一切技能,善巧方便,親近民眾,做眾生不請之友,以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教化、開導眾生,熱心於公益慈善事業〈育幼、安老、社教、濟貧等〉,轉移社會汙俗〈諸如節慶大殺生、人死急搬動更衣、喪葬奢華等汙俗〉,使人人現生得安樂,報盡生淨土,則人之本分盡,菩薩之大願成矣!故普賢行願品云:「此人善來人中生,此人不久當成就」。竊惟此座右銘之啟示,蓋 老恩師一生之寫照,凡為弟子者豈能不奉為圭臬而終身行之者哉!願共勉旃!

 
本家院民進住情形報導 ......編輯部   Top

  截至目前(95年06月30日)本家院民人數共計204人◎安養院民計55人公費安養:18人。男13人,女5人自費安養:37人。男15人,女22人◎養護院民計138人公費養護:19人。男9人,女10人自費養護:119人。男39人,女80人◎日托臨托:2人◎終身安養:6人。男1人,女5人◎本家收容:3人。男2人,女1人

 
慈悲為懷的社長 ......蓮友 李坤海   Top

      在日本企業界老闆一逢屆齡(滿65歲)退休時往往會把經一番艱辛經營的企業交棒給兒子、至親的親人、或心腹的部署,甚至不惜一切從外挖角聘請幹練人才的所謂「空降部隊」等。但有一位與眾不同的社長竟把公司無條件地拱手讓給雙目失明的自屬幹部。對此舉有人批評「太欠考慮」、「莽撞不計後果」、「無智慧」……等。但事實上社長是「慧眼識英雄」,他深知後繼者是「眼盲心不盲」,但有特異能力,必能勝任工作,況且尚有另四名最佳同伴從旁協助下勢必會把繼承的公司帶往佳境。果然不錯,新人接任後滿兩年(平成十七年一月五日),依舊能交出亮麗的赤字業績。這位大慈大悲的社長是日本北海道三榮重建房舍(翻修房屋)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安藤保男。此項罕見實例饒有人情味,非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善舉透過P.H.P雜誌(註二)以「人生紀錄」篇報導後轟動全日本,成為一時傳誦不絕的佳話。慈悲社長和五個部屬共創事業   老社長的安藤原為於北海道旭川的縣建材公司技術師。於十八年前為另闢蹊徑自己創業在原服務公司附近建立一所現今的三榮重建房舍公司,專做舊舍換新、小屋翻造大屋、修葺破屋等工程。本來他離原工作崗位時打算只帶一個心腹部屬,但包括十年後兩眼失明的植松達也(32歲)等四人因感恩安藤無微不至的照顧和耐心的指導技術和欽慕安藤甚具愛心,故決定追隨其後離職。於是安藤及上述心腹及另四名部屬等六人踏上獨立創業的「征途」。   由知心好友們自立創業是值得歡欣鼓舞及興奮。但是對植松來說他自己有不利的缺陷-眼科醫生曾警告他十年後因現存的「網膜色素變性症」以現代醫學是難以治好,故必會失明,屆時豈非必然給同伴們帶來累贅和麻煩?隨繼歡愉的同時,使他一個人在心中一直在「天人交戰」。   對此心中煩惱、善於察言觀色的安藤對植松說:「你的眼睛將來會如何尚不知,但既然我們一起決定來創業,將來是否失明不必罫礙。我發誓將來會照顧你一輩子!」這一句話語給予植松無限安慰與勇氣。老社長的愛心和植松的感恩圖報三榮重建房屋公司自創業伊始由虧轉盈,業績順利衝長。本來追隨而來的五人中營業經驗較遜色的植松(原於建材公司專做蒸氣爐),經一番認真學習磨練後,終於出類拔萃地創造出刮目相看的業績成果。但是他一直窒礙畏懼的眼淚終露現更惡化的兆候。那就是有一天傍晚他從現場回到公司的途中與腳踏車相撞,雖然雙方有驚無險,但他的視野顯然已成狹窄幾乎要失明。此時他回想十年前眼科醫師所診斷是正確的。   嗣後安藤知其事,要他繳回汽車鑰匙(公司公用車)並慎重其事地說:「萬一又發生車禍怎麼辦?今後不準開車!」連一向慈悲待部下的安藤這時卻以聲色俱厲相向。一個營業人每天距現場與公司之間不能無車,如此形同被公司「炒魷魚」一樣,植松邊傷心流淚邊向安藤提出辭職書,然而安藤露出從來未見過的凶惡相並粗暴地說:「你的工作有無是我這個總經理決定的呀!