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導覽

菩提家訊第48期

朱斐老居士共修易得一心

編輯部本家董事會資料補正

編輯部陳總統與本家院民的一席話

簡常務董事「長期照顧產業管理議題研習會」開幕詞

主任室「壽終正寢」是否是一種奢望

秘書 游青士雪公理想中的菩提仁愛之家的實踐與檢討

編輯部本家院民進住情形報導

法務組悼念本家長期志工-林母黃碧玉老居士

社工員郭姿君關於團體工作

前明倫廣播社社長 黃懷中老居士養 生 、 保 健

社工輔導胡維慶推動照護革命

社工組朝陽慈青、明道慈少訪本家記實

詠翔菩提打工心得

院民家屬 周秀岑我的母親與菩提

護理長楊瑪瓈老人跌倒之護理

德嵩本家網站介紹

護士蘇慧敏談老人保護

共修易得一心 ......朱斐老居士   Top

  編者按:本文乃本家92、11、17「佛三法會」期間,蓮友恭請創辦人朱斐老師開示之內容。
  
  各位師姐、各位師兄,阿彌陀佛,大家好:
  
  結七念佛,剋期求證。求什麼證呢?要在七天中得一心不亂。你們這次佛三,雖祇有念佛三天,但目標是一樣的;即使一天也一樣。不過要在一天中求證,就比較難些,三天則比七天難,但比一天則易。如果要拼一下,台語說的好「要拼才會贏」。如努力的話,一天也能得一心。
  
  但念佛為什麼要求得一心呢?因為獲得一心後,將來臨命終時,要往生西方阿彌陀佛那裡,就有了把握!否則三心二意,是不能往生西方的。
  
  且不管念一天佛、或三天、七天,只要大家集合在一起念,這就叫做「共修」。比起自己一個人在家念佛,要想獲得一心,就容易多了。那你說「共修易得一心」,又如何容易呢?且分三方面來說明:
  
  一、人坐佛海中
  人一多,念佛的聲音就似海潮音,遍滿虛空,滔滔不絕,念佛的人如入海水中,只聞水聲;而行者身坐於一片念佛的音聲中,如坐佛海,最易得一心。
  
  姑舉一例:我在佛曆二五○○年五月月圓日,參加泰國舉辦的廿五佛教紀元慶典,大會中有二千五百位比丘,同時唱誦梵音,聲如洪鐘,又似海潮音,我們在場的人聽了,被它打動整個身心,如沐浴於音聲海中,清涼舒暢,無法用言語、文字來形容!
  
  再舉一例:我們在獅頭山打佛七,因為佛殿多是一半在山洞中,一半在洞外,在洞內念時有迴音,佛聲能迴入各人耳中,這種場合念佛,也頗易獲得一心。這只是二個例子,與我們共修念佛,也有關係。
  
  二、此方耳根利
  我們人的耳根最利,一切的音聲入耳,能薰心識。如和善的音聲,薰心亦善;如是粗暴的音聲,則薰心亦惡。現代的殺伐之音、靡靡之音,都能薰人心起殺傷、淫亂的意念。如換一句萬德洪名的「阿彌陀佛」聖號,此為音聲中最清淨之音,薰人心亦清淨,「心淨則佛土淨」矣。
  
  娑婆世界是釋迦世尊所教化的佛土,本亦清淨,但我人見到的娑婆是一個五濁惡世,這因為我們凡夫心濁,所見亦濁;在佛陀則因心淨,所見亦淨。我們念佛,即念亦清淨,逐漸可以轉污濁為清淨矣。
  
  三、洗身口意垢
  佛聲既似海潮之音,念佛共修的人,身如沐浴在佛聲海中,宜作觀想:如沐浴於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池中,外洗身口汙塵,內滌心意罪垢,身口意三毒俱除。身心清淨,還怕不得一心嗎?
  
  地藏經中說:南瞻部洲周圍為鐵圍山,我們若作惡業,便難脫圍而出,因為地獄就在鐵圍山中,如果你造的是五逆之罪,如殺父、殺母、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和合僧等,都是「阿鼻之因」!阿鼻即無間地獄。今日世界殺父母者每見諸報端,比比皆是,這些人實可憐愍者!但何謂「破和合僧」呢?所謂僧者是佛教和合的團體,如挑撥、離間,損害此一和合的團體,叫做破和合僧,僧是出家修行的人,僧團則泛指在家、出家的佛教團體,今天這兩個團體糾紛時起,是有人在破和合僧團,其目的無非為了名和利而已!阿鼻地獄可怕呀!希望造作者快快醒悟!來參加我們念佛共修,因為念佛共修的人不同,一則他們不會去破壞、分裂佛教團體;二則他們常沐浴在佛聲海中,可借此佛聲海的衝力,衝破鐵圍!自由自在的天地,頓現目前,還怕什麼鐵圍,還怕不獲解脫、往生西方嗎!
  
  因此,我希望大家要多來共修念佛,比單獨一人念佛的力量大,易得一心,易出苦海!
  
  現在請大家放下萬緣,繼續提起正念,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去佛聲海中、八德池中,沐浴身心清淨吧!

 
本家董事會資料補正 ......編輯部   Top

  上期家訊,關於本家歷屆董事會介紹資料,有所遺漏,經查菩提樹雜誌五十三年七月八日出版,一百四十期新聞版所載「菩提救濟院正式成立資料」:
  
  菩提救濟院董事會奉省社會處以53、5、19社五字12244號令准予成立,並於六月十三日由創辦人李公炳南、黃雪銀、朱斐三人召開第一屆董事會議宣布正式成立「台灣省私立菩提救濟院」。第一屆董事計聘:于凌波、林看治、呂廖阿員、萬張佩環、張慶祝、林進蘭、林采蘩、池生妹、周慧德、李繡英、郭阿花、鄧慧心等十二人,加上創辦人為當然董事等共計十五人。
  
