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季氏篇˙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茲闡述其大意如下:
一、君子:
雪廬老人曰:君子者,善知識也;善知識持戒莊嚴、有德有學、慈悲一切,故為君子。反之,若無德無學、戒行全無、無惡不作,則為小人、為惡知識。
二、三戒:
戒:禁止。君子常存臨深履薄之心,常懷戒慎恐懼之事有三:色、鬥、得。
1、「少之時」-指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皇疏:「少謂三十以前也」)
「血氣未定」-血液與精氣尚未穩定,還沒有飽滿充足。血液屬陰,在血管中運行;精氣屬陽,在血管外運行。二者在全身上下流動,沒有休息。若血氣不順,五臟則不通暢,百病叢生;反之,則身體健康。
「戒之在色」-不得放縱情欲,不得貪慕男女之色。否則,元氣大傷,勢必未老先衰,不但身體精神受損,而且對事業創建、學業追求亦大有影響。
2、「及其壯也」-指三十歲以上壯年人。(禮曲禮:「三十曰壯有室」)
「血氣方剛」-血液、精氣正是最剛強之時,此時支配欲最發達,人我之間為了好勝逞強,往往一言不合,就摩拳擦掌、怒目相向,結果不是皮肉受苦,就是精神受辱;不是單方面吃虧,就是兩敗俱傷。
「戒之在鬥」-必須修學忍辱波羅蜜,禁止與人鬥氣,以免遭受禍害。
3、「及其老也」-等到年紀到了七十歲以後。(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
「血氣既衰」-身體已經衰弱,精力一天天喪失,事業版圖逐日縮小。
「戒之在得」-年紀到了七十歲,大多已經從職場退休。這時候,在家人已把家業交代給子孫,在朝人已不過問朝政,告老還鄉。無論內外,均退出權力核心,其支配力、影響力已漸消失,故而心態上常常患得患失,總想抓緊既得利益,以增加安全感。結果不是自己名節受損,便是子孫受其牽累。所以七十歲以上之老人在名利權位的獲得上,要特別小心謹慎,以保全晚節。
三、小結
「戒」在佛法上言:有防非止惡之功-禁止身、口、意三業不法行為。孔子提到人生在世必須持戒,而在各個不同的年齡層,各有其特別要持守之戒法-三十歲以前,戒之在「色」;三十歲-四十歲,戒之在「鬥」;七十歲以後,戒之在「得」。我們若能終其一生,盡形壽依戒奉行,相信必可獲得圓滿光明之人生。
|