難道你忘了我曾經對你發誓要照顧一輩子的諾言!」植松即將失明安藤早已知,他決意讓植松一起繼續幹下去!安藤把「四好」(註三)表現的淋漓盡致,另植松感激涕零。翌日,同事們以車子接他到營業現場,然後故意讓他下車,然後從翻修房舍現場一家一家地徒步環繞,無論酷暑寒凍的日子憑一支拐杖半摸索走到公司,有時常徒步半天才到達公司。這種舉措是安藤故意安排的「恨鐵不成鋼」的磨鍊。顯然植松通過了公司與現場來回完全靠自己的考驗。過了一年,安藤對植松說:「從今天起由你來當經理」,這對植松來說目前對營業頗具自信,且現場工作不輸任何人,但是對經營既一竅不通,且從沒當過經理,自己真能勝任嗎?因此他專心一致地學習和勤勉於工作,甚至星期例假日獨自於公司持續工作。因為他認為不論何事非得依賴別人不可,如此不是給人帶來麻煩和困擾嗎?是故至少藉做更多工作來回饋大家。從此植松更熱衷於工作,每天多次涉足現場,用手敲打牆壁,以腳猛踏地板,藉捲尺量天花板及柱子等各基礎材料,施工方法、規格等是否恰當?以求了解。雖然眼睛看不到,但別的感覺逐漸敏銳起來。有一天,安藤問植松說:「你眼不見無法開車,以自力無法到風景區玩。我有每星期例假日開車兜風或登山遊樂的興趣,那麼你的興趣是什麼?」這唯有信賴關係者,單刀直入的質問。植松擲地鏗鏘地答說:「唯有工作!」這是六年前兩人的對話,以時間說只是幾分鐘的會話,但對植松的一言,安藤覺得心中震撼大受感動。被指名後繼者人一過65歲總得讓路給後進者,安藤老早就考量培育年輕一代人口則企業無從發展。那麼到底把公司由上述五人中揀選何人呢?於是他把這五名幹部送至後繼者研修會單位受訓三天,然後根據該單位客觀的研判來定後繼者。當研修一結束根據專家的分析結果,植松的評價被排斥於四名之外,另言之他無資格當企業繼承者。原因無他雙目失明是負面的最大缺陷。   為何人為適當後繼者事,安藤持續考量一個月之久。迫近過年的十二月十三日(平成十七年)植松被請入總經理室,安藤一劈頭就告知植松說:「新年一到我任命你為本公司的總經理!」但為植松婉拒反而提出辭書表示不幹了。在植松的想法是:「他根本無資格當一社之長,失明的他今後只有給公司帶來更多麻煩,何況社員已達五十餘人,我沒有把握負責保護全部社員及彼等家眷的生活……。」故他直截了當地報告安藤說:「本人不答允!」早就預料植松會嚴拒的安藤,以氣憤地摔東西般並高八度音階說:「你不能拒絕,因為這是本公司的業務命令,若你不能聽從命令指示請你離開本公司!」這句含有愛心的叱責,背脊好像被強壓住的植松又感動又感激,不禁潸然淚下。「人嘛任何人都有缺陷,世上無完美的人。不過,問題是在於其人是否能掩蓋缺陷而努力著。我認為植松必定能做到。因為在六年前他對我說『我自己的興趣是工作。』憑這麼一句話我下定這一賭!」對上述場面安藤做了如此回憶。去(平成十七)年的一月五日三榮公司舉行創業人員的簡單慶祝宴會,會中安藤贈送銀獎盃給植松,接著大家大啖大飲一番。至夜八時宴畢,安藤偕老伴一齊走上歸途。於車中妻子問說:「彼等五人今後會如何呢?」蓋因五人屬同期人,或許另四人搞不好對植松的就任社長有所不滿也說不定。對妻子的發問安藤卻一時難以回答。說真的,正如妻子所問若不幸言中,對公司必造成傷害,這是安藤唯一寢食難安的心事。翌日,五名成員們都露出宿醉臉孔上班。據說彼等嗣後繼續至深夜傳杯而飲,還拿出安藤贈送的大銀盃將其灌滿五人輪流啜飲,以表示慶祝植松的就任社長。聽到此訊息的安藤為之感泣不已。他猛然回憶起植松曾對他說過:「我雖眼盲但心不盲,何況還有同心同伴,這是我的福氣,對彼等的感恩無一日或忘……。」植松的這一句話深深烙印於安藤心版中。這句頗具印象深刻話語一瞬間令他堅信三榮建房屋公司必然會發展!(文來自P.H.P雜誌中「與頂好同伴創業」一文中整理彙萃)。(註一)為總經理。但有時由董事長兼任。(註二)由日本「經營之神」美譽的松下幸之助創刊的雜誌。(註三)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人、做好事