  董事長由三創辦人互推李老師擔任並兼常務董事。另二創辦人為常務董事。另聘林看治為救濟院長。

 
陳總統與本家院民的一席話 ......編輯部   Top

  編者按:民國90年7月,桃芝颱風襲台,台中一中楊(吉吉)翔同學與其母於返家途中,因颱風造成東門橋樑斷裂而落入河中,一死一失蹤。其父徘徊斷橋旁,不慎失足落水不治,從此一家天倫夢碎,僅留一高齡祖母(賴選師姑),經政府機關安排住進本家。民國92年7月5日,東門橋重建工程落成,陳總統於剪綵之前,特別撥空來本家慰問賴選師姑,希望能撫平其內心的傷痛。以下為總統對院民的談話。
  
  菩提仁愛之家各位董事、各位同仁、歐巴桑、歐吉桑,大家平安,大家好:
  
  菩提仁愛之家辦得這麼好,可以關心大家、照顧大家,讓大家能夠平安、順遂,沒有任何擔心與煩惱,這都是咱們董事長、全體董事和同仁,大家盡心盡力的成果。阿扁在此要代表政府,表示敬意和感謝之意。
  
  當然在此也要拜託大家,一方面照顧自己,如果可以的話,還可以關心別人。阿扁非常關心賴老太太她兩年來在仁愛之家的生活情形,因為桃芝颱風的關係,致使她的兒子、媳婦和孫子發生這件不幸事情,但是八十幾歲的賴老太太卻能勇敢站起來,來到我們仁愛之家受到這麼好的照顧,讓她日子可以過得更好。
  
  但是更令我感激和欽佩是,賴老太太一方面照顧自己,一方面還能夠幫忙其他老人,幫忙餵飯、幫忙端碗、照顧大家,這就是仁愛之家博愛的精神;就是說付出,我們才能夠來分享。所以我們大家在這裡得到這麼多的照顧,也要飲水思源,這是政府和民間大家分工合作非常好的奉獻。
  
  再一次向大家表示敬意,也拜託大家多多保重、照顧自己,過著更充實的生活。謝謝….

 
「長期照顧產業管理議題研習會」開幕詞 ......簡常務董事   Top

  編者按:本家在內政部補助,以及朝陽科技大學企管系師生鼎力協助下,於9月5日舉辦一場關於「長期照顧產業管理」議題之研習。希望藉由這次的機會,以管理角度來探討「長期照顧產業面臨高齡化社會的挑戰問題」。研習當天,與會人士包括全省各地的老人安養、養護機構負責人、行政人員以及本家工作同仁等,共約一百二十人。由於本家李董事長榮輝有要務在身,不克參加,故由簡常務董事金武代為主持,同時林常務董事進蘭亦蒞臨指導。以下為簡常務董事開幕詞摘要。
  
  歡迎大家參與本家所主辦的內政部「九十二年度老人福利宣導活動」,希望藉著這一次的研討會,能夠讓大家所服務的老人有更安全、健康、快樂的居住環境,能受到更尊嚴的對待。
  
  本家是由李炳南老教授所創辦的,四十年來一直以發揚佛教慈悲平等精神、協助政府推行社會救助事業為宗旨。民國八十四年接受內政部的補助,拆除舊有房舍,改建新的安養護大樓,成為一具宗教性的安養、養護以及醫療等功能完整體系的托老機構。來推展老人生理、心理以及終身教育,經由心靈的美化,使得在這裡接受照顧的院民,在臨終之前,都能夠獲得應有的尊嚴以及妥善、安全的生活照顧。\r
  
  本家改建之後,新的安養護大樓已於九十年二月開始進住,可以收容三百零三個人,包括安養一百三十九人、養護一百六十四人。
  
  辦理這次研習,首先要感謝內政部的補助,以及他們對「老者安之、老有所養」的關懷。由於內政部在實質上面的支持以及精神上的感召,使得這次的研習會才能夠順利的舉行。同時也要感謝台中縣、市政府社會局多年來對本家業務的協助與指導。其次還要感謝朝陽科技大學企管系嚴國慶系主任,以及企管系的教授群:拾已寰博士、黃永富博士、徐茂練博士、雷漢聲博士等,對於這次研習課程精心的安排,這些教授都是青年才俊、學有專精、一時之選,藉著這一次議題的研討,以及諸位教授博士精闢的演說,相信一定會帶給大家豐盛的收穫,法喜充滿,滿載而歸。
  
  此外,承蒙陳水扁總統以及各政黨主席的賀電,本人也要代表本家向長官們致最崇高的謝意,最後希望能與在座的諸位先進、前輩、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在內政部的指導下,大家攜手合作,營造一個美好的銀髮族的社會。更預祝這一次的研習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壽終正寢」是否是一種奢望 ......主任室   Top

  內政部委請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辦理訂定「老人養護長期照護定型化契約範本」,其內容已相當完備,兼顧機構、委託者及被照顧者各種不同立場。惟範本中所提預立不施行心肺復甦意願書,似不足以確保院民於生命末期,欲安然往生的自由意願。查條文中急重傷病院民緊急送醫之精神,應是為防範機構如果枉顧人道或業務疏失,對急重傷病院民,因延緩就醫或故意不送醫,導致發生身體傷害或結束生命,此為法律上的考量,在刑法上有過失傷害或過失殺人的刑責問題。而預立不施行心肺復甦意願書,則希望兼顧安寧療護的觀念,對特殊需求者有所彌補。
  
  然而壽終正寢是國人的傳統觀念,許多老人家寧願在自己家中自然往生,也不願死在醫院。如果能在自己家中,清楚交代晚輩或其他家屬,如何處理臨終事宜,自然沒有任何糾紛問題。而在機構之中,想當成自己的家一般,安然走完生命全程,似乎成了一種不可能的心願。以目前定型化契約的基本認定,機構無權決定是否送醫,只要遇到生命跡象微弱的個案,就要送醫處理。
  
  此一認定,就一般狀況而言,並無疑慮。但是依照緩和醫療的立法精神,應是尊重個人的生命尊嚴及自由意願。老人家自己預立遺囑不願送醫的授權書或同意書都無法生效,對他們而言,根本無法理解。因為誰也不知道送到醫院之後會發生什麼事,即使事先有簽定不施行心肺復甦意願書,負責急救的醫生是否願意接受,不得而知。再者,醫院可能的做法是,在健保給付的考量之下,送來急診的病患若不施行多項檢查,如抽血、照X光、心電圖檢查等,根本得不到什麼費用給付。所以送去醫院急救,對於瀕臨生命最後關頭的老人家而言,無法獲得任何保障,保障其最後安然往生的自由意願。
  