 
生命的重量 ......菩提醫院徐秀寶院長   Top

  常常我們在祝壽時會祝人壽比南山,希望能活得長一點,作皇帝的甚至想盡辦法煉丹來延長生命,然而生命長短怎麼論斷呢?十多年前,有位年輕患者,大約二十來歲左右,這個年輕人從小就因為一邊腎臟良性腫瘤而切除一個腎臟,長大後卻發現另外一個腎臟竟然長出一個惡性腫瘤,發現時已經轉移到肺部,剛開始去看他的時候,只覺得這病房擺設一應俱全,就好像家中生活一樣,等知道他是末期癌症患者,心中想法自然不一樣了。但是病人卻不知道是末期癌症,由於已經肺部嚴重轉移,每天喘息不已,情況一日比一日嚴重。有一天,他就把值班醫師找來,問他為什麼來醫院這麼多天,喘氣狀況為什麼都治不好呢?值班醫師於是翻了病歷,告訴他惡性腫瘤怎麼好得了呢?隔天他要求安樂死,那是不可能同意的事,過沒幾天,病人因為失去求生意志,很快就死了。同一個時期另外有一位阿婆是胰臟癌患者,也是轉移,肚子可以摸到好多大大小小腫塊,整個肚子轉移了。每天痛啊、常常打強力麻醉藥止痛。有一天血壓往下降了,通知家屬可以回家了,回家以後卻死不了,痛啊、痛啊。人如果到這個時候是否還會想延年益壽、壽比南山?而另外一個人,在螢幕上飾演超人的克里斯托夫,在生活中因騎馬跌傷造成全身嚴重癱瘓,雖然只有頭還能動,但他不屈不撓再從事導演工作,在有生之年,致力於推動頸椎研究和胚胎幹細胞研究有相當之貢獻,讓後人得到相當之助益,他不但是螢幕上的超人,他也是現實社會中真正的超人。時間,是一個相對的東西,高興快樂的時候過得好快;痛苦難熬的時候,卻是度日如年。   心念、境界,是可以改變的東西。心念強,可以改變生命的長度、重量,當然也可以改變它的質量,讓生命發揮它最美的一面,成為一位真正的勇者。

 
生命的記憶人物專訪─趙奶奶 ......社工組整理   Top

     今天我們所要訪視的老人~趙奶奶,她很和藹,也很友善,雖然奶奶她已經76歲了,但是在整個訪視過程中令我們感到最驚訝的,是奶奶的記性十分得好,對於她的生命歷程她都記得非常的清楚,而她的人生也是十分的豐富,讓我們收穫許多呢。   趙奶奶的家鄉是在山東,但她卻是在十分寒冷的哈爾濱成長,家中有九個兄弟姊妹,但不幸的是,其中有一個夭折了,她的父親因為自願參加了張作霖將軍所創之講武堂而開始了軍旅生活,她的母親從師範學校畢業後不久便和父親結婚,母親的家世在當時十分的不錯,因為趙奶奶的外公是一位俄文翻譯員。奶奶在14歲時就進入了當時的臨時政府的半軍化鐵路局裡擔任交換台的工作,她的服務單位是牡丹江分局下城子電務工區,工作主要是協助各地區的鐵路站與站之間的連絡,之後奶奶還晉升到電話班長的職務,管理一個部門呢!據說在當時他們工作時並沒有薪水,而是配給小米或其他的生活必需品的供給制度。   離開了哈爾濱之後,因為工作的關係奶奶開始從小農村由東北往南走幾乎中國的各個省份都去過了,後來奶奶輾轉來到了北京考入北京舞蹈學院就讀,就此展開了奶奶一生和舞蹈密不可分的緣份,奶奶曾經兩度考入北京舞蹈學院,從原本的師資班到後來的編導班,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奶奶認識了她的第一任丈夫,聽說當時他們兩人還是班對哦!而且後來還是在學校裡面舉行婚禮的呢!在當時可算是一項創舉,因為沒有人這麼做過,學校的校長還特地空出一間房,讓他們當成新房,而且也在他們的婚禮中擔任證婚人,這種經驗還真是永生難忘。   從奶奶的言談中,發現奶奶真得十分的喜歡舞蹈,因為她深信舞蹈是可以啟迪智慧的,而且也可以幫助人們全面的發展,奶奶更是對那一段學舞的時間念念不忘,從教舞的俄羅斯籍老師到芭蕾舞都讓她如數家珍。   奶奶也和我們分享在那段抗美援朝,遠赴朝鮮表演的日子,他們演出的時間大都在晚上,因為大部份的人們白天都躲在防空洞裡,只有晚上才能出來走動走動,在奶奶的記憶中那些來看表演的人手上所拿的手電筒連接起來就好像一條很長的火龍,這對奶奶來說,真得是一輩子想忘也忘不了的景象,我們真得很佩服奶奶在那樣艱苦和危險的時候願意遠赴朝鮮,因為這就等於是拿自己的生命作賭注,雖然當時的戰事已暫停,但是如果在表演的時候剛好有敵軍來襲,那可能現在她就不會在我們面前了,而且奶奶也告訴我們,有些同伴在表演時就犧牲了。奶奶的舞蹈之路到了1980年代時,到達了巔峰,從南斯拉夫表演回來後,就成為上海芭蕾團的副團長,在當時中國只有兩個芭蕾團呢!   而奶奶她在臺灣的時間比我們還要來得短,只有12年而已,並且在4年前才正式拿到臺灣的國籍,奶奶會來到台灣是因為想要再找個老伴,陪她渡過後半生,但她的第二任丈夫卻在幾年前,不幸的病逝了。其實我們十分的心疼奶奶現在只有自己一個人住在臺灣,雖然她和第一任丈夫有三個女兒,可是礙於她們的國籍大都是中國籍,所以想要來到臺灣不是那麼容易,但是從奶奶的言談中,不難發現奶奶真的是一個十分樂觀且堅強的人,就算一個人在臺灣、就算經濟況狀不是很寬裕,但是她還是很開朗、很熱情,她會自己找很多事情來做,不讓自己有空閒的時間,她也覺得自己靜不下來,真的是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人。   我們在這幾次的訪問中,從奶奶的身上得到了許多收穫,也感受到某種生命的力量,只是現在的我們歷練沒有奶奶來得多,經歷也不到奶奶的十分之一,還無法完全體會到奶奶給予我們的精神,畢竟我們的生命歷程還不到奶奶的一半呢!   奶奶在述說她的生命歷程裡,讓我們不禁佩服奶奶的經歷,奶奶的一生似乎是說不完的故事,並非三言兩語就可以道盡的,想想奶奶她的大半輩子都和她最愛的舞蹈在一起,擁有那麼多不同於一般人的經驗,走過中國那麼多的地方,最後雖然離開了自己最熟悉的土地,獨自一個人來到了陌生的臺灣,對於她的勇敢、她的堅忍,我們真的只能為她精彩的一生給予最大的喝采和讚賞。