  依據佛教的看法是,不對臨終的人作任何碰觸的動作,以免因為肉體的痛苦,引起其精神心念上的厭惡感,對於神識或靈魂的升沉有相當的關係,姑不論此說法是否經過科學上的驗證,但只就宗教信仰自由及個人對自體人身的自主權而言,應予適當的尊重及保障。台灣老人人口中,目前信仰佛教者應不在少數,此一問題日後應會層出不窮。
  
  為兼顧老人保護及尊重個人意願,如果能以請專業醫生到機構就診作專業判斷,並依據院民生前預立遺囑的意願,作為判斷是否需緊急送醫的依據,或許能滿足不同的個別需求,對有心照顧老人家的機構而言,也無遺憾了。

 
雪公理想中的菩提仁愛之家的實踐與檢討 ......秘書 游青士   Top

  本師釋迦牟尼佛於佛說無量壽經中宣說「阿彌陀佛於因地中法藏比丘時發四十八願」,希望以累劫之修行,創造一極樂世界,使六道眾生能有一良好的環境來共同修行,直至成佛。身為佛弟子的我們,有緣於雪公座下聽聞佛法,依止淨土法門。自當依本師於佛說阿彌陀經中所述:「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觀無量壽經所宣說:「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然而在此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生住異滅之五濁惡世中,欲成就正助雙修,往生極樂佛國,談何容易。尤其當人面臨老病死之脅迫時,更須團體之支持與成就。而菩提仁愛之家的存在,就是要在這紛亂的世道中,勉強創造出一喘息之環境。
  
  菩提醫院
  雪廬老人在「籌建佛教菩提醫院歡迎樂捐宣言」中曾如此說:「…再說到佛教徒身上,學佛是學佛的行為,佛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遇到生病的,不但與他籌備醫藥,並且還親自動手,給病人工作一切,這真偉大到極處了,以佛這樣高貴,尚且如此,我們做弟子的豈不萬分慚愧。近二年來,佛教志同道合的大德,相繼發心,要想辦一座佛教醫院,借營業維持基本,得盈餘即施診施藥,專為貧窮的病人,解決痛苦。」董事會諸位大德秉承雪公之付囑,在數次的經營危機中,在眾蓮友協力之下,一次一次的安然度過。在「重建菩提醫院歡迎樂捐緣起」中陳述如下:「菩提醫院如何重建,必須配合本家現有事業與未來發展整體規劃。雪廬老人的弟子中,有很多中西醫師,現在各大醫院行醫,他們願意貢獻所長,參與規劃重建工作。因此,本會已順利成立了整體規劃重建委員會,決定了重建規模,主體是重建醫療大樓,此外,尚須配合設置老人安養服務中心,助念室,以及蓮友服務中心等設施,以因應醫療科學發展與世出世法救助所需,規劃藍圖已定,只待各方人士援以善財。雪廬老人在世時,慈悲喜捨,感動諸方大德,出錢出力,建築一所屬於佛教的大醫院,令人對於佛家慈善救濟事業耳目一新。本會同仁深信,不論過去或現在、海內海外、教內教外,所有善心大德,永遠感念雪廬老人的仁慈之心,樂意同伸援手,把這所醫院重建得更好,醫師陣容,醫療設備,更趨完善,俾台灣地區首創的佛教醫院繼續發揚我佛慈悲救世精神,使那些痛苦的病患續獲術德並重的醫療照顧,以及配合施醫安老與臨終助念的整體仁愛措施,永遠在此為我同胞解決生老病死的大問題。援助菩提醫院重建,就是援手挽救無數病人生命,功\德無量,尤其對於壽命已盡的病人,替他臨終助念,成就其往生極樂之願,就是幫助他解脫生死輪迴,功德更不可思議。這些功\德屬於每一位願伸援手的大德們。菩提醫院是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菩提仁愛之家的附設醫療機構,純為公益慈善團體,建有完善的會計制度。這次呼籲,凡是十方大德樂捐來的錢財,本會都以專款專戶收管運用,悉納福田,並轉無漏功德。歡迎發心,樂助其成。」菩提醫院的設立與重建,是為了使病者能早日康復,以生滅的色身,成就法身。而世緣盡者,可以安寧往生。雖然因種種因素,本家未能親自經營菩提醫院,致使雪公當年之理想,未能完全實現。然董事會委屈求全,勉力為之,希經營者能維持菩提醫院維繫原有精神之不墜,亦不辜負四眾弟子之付託。
  
  安養護中心
  雪公老師又云:「倘若機緣湊巧,進一步辦一處祝壽堂,內供佛像,安設長生祿位,分期講經說法,與出功德者及生病者祝福。並備幻燈音樂,種種娛樂品,堂外廣植花木,以調和病人精神,增其福慧。」民國九十年間,承省政府社會處美意,由內政部補助本家興建安養護大樓,以本家安老所為基礎,配合人口老化之高齡社會需求,於安老所原址改建地上八層,地下三層之安養護中心,使耆老能齊聚一堂接受妥善的照顧,目前有一百餘名長者在此安居,每週由老師前來講經說法,董事分期訪視,每月祝壽慶生並每週安排電影欣賞,聯繫各學校團體蓮友,提供種種娛樂。園區花木扶疏在喧鬧的城市裡,能有一片淨土,讓本家的院民和來院就診的病患得以調和精神,在鳥樹演音的環境中,增其福慧。
  
  蓮友助念安寧往生
  雪公又云:「復進一步,設一往生院,專供壽命終時,助念往生。這也不過是一種心願,終日在心裡妄想而已。」五十二年加拿大僑領詹勵吾居士發心獨捐新台幣五萬元,建西方室(即現今之聖蓮室)一間,專用於臨終往生助念者。民國五十三年六月五日,菩提樹雜誌登出一位留日工讀生亦附議設助念室並隨喜功德,樂捐若干,使本家聖蓮室得以順利完成。四十餘年來,使娑婆中的淨土道場,遙與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道場,息息相應,是一是二,似一似二,使臨終者能於佛聲不斷中,安詳往生。而八十年間設立之安寧病房,雖曇花一現,亦代表在此紛擾的人間,欲成就非凡之大願,非有眾緣和合與對理念之堅持,不能成就。菩提仁愛之家已屆四十週年,論語有云:「四十不惑」,重讀「籌建佛教菩提醫院歡迎樂捐宣言」回顧展望,董事會及全體同仁將稟持報佛恩、報師恩之精神,繼續努力。