 
學生志工服務感想發表 ......輔導員 陳奕華 整理   Top

  姓名:蔡尚甫學校:亞洲大學科系:醫務管理學系一年級感想:這次在仁愛之家的志工服務裡,我體驗到了和之前不同的經驗,在陪伴長輩中,我遇到了幾位比較特殊的。其中有一位日托的阿嬤,她的記憶仍然停留在自家的日常生活裡,甚至把我當成她的家人,說要幫我煮飯、洗衣服。想起來還真是令人窩心,另外還有一位剛來的爺爺,整天一直吵著要我帶他去找他的家人,不過他的家人也是因為生活忙碌,無奈之下才把他託付給我們的,不過我還是能理解他想家的心情。而最讓我感到開心的是,我遇到了很會下棋的爺爺,讓我在棋藝方面增長了許多,希望下次有機會能夠再和他切磋一番。姓名:郭冠吟學校:朝陽科技大學科系:社會工作系一年級感想:很快的,從事志願服務已有半年時光了,上學期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的領域中服務,於是決定了這學期將往『老人』的機構學習、摸索,希望能夠一步一步的接觸到社工的各個領域。第一次到菩提仁愛之家時,心裡其實是十二萬分的緊張,因為我的台語不太好,再加上很少一次面對這麼多位的長者,覺得好像連說話也會打結,手足無措。不久,在社工人員的帶領之下,很快的就克服了心中的恐懼了,也許就是因為大家的『親切感』,把我心中的恐懼一點一點的消除了。   在菩提的日子,為我充實了寒假短短的時光,也新增了許多體驗,像是:陪一位不太熟的婆婆上市場,雖然我常和外婆到市場買東西,不過和一位半陌生的老人家購物是一樣挺新鮮的感受,而且一路上一直都是提心吊膽的,很害怕我照顧得不好,讓老人家有些許閃失;還有一次,我努力的用我很破的台語跟阿公聊天,不斷的聊天散步、聊天散步,直到阿公累了。   這些日子下來,收穫良多,學習到如何安撫老人、陪伴老人,學習觀察老人的習性與一舉一動,也有一點小小心得,卻也感到十分心酸,老人家奮鬥了一生,年紀大了卻被病魔纏身,不然有些則是孤苦無依,最殘忍的是,曾遇到老人家含辛茹苦的把孩子帶大,老來孩子卻不願意以同等的心照顧自己。真的,我們真應該多多關心身邊的老人家,不管你是否認識他。姓名:呂尚玨學校:亞洲大學科系:醫務管理系二年級感想:  這學期在復健師那裡學到很多的東西,他告訴了我們很多關於復健的儀器,也跟我們說了很多老人家經常不動,肌肉都會很容易萎縮,所以必須時常幫他們按摩或是做些復健,讓他們肌肉萎縮的情況不再持續嚴重下去。有些老人家的手甚至都已經彎曲了,即使勤勞地幫他們按摩、復健,也不會有好轉的時候,不過按摩和做些復健,可以幫助他們血液循環讓手腳可以不再繼續萎縮下去。總之,這學期的收穫還不少,也很開心能夠在菩提仁愛之家當了一年的志工,謝謝大家的照顧唷!在那裡真的讓我成長了不少,雖然已經沒有機會再去仁愛之家了,但是我會永遠記得在那邊待過的日子。姓名:陳佩妤學校:台灣師範大學科系: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家政與家庭生活教育組感想:  一開始來擔任志工的原因是在學校修了老人學這門課的課程要求,我想,我們總是學了許許多多的理論,包括這堂課也不例外,介紹了很多老年人在各方面,無論是心理生理上,面對轉變會遇到的狀況,以及應對方式等,我們也總是紮紮實實的記下這些理論,並且消化到自己的成績中,實質的經驗可說是少之又少,所以我真的很感謝有這次機會,自己能夠親身經歷,並且藉此對自己的所學做更深一層的了解及感觸。  由於家中的長輩和自己的接觸並不多,若不是逢年過節很少有機會相處,所以我在面對長輩上並不擅長,又因為台語很不輪轉,應對上也有點障礙,對我來說一開始很困難,不太知道應該如何下手才對,但由於阿嬤和阿公們都很熱情,很多都會主動和我聊天,不久後就習慣和他們的接觸,我覺得阿嬤阿公都很可愛,也很好相處,能陪伴他們很榮幸。   我覺得理論和實務上的搭配是最理想的學習方式,真的很高興有這次體驗的機會!姓名:高俊傑學校:亞洲大學科系:醫務管理學系一年級感想:這學期是我第一次到菩提仁愛之家當志工,上階段是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兒科病房當志工,之所以會來到菩提是因為想說要換一個對象環境服務,從以前就沒有服務過老人的經驗,所以來到這裡的確讓我學到很多,服務到來自不同生活背景的長輩!在這裡第一次學到餵老人家吃飯,剛開始很不習慣又會怕老人生氣,每一次餵飯都要很謹慎注意,當餵完的時候心中莫明出現成就感,感覺還不錯,再這服務期間,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老人是吳震阿公,每次去找他聊天,我幾乎都跟他聊一些家鄉味,他本身是四川人,而我雖然不是,但以前地理課學過,所以還可以跟他聊一些些,最精采的是他居然唱歌給我聽,唱一些四川的民謠,整個嚇到我了,不過跟他聊了之後,他嘴巴一直不停再說一個女人的名字那是他老婆的名字,聽護士姐姐說他很愛他的老婆,所以會一直掛念著她,這大概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吧!之後有空一定會回來菩提服務,看看一些可愛的老人。姓名:朱其文學校:亞洲大學科系:醫務管理學系二年級感想:   這學期是我第二次到菩提仁愛之家當志工,對環境和社工姐姐都不陌生,所以很快就能做好該做的工作。   這次當志工有做幾樣上學期都沒做過的事,像是在廚房幫忙、還有跟著復健師姐姐學習事務,這些事務讓我獲益良多,在廚房幫忙準備一些食材是一件很不錯的事,因為學會後,在家也可以幫忙家裡做家事。   這次學到最多知識的是和復健師姐姐一起幫爺爺、奶奶做復健,因為從來都沒有接觸過,所以對於復健儀器和使用方法都不太了解,但後來經由復健師姐姐清楚的講解後,使我對這些儀器都有一定的了解程度,而且復健師姐姐還有跟我們說了很多現今有關於老年人復健的相關事情,很謝謝復健師姐姐親切的指導,讓我在復健這方面有許多的知識。   這次是最後一次當志工了,仔細想想這兩學期當志工的景象,讓我覺得很不捨,因為菩提仁愛之家的社工姐姐還有廚房的阿姨們,都對我們很照顧,而且我也很開心能夠陪伴這麼多的爺爺、奶奶渡過這一年,也希望爺爺、奶奶們的身體能越來越健康!