 
本家院民進住情形報導 ......編輯部   Top

  截至目前(92、12、15)本家院民人數共計:103人
  ◎安養院民計:44
  公費安養:男:10,女:5
  自費安養:男:13,女:16
  
  ◎養護院民計:59
  公費養護:男:5,女:8
  自費養護:男:16,女:30

 
悼念本家長期志工-林母黃碧玉老居士 ......法務組   Top

  林母生於民國十八年三月卅一日,台中人,在家兩姊妹中排行老大,年輕時,在運輸株式會社工作,與林敬修先生組成家庭。結婚後,開設塑膠工廠,生有兩男一女,長男江津,開設鈺鋒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大家因此常稱林母為鈺鋒師姑。次男江濱,女兒月娥,也是家庭美滿,事業有成。
  
  民國七十三年,丈夫林先生過逝,師姑體悟人命無常,生死事大,開始接觸佛法,希望找到解決人世間痛苦煩惱的方法。首先到太平淨業精舍念佛,或前往蘇準師姑家,聽聞蕭慧心師姑講解佛法。為了要容納更多想聽聞佛法的蓮友,講經地點改到師姑家三樓,成立家庭道場,將信佛的好處,與眾人分享。
  
  師姑後來參加朝新念佛班,一方面覺得助念很好,很有意義,一方面覺得道業要再精進,於是發起成立精進念佛班,找來熟識的蓮友共同發起,專門助念。因為念珠有一百零八顆,所以預定班員共一百零八人。然而蓮社早有精進念佛班的成立,王炯如社長建議改名為雪蓮班,取雪公老恩師與蓮花的意義。師姑的發心及熱誠感人,幾經電話聯絡之後,很快就達到預定的人數。
  
  師姑創立雪蓮念佛班之後,常帶班員熱心助念,第一位接受助念的班員,就為其一連念了七天,師姑自己天天以身作則。除了助念之外,凡是蓮社做陀羅尼巾被,或助念袋,師姑也都帶領班員熱心投入。師姑身為老班長為班員稱道之處非常多,熱心護持佛法,是其一。另外師姑為人正直,是非分明,不貪不求,所以能夠以德服人,領導大眾,是其二。因為子女事業有成,家境還算不錯,師姑不僅不會貪圖享受,反而生活儉約,好東西捨不得享用,多分與他人,慷慨待人,又喜歡布施,長期樂捐慈光育幼院,是其三。師姑對班員都很照顧,年老的班員往生之後,所有的喪葬事宜,無不竭盡所能,幫忙到底。對待年輕的班員,如同自己子女一樣,細心呵護照顧。有的班員生活困苦,師姑設法協助他們改善家境,受到她恩德的人,無不感激師姑的慈愛和悲心,是其四。
  
  家庭方面,師姑敦倫盡分,對子女慈愛,對父親孝順。七十五年,將父親接來奉養,勸信佛法,引導念佛。在老爸爸八十六歲時,聯絡蓮友為其助念生西。由於她的孝行,影響子女,子女也以孝道回報。
  
  師姑四十多歲就罹患糖尿病,晚年再加上心臟病,身體不好,每天要打胰島素,服用控制心臟病的藥物。有時蓮友為了師姑健康,一起約去游泳水療,或到中興大學作早操,她都能隨緣度眾,聊天的時候勸人多念佛,鼓勵參加菩提仁愛之家的法會。
  
  在仁愛之家,林常董進蘭師姑稱她是火車頭,火車頭動了,才能帶動其他蓮友班員一齊動。要蓋新醫院的時候,師姑義務幫忙找人樂捐。後來仁愛之家舉辦大悲懺法會,師姑發揮大力量,帶領蓮友在廚房幫忙,一大早六點就到菜市場買菜。師姑的頭腦記性很好,算數也很快,常能精打細算,為公家省不少錢。仁愛之家每月的法會,或每年的盂蘭盆法會,臘月佛七,因為師姑的護持及帶領,都能進行地很順利。她又喜歡跟大眾結緣,經常帶著老班員一起做粿做粽,樂此不疲。
  
  師姑勸別人精進修行,自己也很用功。平常在家裡面不看電視,不斷念佛,曾勸戴玉霞師姐說:「娑婆世界很苦,要拚死念佛,修行才是我們的,其他都是假的!」也對梅子師姐等人說:「做人很苦,我就是碎骨分屍,也要往生極樂世界。」她每天早睡早起,固定清晨兩三點就起床,作早課,阿彌陀經、金剛經、普門品不算,再加念佛三萬聲。如果隔天有事,一定在前一天,先把功\課預先完成。每月十齋日,加念地藏經一遍,地藏菩薩名號一千聲以上。有一段時間,連續一年多每天讀誦地藏經,回向給自己的子孫。
  
  往生前十天,因為肺積水和心臟的毛病,住進台中榮總加護病房。轉出一般病房之後,蓮友前去探望她,雖然身體還是很不舒服,但是經由蓮友提醒,立即摒除外緣,提起正念,專注一心念佛,可見其平日用功深入,對修持佛法已有相當程度的體會。
  
  斷氣之後,台中各處蓮友紛紛自動前來助念二十四小時,誠心祈求阿彌陀佛,接引師姑往生極樂世界。入殮時,師姑面容安詳,手足柔軟。家屬念佛不斷,又舉辦水懺及地藏法會,功德回向給師姑。
  
  師姑一生精勤念佛,信願具足。蕅益大師說:「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我們相信佛力不可思議,西方蓮池必有一朵莊嚴清淨的蓮花開放,讓師姑親聞阿彌陀佛的智慧法音,體證無生法忍,未來迴入娑婆,來接引度化有緣的好友家眷。

 
關於團體工作 ......社工員郭姿君   Top

  團體工作的產生,來自社會工作的哲理,其目的乃希望個人都能朝向自我實現之目標。
  
  何謂自我實現?
  指對新經驗開放、遵循內在引導、對世界有正確概念、擁有親密人際關係、能覺察自我感受及高峰經驗、能自動自發、有創造力。為達成此理想,實務工作者發展出一套方式,團體工作便是重要方法之一。
  