 
「失智老人創造世界」讀後感 ......德嵩   Top

   今年過年時將這本書讀了一遍,或許因為本書是翻譯語言的關係,可能要多讀幾遍才能更確切的掌握書中的實義!當然,全書的用語還是相當明瞭的!這本書的標題是「失智老人創造世界」,乍看之下,會直覺又是一本對失智老人充滿熱情的書,讀過之後,當然是如此沒錯,但「創造世界」這四個字好像還有其他意涵,其中包括「失智老人在養護中心的群體生活」、「對於該群體生活的尊重與了解」、「該群體生活的社會性」、以及「從該群體生活所體會到的人生意義」等,這是末學讀了一次之後,所得到的簡單輪廓,或許還不完整,但總是先拋磚引玉一下吧!   首先,「失智老人在養護中心的群體生活」,作者開宗明義就陳述,這本書所描述的並不是發生在一般家庭內的事件,而是針對一些過著團體生活的失智老人們所做的生活紀錄。而事實上,作者從頭到尾也有意無意的要呈現出失智老人待在養護機構的優點,這跟我們的「在地老化」似乎是相對的陳述,或許在失智老人這一塊,群體生活是格外有意義的。   其次,「對於該群體生活的尊重與了解」,相信看過的同仁,都會訝異一點,書中所描述的很多對話,事實上,該要有人介入了,怎能容許這些老人已經產生甚至是肢體衝突的爭吵呢?怎能容許老人對硬體設備的移位或少許破壞呢?然而在書中,我們很少看到有工作人員介入的情形,作者本身也一直是扮演著觀察陪伴而非強勢介入的角色,這讓末學體會到更為包容性的態度!   第三,「該群體生活的社會性」,末學想,作者用了很多社會學的方法與思維,甚至讀完之後,末學想像未來可能會有一門新的學科出現,叫作「失智者社會學」,當然,恐怕也沒那麼容易啦!什麼是社會學的思維呢?通常透徹的社會學思維會讓人產生無力感(至少對末學來說是如此),作者在第一百七十九頁末尾說:「隨著自己對實情的進一步接觸,『人類這種社會性動物。』這句話也不斷地灌輸入末學的腦中。就這樣我發現失智老人原來和我們沒什麼兩樣,因而感到心安,同時也對我們人類不管身處任何狀態,一樣無法從社會性動物的框架中跳脫一事感到一股絕望感,這種安心感與絕望感糾結在一起,令末學陷入一種無法言喻的情緒之中。」這當中所說的框架,就是社會學感興趣的部分,所以會有社會決定論的論調,當然,把失智者群體當作一個社會來研究,應該是作者的主調,這麼做,真是很有意思,而且從中可以發現很多對照顧上來說很有幫助的訊息。作者最後在第一百八十一頁說,「失智老人的世界是他們藉由自己的觀點所創造而成。在這層含意下,他們的世界也稱得上是常識的起源之一。」這段話讓末學想起大二時上「文化人類學」這個探索原始民族社會學科的情形,好像失智群體也形成一種原始社會,其文明將從頭開始演化,而常識也逐漸形成!   第四,「從該群體生活所體會到的人生意義」,末學想這個部分更屬作者本身的「終極關懷」與「哲學」,從這邊更可以看出一個沒有「哲學」層次的專家是很難有深度的,作者本身有「哲學」層次,所以更可看出本書的深度,首先,作者在第十一頁說:「若能藉由這種做法來解讀他們所傳達的含意,儘管只是極少的一小部分,但我相信這一定能反映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關於這條人生道路,作者在第六十四頁也提到一些:「認為失智老人喜歡和家人住在一起,這樣對他們才算幸福,但事情並不應該想得這麼單純,……,當失智老人從這些不自由與規範中解放出來時,便能獲得自由,他們親身表現出這點。」看來作者生長在戰後的日本,或許又受到社會學思維的影響,對於所謂的「家庭神話」應該是有一些定見的!作者在第一百一十二頁又說:「傳統家庭制度下的女性,長久以來都被用一種負面的說辭所描繪,他們必須刻苦、堅忍、懂得壓抑自己。……那聲好不容易獲得解脫的深切嘆息,以及〈嗨咻〉一聲倒坐在蓆子上的模樣,就像是她滿腹憂鬱所吐露的心聲。」這當中又看到女性主義哲學的思維!   簡單陳述這些感想,還是得說,這書只讀了一次,如果能多讀幾次,應該可以有更多收穫,不知其他同仁看了之後覺得怎樣呢?(取材自本家員工網路討論區)

 
活動報導─友善職場 ......總務組   Top

     本家參加2007年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舉辦之「友善職場」優良事業單位評選活動,並通過決選獲得「友善職場」的認證。友善職場的標章代表企業提供一個無歧視、重視平等的職場,職場中,兩性員工彼此尊重、合作,並共同承諾成為企業永續經營的職場夥伴。   本家友善職場措施如下:一、 協助女性員工生涯規劃諮詢及訓練,例如:協助照顧服務員取得行政院勞委會丙級執照,並進階訓練使其具備小型養護機構負責人資格。鼓勵尚未取得護士證書、社工資格之同仁進修及報考。對員工參與公益議題研討會或訓練給予公假,優於勞動基準法和兩性工作平等法的規定。二、 依法訂定頒布性騷擾防治及懲戒措施,定期於院民會議、行政例會及養護會議宣導性騷擾防治教育。邀請高等法院檢察官辦理性別歧視與性騷擾防治法律講座。三、 本家工作規則規範:對於經本家考核合格之員工,得依其能力、工作表現態度、勝任程度調升其職務,從未以性別為升遷之條件。四、 本家於招募、甄試進用分發,無性別之設限,目前男性同仁15位,女性同仁63位,各組均有配置。   透過「友善職場」的認證打造兩性平等、尊重與合作的新職場文化,為兩性平權跨進一大步。

 
本家大事紀 ......主任室   Top

  ◎九十六年上半年度96.01.01元旦下午主任參加台中蓮社舉行聯體機構座談96.01.06大悲懺法會96.01.08法律講座96.01.09台中縣立光復國民中小學來訪養護會議96.01.10年度人評會96.01.15手工藝課—耕讀園出遊96.01.17員工年尾聚餐96.01.19臘月佛七96.01.21大里佛光會送臘八粥與本家結緣96.01.26院民會議96.01.28法務志工大會96.01.30姚碧珠師姑請來二米立佛像供於雪廬紀念堂96.01.31文書人員參加性別主流化研習班96.02.04圍爐96.02.05主任參加聖公周老師往生週年紀念法會96.02.06同仁代表參加菩提醫院旺年會96.02.07志工年度聚餐彭組長、社工員、護士參加失智症研討會96.02.08台中一中校長前來慰問賴選師姑96.02.10院民及同仁代表參加台中蓮社圍爐96.02.15台中縣政府春節慰問院民本家榮獲勞委會評定入選友善職場96.02.16院民寫春聯活動96.02.17總務組舉辦除夕夜特別節目96.02.18大年初一自公徐老師前來靈巖書樓上香96.02.24報恩法會96.02.25主任參加台中蓮社召開聯體機構聯繫會議96.02.26新春開工儀式96.02.28送餐志工餐敘96.03.01法務志工茶敘護理護理人員參加護理品質與病人安全研討會96.03.02歡欣鼓舞慶元宵96.03.05彭組長參加內政部舉辦年度計畫研習三天96.03.07大悲懺法會彭組長參加老人福利機構工作計畫研擬班96.03.08養護會議96.03.09太虛紀念館室外升降機完成96.03.12植樹節活動念佛三天96.03.13太虛紀念館恢復每週講經活動晚上簡常董開講往生論96.03.20秘書參加老人福利機構評鑑說明會96.03.22中台醫管參訪96.03.23支援接待斯里蘭卡法師一行六人參觀菩提醫院96.03.28院民賴選代表本家至中一中發獎助學金96.03.30院民會議96.03.31家屬座談會96.04.01同仁支援慈馨兒少之家落成典禮96.04.02協助菩提醫院舉辦創立45週年回顧展96.04.03養護會議96.04.08院民及員工十餘人參加台中蓮社皈依儀式96.04.09法律講座96.04.14護理人員參加初階傷口護理研習會96.04.19念佛三日96.04.17春天的演奏會─瑞城國小愛心媽媽國樂團96.04.17院民年度體檢96.04.19主任及彭組長參加老盟舉辦小單元照護研討會96.04.21護理人員參加人文關懷護理研習會96.04.22護理人員參加長期照護機構用藥安全研習會96.04.24陳輔導員參加台中縣政府志願服務會報陳社工員參加勤益大學校外服務學習說明會96.04.26員工年度體檢96.04.27院民會議96.04.29第九屆第六次董事會議96.05.04大悲懺法會96.05.05護理長及護理人員參加護理倫理與法律研習會96.05.08我愛的人忘了我─認識老人失智症96.05.09念佛三天96.05.11創辦人朱斐老師自上海歸來96.05.12感恩心慈母情─母親節慶祝活動96.05.14法律講座96.05.17物理治療師參加輔具選擇與應用研習會96.05.18心肺復甦術訓練社工胡督導參加朝陽大學提升社工系學生專業能力本位課程96.05.20創辦人朱斐老師北上參加樂生療養院棲蓮精舍浴佛法會96.05.21主任參加老人機構協會舉辦機構評鑑說明研習96.05.22創辦人朱斐老師開講普賢行願品96.05.24清涼浴佛法會96.05.26法務組志工大會96.05.27創辦人及董事會代表參加董事長千金文定之喜96.05.28社工組胡督導參加北部機構評鑑研習96.05.29手工藝課出遊─畫陶之旅96.05.30員工郊遊兩天96.06.01常務董事張慶祝於自宅念佛聲中自然往生96.06.03大悲懺法會96.06.05養護會議96.06.08念佛三天96.06.11翰墨閑情─老人書法研習營故張常董紀念法會於太虛紀念館舉行96.06.12龍粽慶端午故張常董奠禮於太虛紀念館廣場舉行96.06.14護理人員參加病人安全與實症護理研習會     台中一中校長前來慰問賴選師姑96.06.15護理長及彭組長參加南部機構評鑑說明    台中縣政府發端午節慰問金96.06.20自公徐老師前來拜會朱斐老師並探望蔣俊義老師96.06.21報恩法會96.06.24故常務董事林進蘭往生三週年於台中蓮社舉行紀念法會96.06.25上午法律講座下午消防演習96.06.26與老人福利機構協會合辦中部機構社工研習96.06.27象棋大賽96.06.29院民會議暨清潔必賽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