  何謂團體工作?
  指集合兩人以上的團體,藉專業工作者的帶領,在充滿信任、接納、尊重、溫暖的氣氛中,由成員們彼此互相分享情緒、經驗、資訊,在互動討論過程中,學習解決問題,增進本身處事能力,以達到團體、個人目標。
  
  團體種類有哪些?
  因成員需求而有所不同,分下列幾種:
  
  教育團體:希望從中獲取知識、資訊的團體。如成年子女處理年老親人所面臨的困擾問題及資訊的獲得。
  成長團體:目的為促進個人正常發展的團體。如老年人對老化應有的認識與態度。
  分享團體(支持團體):由一群相同問題或經驗組成的團體。以建立成員共識,彼此支持學習。如失智老人家屬團體。
  成長治療團體:增進自我覺察、改變的能力。如憂鬱老人團體。
  任務團體:完成管理單位分派的特定目標。如機構委員會。
  了解基本概念後,仔細思索,其實社會工作的極致與佛法道理是相同的︱眾生本具真如,若皆能以慈悲平等心面對彼此,去除種種對案主的批評、分別心,以種種知識、技術與智慧,尊重案主,一起解決困難,相信便能開發大家心中的如來!
  
  (以上參考KennethE.Reid(1997),社會團體工作。台北市,揚智出版社)

 
養 生 、 保 健 ......前明倫廣播社社長 黃懷中老居士   Top

  筆者今年已九十五歲,健康仍舊很好,能吃、能睡,能到處遊玩。可以帶著一件大行李,一件小行李、一個背包、一個人去美國、去日本、去大陸探親旅遊,不必有人陪伴。因此,有很多親朋好友,向筆者詢問養生之道。養生之道是一項專門學問,筆者不敢談,但可以將自己的保健經驗,向大家作一個簡要的報告,提供參考。在生活上,筆者行之已久的幾個自律項目有以下五項:(1)規律的生活(2)充分的睡眠(3)足夠的營養(4)適量的運動(5)開朗的胸襟。現在,分別報告如下:
  
  (一)規律的生活:
  每天早晨,五點鐘左右起床,洗刷穿戴好之後,喝下五百CC溫開水,就出門到附近小公園運動一小時左右,六點半回家洗手洗臉換汗濕的衣服之後,七點左右進早餐。七點半至九點之間,在躺椅上看報看書,使身心鬆弛,背脊毫無負擔,非常舒暢。然後,找點家事做做,作為消遣。或與親友寫回信。每個月,筆者要回信四十封左右。中午十二點左右,進午餐\,一點,午睡約兩個小時,醒來後,讀報紙副刊或閱讀其他書刊。同時,也會找點家事做消遣。傍晚六時左右晚餐\,餐後,在室內散步半小時,九時左右,就寢。
  
  (二)充分的睡眠:
  上面已經說過,筆者一天一夜的睡眠有九小時到十小時,非常充足。睡眠是生理上心理上的休養生息。睡眠充足的人,精神愉快,體力充沛,做起任何事來都有興趣都有勁,效果一定會很好。睡眠不好的人,精神體力一定較差。幫助睡眠,每天運動量一定要足夠,筆者睡眠良好,與每天早晚運動有關。曾國藩每晚用熱水洗腳,對睡眠很有助益。也有人說:晚上臨睡前喝一杯不加糖的牛奶,對睡眠也有幫助。
  
  (三)足夠的營養:
  筆者茹素已卅年,每天三餐,都是素食。早餐\,五百CC牛奶,兩匙黑芝麻粉,兩匙蜂蜜,半個饅頭,(有時吃麥片或地瓜),兩塊素雞,七、八塊紅蘿蔔,廿顆紅燒花生米(么女是留美營養碩士,她贊成我茹素,但嫌脂肪不足,所以,建議我每天吃花生米廿顆,以資補充。)早餐後,服一顆多種維他命。午餐\,半碗飯,兩塊素雞,七、八塊紅蘿蔔,三樣蔬菜。晚餐,與午餐\一樣之外,加一個雞蛋,中餐晚餐\後,各吃一次水果。因為飲食長期定時定量,筆者體重經常保持55公斤,但身高逐漸縮短,40歲時164公分,現在已經縮短到157公分,詢問醫生,說是正常的。每年冬季三個多月,筆者每晚飲用補酒一小杯,用鹿茸、花旗人參、枸杞、蜂蜜泡製,連續飲了三、四年之後,居然將筆者六十年的鼻子過敏老毛病醫好了,真是意外收穫。
  
  (四)適量的運動:
  每天早晨,筆者五點鐘左右起床,就出門到附近小公園運動。首先,急走三、四十分鐘,然後,做十分鐘健身操—搖頭擺腦一百次,擺\臀一百次,甩手一百次,聳肩一百次,閉嘴叩齒一百次。然後,對著太陽曬過的葉子,深呼吸十次到廿次,大量吸入氧氣,使渾身十分舒暢。有人說:運動最補,想想也有道理,運動時,對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等都有助益。至於運動時採取什麼方式,強度速度及時間長短,都要根據各人的體能,量力而為,妥善安排,千萬不能勉強,以免造成運動傷害。
  
  (五)開朗的胸襟:
  一個人如果能將名利看淡、得失看淡、物欲看淡、生命看淡,在待人處事上又能隨緣隨和的話,胸襟自然而然會開朗,心情自然會愉快。尤其是我們老年人,生活能平順平凡最幸福。人能夠曠達,就是活在天堂中。
  
  在生活體驗中,筆者發現人的生理上幾項功能,分別報告如下:
  (1)警報功能:
  肚子咕嚕叫,表示餓了。打噴嚏,表示受涼了。打哈欠打瞌睡,表示很疲勞了。體溫大幅升高,表示感冒了。我們因有這些警報告知,才能作最佳的處理。
  
  (2)修補功能:
  手指頭破皮流血,擦了碘酒包了OK繃,第二天就癒合了。痔瘡開刀,一個星期就癒合了。這些,都是生理上的修補功能。
  
  (3)調節功能:
  昨天熬夜到深夜三點才睡,今天午覺睡到四點才醒來。今天一整天工作十多個小時,非常辛苦,體力消耗太多,因此,晚餐時胃口特別好,多吃了很多飯菜,以補充體能。人的體力、腦力都有很大的彈性,全靠調節功\能來求得平衡,不致受害。
  
  要使自己健康,必須隨時保護好自己,出門時,盡量穿球鞋或軟底鞋,以免滑倒。搭公車時,夏天也要帶一件薄夾克,以免公車司機將冷氣開太大時,使自己受涼。夜裡睡覺要開窗開房門,讓空氣流通。如果開電扇,要對著牆上吹,不要對著身體吹。吃飯有剩菜,不要勉強把它吃光,寧可留下來用保鮮膜封起來送入冰箱,明天再吃。生活上的衣食住行細節,千頭萬緒,如何樣樣保護好自己,幾萬字也寫不完全,只有個人自己去體驗調整安排適應,才能做到恰到好處。以上所提一些養生保健的經驗,並不完整也不完全正確,僅供參考而已,謬誤之處,敬請包涵。

 
推動照護革命 ......社工輔導胡維慶   Top

  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暨實驗社區成果觀摩研討會研習心得
  
  壹、為因應人口快速老化,帶來大量長期照護需求,行政院核定「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畫」(2000/11~2003/09),旨在研議建構我國長期照護體系之策略藍圖,引導未來體系之建構。先導計畫採用「在地老化」,為未來體系建構之總目標,針對目前我國長期照護問題,研議有效社區式長期照護體系建構策略,希望在資源有效利用的原則下,支持功能障礙者留住家庭。
  
  貳、研議策略包含:資源發展、服務提供、經濟支持、組織管理等四大面向,規劃體系建構策略,並選擇嘉義市和台北縣三峽、鶯歌為兩處實驗社區,推行社區現有和新型服務資源的發展與網絡建構、照顧管理制度、輔助社區民眾接受服務等,測試研擬策略之可行性,俾利未來全國體系之穩健發展。
  
  參、研習期間所感受到的是,此計畫屬於實驗性質,固然由於服務宣傳期太短,以致於一般大眾對這種新型的服務模式認識仍嫌不足,也不曉得從哪裡去獲取這項服務的資訊。又符合資格的個案太少,造成三年期間實際服務人數與目標有明顯差距。但是每一位上台發表成果的人,卻都是那麼喜悅,認為服務那些需要的人,是他們義不容辭的事。而且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階段,如何建構一個完整的長期照護體系,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只是此先導計畫告一段落之際,可以看到所有服務方案走過的軌跡,與留下的經驗被整理出來,將來可以推廣到其他縣市。讓台灣長照體系真正得到一個解決方法,不再每次遇到問題,都是重複不知如何是好。
  
  肆、另外,創造就業機會是這項計畫的附加價值。以服務使用量最高之照顧服務為例,實驗社區之服務使用時數換算其所需之照顧人力,依據內政部之居家服務人員作業要點進行推估,嘉義及台北三鶯地區總共提供約210人的就業機會。
  
  伍、結語:所以要做社區服務型態之照顧產業,必須結合許多資源。例如醫療、社政等才能有所發展。

 
朝陽慈青、明道慈少訪本家記實 ......社工組   Top

  10月25日一早,朝陽科技大學的慈青與明道中學的慈少一行約七十多人,浩浩蕩蕩來到了本家,他們帶來的是滿滿的愛心與關懷,希望能帶給院民歡樂美好的一天。為了讓活動能圓滿盡興,慈青志工們早在事前,就把活動現場佈置得很熱鬧。而我們的阿公阿嬤們聽到慈濟人要來,更是一大早就穿戴整齊,齊聚會場,期盼著這次溫馨的關懷活動。
  
  一開始,志工們先便帶領著我們的院民做健康操,讓大家先活動筋骨,以便迎接後面的精彩活動。看著院民們個個精神抖擻擺動雙手,努力的配合志工們的帶領,雖然動作不純熟也不靈活,但是看到老人們臉上那份堅毅的表情,心中真是感動莫名。
  
  接下來的做早課活動,只見老菩薩們雙手合十,專注的念佛,陣陣的念佛聲使整個會場顯得莊嚴肅穆。早課一結束,便開始了表演節目。只見台上的志工們載歌載舞賣力的表演著,希望阿公阿嬤們打開心胸,和大家一起同樂。而台下的志工們也沒閒著,他們耐心的餵院民吃點心,還不時在他們耳邊畫家常,並幫他們按摩、捶背。只見阿公阿嬤的臉上洋溢著幸福滿足的表情,看到這麼多人來陪伴他們,尤其是這群活潑可愛的年輕人,他們的心裏也跟著活躍了起來。
  
  一位87歲的阿嬤,她剛好到菩提醫院做復健,聽說慈濟在本家辦活動,特地過來參與。由於自己也是慈濟的會員,她說復健隨時可以做,而慈濟的活動不是天天碰得到,阿嬤便把握當下,也唱了好幾首歌與大家分享。
  
  這次的活動就在歡樂與不捨的氣氛中,慢慢的接近了尾聲。感恩這群充滿了愛心的志工們無私的奉獻,讓我們的院民們度過了一個永難忘懷的日子,希望下次有緣再相逢。

 
菩提打工心得 ......詠翔   Top

  猶記得第一次來到菩提仁愛之家打工是在去年的暑假。當時,是在奶奶的引薦下,才有這個因緣進入這樣的一個工作環境。跟其他同學、朋友不同的是,一般年輕人都選擇在便利超商、加油站、速食店等地方打工,而我選擇了仁愛之家。同學、朋友們聽到我在養老院打工,第一個反應往往都只有「驚訝」兩個字可以形容,他們都問為什麼會去老人院打工,我的答案是:「作善事不是很好嗎?」
  
  來到菩提之前,還以為到養老院打工應該只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陪著老人就好了。後來才發現這是看護才有的工作,而且照顧老人並不是只有陪陪這麼簡單,除了每天照料他們的飲食起居外,病了要帶他們去醫院,寂寞時還要跟他們說說話,甚至往生了還要為他們助念,盼求阿彌陀佛接引他們到美麗的極樂淨土。
  
  老人福利是一門有深度、值得研究推廣的學問。因為這不只是為老人們而做的,別忘了我們也會有兩鬢添霜的一天,今天你照顧他們,明天別人也會來照顧你。老人福利也是為了我們而規劃的未來藍圖。
  
  我在仁愛之家裡負責支援各個部門的事務,不管是帶老人去看病、搬運物品、甚至盂蘭盆會裡的雜務都要上陣。雖然很多的苦差事,不過對我來說卻可拿來當作磨練,因為在這之前,我還只是個毫無任何經驗的毛頭小子,經過這些工作的洗禮,將來面對任何事才能夠勇者無懼,這也是在人生路上必經的學習。雪公太老師曾說過:「學習是沒有畢業的,永遠不畢業。活到老,幹到老。一天不死,一天幹。沒有休息的。」的確,多吃苦、不怕苦,功德福報自然會跟你作朋友。
  
  要能夠做到一件功德不是件簡單的事。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有功\德做,有人一輩子都沒做到半件功德,但也有人每天都在做功\德。能夠有功德作,我們應該珍惜,因為這是一種「福」。惜福的人,將來得到的福報會更多,就好比我們在向自己的福報投資,投資的功\德越多,相對地得到的福報報酬率也越高;反之,造惡業也是一樣。有功德作不能推,因為你推也就把自己的福報推走了,這樣不是很可惜嗎?雪公太老師說過:「修行人除正修-念佛、觀佛外,尚有助修。不論從事任何行業,只要能幫人忙,就盡力幫忙,或以身幫,或以口幫,身口幫不了,也要存心幫。」這不也是我們學佛念佛之人必修的課題嗎?
  
  兩次的打工機會,使我獲益良多,開學前夕,在與各位同仁、師姑、師伯們道離別之餘,感謝大家的照顧,盼下次還能夠有這個福報與大家再結善緣,謝謝你們!阿彌陀佛。

 
我的母親與菩提 ......院民家屬 周秀岑   Top

  日本有句俗語:現代孝子的定義就是為父母找一個良好的養老居所。
  
  兩年前的一天,趁母親到霧峰探親遊玩之便,順道參觀了位於大里市的「菩提仁愛之家」。良好的環境映入眼簾:不但環境清幽、花木扶疏、擁有寬廣的空間、良好安全的設備、和一流的管理人才,更難得的是工作人員既親切又有一顆菩薩心腸。當時母親就與這裡結下了不解之緣,後來在她的首肯之下,因緣際會,此地成了她的安養之所。
  
  我的娘家在嘉義市,母親公職退休後習慣和兄嫂同住,但兄嫂忙於公務在外,侄兒們長大後也個個外出發展,諾大家園只剩下孤伶伶的老母一人。歲月催人老,近年來,看她日益消瘦、體力漸衰,讓我們做子女的心急如焚!
  
  母親她老人家篤信佛教,早年即受菩薩戒,長年吃齋念佛,住進菩提仁愛之家已有一年半之久。她對這裡極為滿意,體重還增加了呢!這裡有很多伙伴可以一起誦經念佛、學書法、看表演,生活過得非常充實,氣色也比以前紅潤許多,飲食起居很正常,工作人員常逗得老人家們哈哈大笑,他(她)們對老人家是頗有耐心與愛心的。
  
  母親居住這兒,佔地利之便,兄弟們趁南來北往之際都可順道就近下來探視,小敘一番,我呢更可每週抽空前去噓寒問暖,給她精神與物質上的支持,凡此種種都讓我們公私兩便,既放心又安心。非常感恩!

 
老人跌倒之護理 ......護理長楊瑪瓈   Top

  一、老人跌倒定義:
  指老人在任何場所、情境,不論有無造成身體傷害,「非預期性地」跌落或滑坐低於原位置面、地面,包括肢體無力或扶持不正,不得不緩緩坐下。
  
  二、跌倒導因:
  健康因素:昏眩站不穩、全身虛弱、活動功能障礙。
  手術藥物麻醉反應。
  環境因素:濕滑地板、誤置障礙物。
  其他因素。
  三、跌倒意外事件殺傷力:
  跌倒傷害之嚴重度分為三級(TQIP:台灣醫療品質指標計畫):
  
  輕度傷害:不需要照護、只需少許照護或觀察之挫傷、擦傷、小撕裂傷、破皮。
  中度傷害:需醫療及護理處置、縫合包紮、固定冰敷等之扭傷、撕裂傷、大而深劃破傷。
  重度傷害:需醫療處置或會診、骨折、意識改變、心智、身體狀況改變等。
  四、跌倒後護理處理:
  檢查有無受傷部位、嚴重度,注意有無骨折、頭部撞擊。
  將病患扶回病床或安全處。
  立即量TPR及意識狀態。
  告知醫師。
  協助處理外傷、緊急處置安排。
  撞擊後,24小時密切觀察生命徵象。若頭部撞擊或明顯外傷,48小時密切觀察,尤其服用抗凝血劑或凝血功能異常者。
  注意頭痛傷害者是否有嘔吐、呼吸困難、手腳或嘴角抽筋、一側手較軟弱無力、嗜睡、不易叫醒、反應遲鈍、答非所問等情形。
  五、跌倒事件紀錄與呈報:
  不論有無受傷,應於24小時內,提出跌倒意外事件報告。
  事件描述:5W+1H
  Who:什麼人?
  When:什麼時間?
  Where:什麼地點?
  Why:什麼狀況下?為什麼?
  What:發生什麼結果?
  How:如何處理?
  
  六、檢討改進:
  
  依經過處理,逐一檢討病患照顧者、醫護人員應改進加強之認知態度行為,及檢討環境或設備上之缺失,並設法改進。
  
  *關愛老人的幾個要點*
  
  ◎院民生存的尊嚴
  尊重院民自己做決定的原則。
  禁忌說「好髒」。
  更換尿布禁忌說「髒臭」。
  禁忌說「又失禁啦」。
  促進個案健康,增加院民利益。
  ◎關心長者與愛
  以諒解代替忍耐。
  同理心代替管理,尊重院民權利。
  以傾聽代替靜聽。
  以認知代替體會,對院民仁慈及全力照顧。

 
本家網站介紹 ......德嵩   Top

  在這個電腦資訊蓬勃發展的時代,吾人生活處處都有電腦的影子,舉凡通訊、交通、家電、經營管理、文書作業、娛樂等等,都離不開電腦。其中尤其以網際網路(internet)最為發達,更有甚者,全球資訊網(WorldWideWeb)在這幾年席捲全球,提到「上網」,已經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這門學問已然成為當今的顯學!六祖大師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春秋時代,儒家、墨家並稱顯學,廣受知識份子的學習;而現在吾人面對今日的顯學,又該當要如何自處呢?這個問題牽涉廣泛,恐非末學的智慧學力所能回答。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姑不論其未來的發展如何,吾人現階段實已難自外於這股洪流。
  
  菩提仁愛之家本著創辦的宗旨,為著學佛的情懷,希望能夠善用這個工具,而不為工具所用,是故於民國八十九年初著手草創網站,而於三月份正式上線。架站方式最早是租用代理主機,有一陣子由台中市佛教蓮社資訊組代管,到現在則移為自管。其中持續更新內容,雖然需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但基本上已經有一個基本的架構,末學在此稍做報告。
  
  進入本家首頁之後,首先可以看到八個主要的連結,分別是「本家宗旨」、「本家簡介」、「經筵法會」、「安養養護」、「社區服務」、「臨終關懷」、「法語文字」、「整體環境」。分別介紹如下:
  一、本家宗旨:介紹本家創辦宗旨以及創辦人手訂四大誓願。
  二、本家簡介:簡介本家沿革、組織、地理位置。
  三、經筵法會:有本家各項講經、法會時間表。
  四、安養養護:介紹本家的主要業務,老人安養護、日間托老、臨時托老等,並有線上登記入住的功能。
  五、社區服務:介紹本家其他社區服務的業務,如冬令救濟、長青學苑、輔具出借、送餐服務等。
  六、臨終關懷:有佛教臨終助念的相關資料。
  七、法語文字:有一些經典法語的收集,以及具歷史性的相關文字。
  八、整體環境:鳥瞰本家環境,及環境照片。
  
  除此之外,還有「討論區」連結,討論區內,現闢有三區,分別是「留言版」、「佛法及臨終關懷討論區」、「老人安養護討論區」,歡迎有興趣的蓮友、朋友們註冊參與討論。另有「徵信錄」公告徵信資料。至於「行政公告」、「網路郵局」兩項,則是供相關人員使用方便而設。在首頁版面中,您還可以看到當期的菩提家訊、公告欄等等項目連結。
  
  以上是對本家網頁的概略介紹。需要改進的地方還相當多,我們會持續建設網頁,如果您有任何的建議和疑問,歡迎利用「訪客留言」、或來電告知。
  
  時序入冬,萬物漸漸蟄藏,這是個大地休養生息的季節。願所有的人們於茲泯除惡念、崇德興仁,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阿彌陀佛。
  
  本家網址:http://www.bodhi.org.tw

 
談老人保護 ......護士蘇慧敏   Top

  子曰「老者安之」,禮運大同篇也提到「老有所終」,這都是我們機構中,老人服務的終極目標。機構中工作人員除應具備應有的專業知識外,更應對老人的特殊問題有所了解。
  
  由於人類平均壽命延長,使得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加上社會環境結構改變,由農業轉工商一直到現在的後現代社會,「老人」這個族群日漸受到重視,進而延伸出許多關於老人保護的服務需求。以下就老人保護的定義、基本原則、迷思等作簡單介紹:
  
  一、何謂老人保護-老人保護是相對著老人虐待來說的,學者認為老人虐待的層面應包含如下:
  被動疏忽:老人被遺忘、孤立、單獨留在家中等。
  主動疏忽:故意不提供生活所需。
  言語、情緒或精神上的虐待:被恐嚇、羞辱、威脅等。
  身體虐待:被毆、侵犯、限制行動自由等。
  財務侵占。
  人權侵犯:枉顧老人意願,強迫行事。(老人自我危害行為則屬另一特殊問題。)
  因此可歸納出老人保護的定義為:「保護個人免於被虐、忽視、安全有虞、被不當的對待或剝削的服務」。老人保護的目的是「讓部分或完全失能的老人,對其可能加害自己或社區的行為及情境,能有所控制或保護」。
  
  二、基本原則-老人保護的過程中,有一些基本原則,可以時時提醒我們不至於掉在情緒的泥淖中,或者和老人一樣坐困愁城。
  肯定老人的成長潛力:鼓勵引導老人參與解決問題,協助尋找有意義的社會角色,肯定自我潛力。
  重視個別差異:人格特質和早期生活經驗有關,處理老人問題都應有個別計畫。
  注意長期照顧者的壓力調適:可分為機構中的長期照顧者,和家裡的主要照顧者。老人照顧的工作,把屎把尿、勞心勞力,在個案中應關照主照顧者身心壓力的調適,亦應協助肯定其在老人尊嚴維護、生活品質保障上的貢獻。
  增加老人與環境的互動
  團隊合作:一個老人往往需要不同的專業,所以解決老人問題,需要各個專業團隊合作。
  三、迷思-在老人保護的過程中,常會碰到許多難解的議題。
  為什麼親如子女、親如兄弟還會互相遺棄?
  清官難斷家務事。親情的照顧可以強求嗎?兩代間的是非,是專業可以介入解決的嗎?
  有的老人年輕不學好,拋家棄子,為非作歹,落得年老無依無靠,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社會該給予資源嗎?親子還有義務要照顧負責嗎?
  冰凍三尺和一日之暖。社會資源如何運用才能不落為一日之暖?而對老人冰凍三尺的問題無長遠的意義。
  一個被遺棄的老人,誰該負責?誰要買單?(自己、子女、親友、慈善團體、機構、政府國家?)
  專業對於問題解決的極限在哪裡?
  小結
  法律的社會,處理問題應以法律為依歸。法律規定:65歲以上即符合老人資格,適用老人保護。(不管年輕時如何,社會都有責任照顧他。)
  回歸人本關懷。(該如何對待老人?把人當人看就好了,有這麼難嗎?)
  處理老人問題不是只有一個辦法。(專業應有團隊意識,有反省能力的。)
  老人和服務者一起成長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